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满枝吴峥嵘: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叶满枝吴峥嵘》 160-170(第4/31页)



    叶满枝没当过那么大的领导, 但她觉得领导们的思路兴许是差不多的。

    一要政治挂帅, 二要办大工业。

    梅林的底子好,又是行业标杆, 以防真的被外地同行追赶上来, 市里八成会想办法把梅林做大。

    那专门生产罐头的义民二厂, 不就是现成的选择吗?

    这可不是叶满枝胡诌, 人家市里早有让两家合并的风声,只是一直没落实罢了。

    “不知道罗厂长在市工业局那边能不能说得上话。”叶满枝迎着江风感叹, “希望他动作麻利点, 我的介绍信马上就要到期了。”

    “只要厂长松口, 市里一般不会强烈反对, ”吴峥嵘单手揪着小崽的后脖领, 防着她将脑袋探出轮船栏杆, “对市局和义民二厂来说, 最紧要的是把那条进口生产线攥到手里。”

    “老生产线是市局出钱买的, 听罗厂长的意思,这事不好办。”叶满枝摇摇头说, “算了,不想了。”

    他们一家三口难得能找到时间,一起夜游黄浦江。

    吴玉琢已经兴奋得在甲板上唱起了《让我们荡起双桨》, 双手抓着栏杆向岸上张望。

    他们在滨江坐过轮渡,但滨江没有夜游项目,晚上看不到什么风景,不像上海的外滩灯光璀璨。

    “我明天要去百货商店买东西,”叶满枝兴致勃勃道,“这次来上海出差,我大姐、三嫂、振芳嫂子都让我帮忙捎带雪花膏,我还没买呢!”

    吴峥嵘说:“你之前交代的任务,我还没来得及买。你既然来了,就自己去买吧。”

    “嗯。”叶满枝趴在栏杆上吹风,扭头笑问,“你听过那句话没有?来上海出差的同志,出门像公子,下车像兔子,办事像孙子,回家像骡子。其他还没什么感觉,但是下车像兔子似的着急找旅馆还挺形象的,哈哈。”

    吴峥嵘随手接过她喝空的汽水瓶,想起出差前叶来芽交给他的那张购物清单,心说,明天你就知道回家像骡子是什么感觉了。

    罗健民那边还没有回信,叶满枝次日起个大早,与吴博士一起吃过早餐,就带着小尾巴去南京路逛街了。

    除了帮亲戚朋友捎带的雪花膏、洗头膏、上海牌手表、大白兔奶糖和照相机胶卷,她还想给吴玉琢再买双新鞋。

    孩子的衣服可以由她自己做,但鞋子就没办法了。

    去年在北京买的那双小皮鞋已经挤脚了,叶满枝得给她买双新的。

    这次吴玉琢就在身边,可以让她自己挑,但这小崽有了点审美,对新鞋款式挑三拣四。叶满枝带着她走了三家百货商店,才买到一双和她心意的白色小皮鞋。

    等她俩提着大包小裹返回旅馆时,已经到了晚饭时间。

    前台服务员在她上楼前,将人喊住:“叶同志,刚才有人来找你。”

    “对方留名字了吗?”

    “是个姓牛的男同志。”

    叶满枝闻言一愣,狐疑地问:“这位同志是外地口音吗?”

    “对,应该也是来出差的。他说先去找招待所落脚,明天再来找你。”

    叶满枝暗道,这人不会是老牛厂长吧?

    她昨天上午才给对方打过电话,说了一下罗健民的态度,牛恩久这么快就从北京赶来了?

    然而,次日上午,她果真见到了满头大汗的牛厂长。

    “厂长,你怎么来啦?”

    “打电话太急人了,说不了几句就要花十几二十块,买张车票来上海也是十几块,那我还不如来上海当面说。”

    最近上海的天气闷热,旅馆房门都四敞大开着。

    叶满枝连忙将人请进房间,倒了杯凉白开给他喝。

    “厂长,你能来上海一趟真是太好了,我自己一个人确实忙不过来,而且我的介绍信再有几天就要到期了。”

    她是为了参加工业展才来上海出差的,介绍信的有效期只有二十天。

    牛恩久放下水杯问:“义民二厂那边有消息没有?”

    “还没有。”叶满枝低声说,“他们罗厂长虽然没给准话,但是那天送我离开时,他说要跟班子开会讨论一下,然后上报市工业局。”

    “那他心里应该是倾向与咱们合作的。”

    “对。”叶满枝省去拿老牛厂长举例的部分,大致介绍了那天的谈话内容,“我觉得希望还是很大的……”

    她的话音未尽,前台服务员上楼来敲门说:“叶同志,前台有你的电话,对方姓罗。”

    叶满枝与牛恩久对视一眼,两人几乎同时起身,快步下楼接起了电话。

    她握着听筒听了一阵,原本放松的神情逐渐变得严肃,眉毛也越拧越紧。

    “罗厂长,这件事我还得跟厂里沟通一下,我稍后跟你联系吧。”

    叶满枝与对方寒暄几句便放下听筒,对旁边的牛恩久说:“罗厂长说可以合作,但是咱们得出点钱意思意思。”

    “出多少?”

    “五千块。”

    “呵呵,五千块是意思意思吗?”

    牛恩久背着手,越想越生气。

    花五千块买个老生产线确实比新机器便宜,可是双方若要合作,对外的说辞就是义民二厂在滨江厂危难之时出手相助。

    为了这条老生产线,滨江要承上海的人情。

    如果他们真的能从上海拿一套免费的设备回去,那人情欠了也就欠了。

    可是,让他们欠着人情,还要花五千块,哪有这样办事的!

    叶满枝转述时的脸色也不太好看,蹙眉说:“他们市局领导的意思是,不用滨江承情,在轻工业部那边只说义民二厂把设备便宜卖给咱们厂了。”

    牛恩久拉着脸“哈”了一声,“人家这主意可太精了!”

    合着他从滨江跑去北京站岗好几天,是替上海工业局站的!

    滨江厂到处折腾,帮人家拿到一条全新的、免费的生产线,但自己得花五千块!

    而且人家不但能拿到最先进的设备、赚到五千块,还能在部委那边赚个好名声!

    要知道,滨江跑去部委门口站岗,算是给部领导出了难题。

    但上海在这个节骨眼上,将老设备卖给滨江厂,在外人看来,那不就是帮领导解决难题吗?

    滨江和上海的前期交流,只有双方知道,北京哪会知晓事情的来龙去脉!

    人家玩的这一手,既能在领导那里留下好印象,为争取匈牙利生产线增加砝码,又能处理掉老设备,赚回五千块,再让滨江小小欠个人情,毕竟五千块的设备确实便宜。

    这岂止是一箭双雕,这是一箭好几雕啊!

    牛恩久断然拒绝道:“不行,这五千块不能出!”

    要是没有他去北京站岗这一出,花五千块买条生产线还是划算的。

    可他已经去北京站过岗了,再从义民二厂买设备,就不只是经济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