苏景殊醉酒花间: 300-31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苏景殊醉酒花间》 300-310(第22/23页)

成见齐心协力打压武将,好像武将出现在实权位置上能要了他们的命一样。想详细了解的可以去看看狄青之死,那叫一个气死人不偿命。】

    【内不能治国以安黎庶,外不能御敌开疆拓土,也不知道他们斗来斗去到底是为了什麽。】

    刚来的赵小二:???

    “哥,这玩意儿说的什麽屁话?”

    小赵官家碍于礼貌不能说的话被他弟口无遮拦的说了出来,殿中衆人齐齐表示:王爷威武!

    就是就是,说的什麽屁话?

    什麽内斗内行外斗外行,他们外斗也内行。

    苏轼怎麽就备受迫害了?明明是那小子安定不下来自个儿要求全天下到处跑。

    还有他们狄王爷!人家活的好好的还没死呢!

    【神宗去世,高太後主政任用司马光将新法全部推翻,新党成员尽数被贬。等到高太後去世哲宗亲政,这位一直以父亲神宗皇帝为榜样的少年天子终于能施展抱负,备受打压的新党成员也再次迎来了命运的转折。】

    【哲宗啓用王安石麾下三剑客之一的章惇为相,章惇此人才华横溢且不好相处,认定一件事就一条路走到黑,重回京城第一件事是清算旧党,第二件事就是重新推行将旧党破坏殆尽的新政以及继续对西夏用兵。】

    【神宗年间倾国之力五路攻夏却惨败而归,哲宗朝一改之前的不顺打的西夏不得不求和讨饶,大宋终于在军事上迎来了高光。】

    【政策最忌讳摇摆,如果哲宗能长寿,以他的能力和章惇的强硬或许能将神宗朝未能推行下去的新法完善好,可惜天不假年,哲宗身体向来不好,又因子女接连夭折而大受打击,没过多久便因病而逝。】

    赵顼托着脸,“虽然不知道这是哪个小子,但是可以夸一句臭小子颇有为父之风采。”

    赵颢已经问明白里面说的神宗哲宗都是谁,听到这里不由撇嘴,“您就是听了那句‘一直以父亲神宗皇帝为榜样’才这麽说。”

    苏景殊:……

    现在该关注的是这个吗?

    凑巧就在现场的章惇也想问,现在该关注的是这个吗?

    他觉得他们当年已经很艰难,庆历新政失败後局势愈发艰难,幸好有英宗皇帝力挽狂澜止住事态恶化,不然等着他们的很可能和光幕中说的那样。

    里头那个大宋未免太倒霉了。

    英宗皇帝压根没提估计寿命不长,神宗皇帝伐夏失败後英年早逝,幼年继位的哲宗皇帝病逝的更早,连着三个有作为的皇帝都栽在寿数上,再没有比这更倒霉的了。

    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实在不行的话把真宗仁宗的寿数分点给哲宗。

    遇到个好皇帝不容易,先遇到再失去的痛苦就更别提了。

    虽然他没经历过里头那位章惇经历过的事情,但是短短几句话也是听的他感同身受。

    为臣者最痛苦的莫过于明君英年早逝,皇帝撒手人寰,大宋还能好吗?

    就算不从他个人的角度来说,数年间帝位频频更替也不是好事。

    【哲宗去世时未留下子嗣,皇位继承人理所当然的从他的弟弟中选,继承人要麽立长要麽立嫡,立贤主观性太强,出现乱子的可能性也越大。】

    【章惇提出了两个人选,一个是和哲宗关系最近的同母弟简王,另一个是同辈中年龄最长的申王,两个人选都很合理,按理说继位者应该就是从这两位中选出来。】

    【但是章惇提出来的两个人选都被向太後找借口否定,刚升职成为太後的向太後或许是想找个好拿捏容易操纵的皇帝,于是精心的推出了个新人选——端王赵佶。】

    【章惇是什麽反应呢?他说:“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可惜没人听他的。】

    赵顼搓搓胳膊,“朕忽然有种不祥的预感。”

    赵颢小声嘀咕,“我也是。”

    朝堂和後宫不一样,太後和宰相意见相左,很明显更应该听宰相的意见。

    赵小二这时候不敢说的太明白,且不提章惇宦海沉浮几十年看人的眼光如何,就只一点,他们家皇嫂也不是什麽女中尧舜般的人物啊。

    好的,他再和皇嫂说声对不起。

    小赵官家把光幕和现实分的很清,里头说的和他们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不假,但是细细比较又哪哪儿都不一样,不至于因为光幕里的几句话就朝身边人发作。

    简王是谁?申王是谁?端王又是谁?

    他连哲宗是哪个儿子都没弄清楚,更不用说其他的了。

    以前没觉得改名有什麽,今後得给儿孙定下规矩,孩子出生後就取一个大名,别动不动就改名换名,弄得想根据名字找人都不好找。

    不过老弟说的没错,在挑选皇位继承人方面章惇比後宫之主靠谱,或者说,章惇比绝大部分人都靠谱。

    ——承天一柱,判断山河。

    这评价可不是一般人能得的。

    如果没有猜错,後面要讲的可能比前面还惨。

    赵顼深吸一口气,“子安,我有种不祥的预感,你怎麽看?”

    苏景殊顿了一下,转头祸水东引,“子厚,你怎麽看?”

    章惇也想说光幕里的话弄得他心里发毛,但是皇帝已经说了有不祥的预感他也不能继续自己吓自己,只能稳重的打个哈哈将话题糊弄过去。

    虽然不知道端王是哪位,但是听刚才那意思像是个昏君。

    怕什麽来什麽,很快他们就都听到了“昏君”二字。

    【接下来请收看:昏君是怎样炼成的。】

    【在向太後的支持下,北宋亡国的罪魁祸首宋徽宗赵佶登上历史舞台,大宋、或者说、中原汉人由此迎来他们的至暗时刻。】

    【宋徽宗赵佶,宋神宗赵顼第十一子 、宋哲宗赵煦之弟,由于哲宗无子被向太後立为皇帝,次年改年号“建中靖国”。赵佶继位後宠信奸佞,放任心腹排除异己,持续了几十年的党争愈演愈烈,甚至搞出“元佑党籍碑”这种荒唐的事情。】

    【元佑党籍碑,乃宋徽宗时权相蔡京为排除异己打着新党的旗号所制,将司马光、文彦博、范纯仁、章惇、曾布、苏轼、苏辙等三百零九人列为旧党奸党,由徽宗御书立于文德殿东壁,再由蔡京书写颁布天下,立碑范围遍布全国各地。在世的人或囚或贬,已过世的人虢夺官衔,且子子孙孙永远不许为官。】

    【名单第一位是废除新法的司马光,最後是反对立徽宗的章惇,章惇甚至被列在“为臣不忠曾任宰臣”行列,可以看出公报私仇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之後那些年,徽宗不思进取大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设立“花石纲”害的百姓倾家荡産,“人不堪命,遂皆去而为盗”。宣和二年,方腊率衆在歙县七贤村起义,百姓云集响应,史上有名的方腊起义爆发,短短三月攻占六州五十二县,聚衆百万从者如云,和汉末黄巾起义相比也不遑多让。】

    章惇有点懵,“我?旧党?”

    不是,司马光、文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