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叶满枝吴峥嵘》 230-240(第7/31页)
我看看!”
吴玉琢把她太爷爷的那台电视机拆开过好几遍,对电视机早已不陌生。
于是与方知然手拉着手,一起去研究电视机了。
叶满枝则撸胳膊挽袖子,主动进厨房帮忙。
糖醋排骨刚出锅,夏竹筠先让她尝了一块,“怎么样?”
叶满枝咬了一口,嘶嘶哈哈地竖起一个大拇指,“好吃!”
夏局的厨艺真挺不错!
她俩一个负责炒菜,一个负责切菜。
夏竹筠抽空问:“你最近在轻工业局怎么样?那个利华食品厂有着落了没?”
“连省局都知道利华厂的事啦?”叶满枝惊讶地问。
“他们那个革委会主任来省局找过好几次。”
叶满枝:“……”
这余公仆可太能折腾了。
“利华厂的问题暂时还没有着落,不过,我最近正在全市的食品加工厂中进行摸底,发现了不少问题。”
“嗯,说说。”
叶满枝一边切黄瓜,一边说:“滨江的大部分食品厂都是在四五十年代成立的,那时候也不讲究什么城市规划,反正有块地就能建厂。所以,很多老厂都建在小街、胡同和居民区里。”
“这是多少年的痼疾了,”夏竹筠说,“十年前就有不少人民来信,投诉那些居民区里的小工厂。”
叶满枝笑道:“对,我在咱们工业厅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回复人民来信,当时确实有不少告状的。但那时工厂都发展得很好,咱省厅总不能把厂子关停了。”
“嗯。”
“我最近去调研,发现居民区里的小厂受环境的影响非常大,有两家食品厂早就有扩大生产规模的需要,但是前后左右都是居民区,工厂没有条件扩建,很多不错的新项目,都因为场地的限制而作罢了。”
夏竹筠挥舞着锅铲说:“我去年到中江专区调研的时候,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对啊,我当时就觉得挺可惜的。”叶满枝接着说,“还有一家滨江回民食品厂,也挺麻烦的。这是滨江唯一一家回民食品企业,受到场地限制,回民食堂和汉民食堂设在同一处,猪肉就从同一个大门进出。这家食品厂已经被定为对外开放单位了,偶尔会有外宾去参观,让人看见很不像样子,而且有碍咱们的民族政策。”
“……”
叶满枝停下动作,靠在灶台边说:“夏局,我有个想法,还没跟市里沟通,您先帮我参详参详,可行不?”
“你先说说。”
“现在省里对城市新建工厂是有限制的,除了在原地扩建,并不允许企业占用新的城市用地。这几家工厂在滨江市内很难扩大规模,所以,我想把它们,还有利华厂,全都搬迁到郊区,搞一个食品工业小区。”
夏竹筠也停下动作,望着她问:“你怎么会想到这种办法?”
叶满枝心说,还不是被逼出来的!
为了利华厂,她联系过三个县,但无一例外全被拒绝了。
叶满枝觉得自己这局长当得有点憋屈。
在企业的时候,她得求爷爷告奶奶,如今都当局长了,咋还得求人呢?
于是,她转换了一下思路,打算搞个食品工业小区。
这么大一个项目,无论放在哪个县,都是明晃晃的成绩。
给利华厂投资的那点钱,其实已经不算啥了。
到时候她就能化被动为主动,拒绝那些县领导啦!
也让她摆一摆当局长的谱儿,嘿嘿!
第233章
叶满枝的心路历程, 不足为外人道。
她挑着能说的,跟夏竹筠说了。
“通兰县觉得利华厂规模太小,要是围绕它新建面粉厂、包装厂之类的配套工厂, 那是大动干戈。”
夏竹筠笑:“为了一家300人的小厂,的确没必要。”
“对啊, 我理解人家县里的难处, 所以就想扩大一下规模嘛。”叶满枝嚼了一块黄瓜, 含混道, “一家小厂不够,那就多弄几家小厂。大家都是食品行业的, 可以发挥行业的协作配套优势。”
工业区不是啥新鲜事, 早在解放初期, 滨江就有工业区了。
只不过, 那会儿都是重工业区,围绕飞机或汽车搞配套生产。
轻工业区似乎还没有过。
思及此, 叶满枝问:“夏局, 您觉得这个方案可行不?”
夏竹筠就看着她笑, 眼角绽开浅浅的纹路。
“您笑什么啊?”叶满枝摸不着头脑。
夏竹筠将炒好的菜塞给她一盘, 示意她出去说。
“要是征求我的意见, 那我当然同意。省里要求滨江严格控制城市规模, 城区里不再新建工厂, 旧城改造也要有统一规划, 但是实际执行情况似乎并不好。要是能把市中心的食品厂整体搬迁到郊区,可以起到一个示范作用。”
叶满枝端着盘子, 等着她接下来的“但是”。
然而,等了半天也不见她接着说什么。
叶满枝忙问:“就这些?您真的同意啊?”
“对,就这些, ”夏竹筠招呼两个孩子吃饭,坐到饭桌前说,“这是你们滨江的工作,不需要省局出资,又能做一次全新的尝试。要是整合效果好,兴许还能给省里提供一个新思路。省里没有必要反对。”
“……”
“其实在中江专区那边也有个类似的轻工业小区,他们是在一家塑料印刷厂周围,陆续新建了好几家印刷厂。本质上跟你说的这个食品工业区是一样的,只不过他们当地的领导并没有给那一片取名叫什么工业小区,只是依照惯例,将那条街取名叫‘印刷厂路’。”
叶满枝感叹道:“人外有人,有想法有眼光的同志真多啊!”
“印刷厂路是十几年内慢慢发展起来的,领导有意识地将新建的印刷厂放在一起。但你们这个要将老厂搬迁到新小区,资金来源、职工的接受程度、老厂所在区的阻力,都将是很大的考验。”
叶满枝试探着问:“夏局,既然省里愿意让滨江做尝试,那能不能给我们一点支持啊?”
最好能拨点资金。
夏竹筠夹了块排骨给有言,又对叶满枝说:“省局可以在精神上支持你们。”
同桌另外三人:“……”
方知然吐槽:“我们上工累得要死的时候,生产队长不说给我们一口水喝,反而给大家喊口号,你说这口号有什么用?”
“省里不反对,对滨江来说就是最大的支持了。”叶满枝笑嘻嘻道,“夏局,没有物质支持没关系,但省里能不能把我们这个食品工业小区当个试点啊?”
省里的啥啥试点,听上去就很唬人。
这玩意也跟产品似的,需要适当包装一下。
吴玉琢努力干饭的同时,将耳朵竖得高高的,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