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汉武帝讲我的男神霍去病: 280-29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给汉武帝讲我的男神霍去病》 280-290(第27/31页)

吗?”

    胤禩目光流转,一眼就看到了身边弟弟脸上明显的担忧之情,不禁心中微暖。

    不得不说,九弟和他虽然不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但是论起亲近程度,比起同为宜妃所出的五哥,九弟更向着他。

    比起虽然也跟着他做事,但是行事之中总带着几分自己的小心思的老十和眼里的野心满到都快藏不住的老十四,九弟是最纯粹的一个——单纯因为他的人格魅力跟着他。

    未来甚至倔强到跟他一块儿被开除玉牒。

    “九弟,你听我说……”

    他得把自己的决定告诉九弟——哪怕九弟可能会失望。

    他必须对这几个被他拖下水的弟弟负责。

    ……

    细细说完之后,八阿哥仔细的打量着弟弟

    的脸色,原本以为对方的脸上会浮现出失望——毕竟,他虽然确实是出于综合考量才做的决定,但是也算得上是半路逃跑——却没想到,对方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一把抓住他的手,语气欢欣:“太好了八哥,你终于肯从皇位那棵歪脖的树上下来了!”

    大概是太激动了,他的声音之大,甚至就连隔了两个位置的太子都听清了一部分内容。

    忍痛做出这个决定的八阿哥:“……?”

    九阿哥抓着他的手,快快乐乐地讲述着自己的看法。

    如果说在今天之前,九阿哥确实把汗阿玛的皇位看成了至高无上、渴求至极的存在,那在主播讲完老四的悲惨经历之后,九阿哥看那把龙椅的眼神,简直跟看瘟神没有区别。

    ……这罪这苦还是老四去承受吧,他跟八哥只是凡人,实在承受不起啊。

    更何况,看看隔壁老十三的下场吧——他可不想就这么活活累死。

    夺嫡之争好不容易压对了宝,接下来的那日子,难道不应该作威作福和悠哉游哉吗?难道不应该过上被小钱钱包围的快乐生活吗?他为什么还要展开疯狂的内卷?

    他又不是有特殊爱好,跟老四一样,一天不工作就浑身难受。

    再说了……九阿哥虽然不得皇帝的喜欢,但他毕竟也是个从深宫之中混出来的皇子,起码的政治素质他还是有的——就现在这情况,除非几年之后,西边的战乱如期爆发,汗阿玛再次钦点十四下场,而他们在彻底掌握兵权后第一时间杀回京城,强夺皇位。

    要不然,九阿哥真的看不出任何能够拿到皇位的希望。

    作为一个合格的商人,九阿哥早就盼着他八哥能够及时止损了。

    不过,他毕竟也是一个讲义气的弟弟,如果八哥非要在这条路上死磕……那他也不会跟着了,而是会选择中立,并且在事后出手保住八哥的子嗣妻妾。

    他毕竟还有额娘和福晋要养啊。

    九阿哥唏嘘。

    还不知道弟弟心里的打算的八阿哥:“?”

    错觉吗?

    刚刚心头似乎闪过一种不妙的感觉……

    九阿哥压低声音:“……八哥,你能想通真是太好了,要我说,咱们这帮兄弟现在能跟老四争

    的,那真是一个也没有。二哥现在已经摆明了要支持老四了,大哥那边……也就是他现在还混乱着没想开,等他去战场上逛一圈回来,想必就能想通了——我们兄弟里面,也就老三这个傻子,还看不清形势呢。”

    “三哥一向是个蠢货,你同他计较什么?”

    八阿哥低下头,遮掩住眼中的不屑,语气平和。

    “不过,主播透露出的那些东西,我们也该尽早行动了。”

    他们大清的东西可不是那么好吃下的。

    九阿哥心领神会:“我手底下还有几支商队……我明天就派人去打通北方的商路。”

    怎么能被人赚光他们的钱呢?

    老四就是个不善经营的(来自皇子中第一有钱人的不屑),要不然也不至于接手户部这么多年都没有什么突出的作为,他当皇帝的时候,国库那边恐怕是全靠十三给他撑着的,哪里知道银子的美妙和正确经营手法?

    九爷他确实不是什么正派人,行事作风也没这么端正,但这不正好吗?

    国家之间经商可不需要什么正经人,正经人反倒容易吃亏。

    九阿哥摸着自己手上的一个玉扳指,眼中闪过迷醉的色彩:“等着吧,八哥,听说罗刹那边的宝石漂亮得很,回头我给你捎点来,你正好能拿着这些,给八嫂和良额娘打一套漂亮的头面首饰。”

    罗刹国……哼哼,你九爷来了。

    ……

    季驰光:“而雍正皇帝最为人称道的功绩,就是他的摊丁入亩政策。”

    “清朝初年的时候,因为某些知名不具的原因,人口凋零,人丁短缺严重。”

    “虽然人丁不够用,但是该干的活确实一点儿都没少——有些情况是不会因为客观条件的改变而随之改变的。”

    “所以,为了保证有足够的人来服徭役,清朝初年的时候,当时的清朝政府甚至一度实施将已经去世的人的服役负担,平摊到当时还活着的人的身上。”

    换句话说,当时那些还活着的人,不仅需要履行自己的每年的服役义务,甚至还要替那些死了的人服徭役。

    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人每年需要付出的徭役时间大大的增长了,社会矛盾一时间极为尖锐。

    季

    驰光:“虽然,在康熙掌权时期,他提出了一系列的不加税的政策来缓和社会矛盾,甚至还做出了‘永不加税’的承诺,但是,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样的政策仅仅只能算是聊胜于无。”

    “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所谓的丁银政策。”

    “丁者,顾名思义,指的就是人丁,所谓的丁银,其实就是人头税。”

    原本还没明白所谓的摊丁入亩究竟是什么意思的人,听了这话,立刻就反应过来了。

    不就是人头税吗?

    这种制度的存在历史可太久了。

    汉代就有按年龄和人头来计算的口赋和算赋,南朝时称为口钱,北周时征过丁庸,宋代有征身丁钱或丁米……

    历朝历代收税,都逃不过一个丁银。

    在雍正改革之前,丁银已经在神州大地上存在几千年了。

    季驰光:“虽然当时百姓需要缴纳的税收并不仅仅只是丁银,但是,丁银作为其中的一部分,给当时的人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富人家土地众多,儿女却未必能够满十个手指。穷人家或许连片瓦寸土都不曾有,可是却要负担一整个家庭的丁银。”

    而为了保证下一代能拥有充足的青壮劳动力——天灾人祸总会导致大量的孩子活不下来——穷人家的孩子总是格外多,导致丁银也高到离谱。

    李世民沉默的叹了口气:“这不公平。”

    是啊,这当然不公平。

    坐拥几百亩地的大地主和仅仅只有一亩地的普通人,在拥有同样多的儿女的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