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300-31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300-310(第1/13页)

    第301章

    【太子李隆基的忍辱负重实际上是以退为进, 并不是懦弱无能。

    唐睿宗李旦只是忌惮自家儿子,但并没想至李隆基为死地,他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夺权而已。

    李隆基则见招拆招,示弱来迎合自己父皇, 为自己留得缓冲的余地。

    见太子李隆基如此, 唐睿宗李旦的态度果真缓和了很多, 朝堂大事他除了过问自家妹妹外, 还会派人去询问李隆基。

    若自家儿子不同意,唐睿宗李旦也会听李隆基的意见。】

    天幕中再次出现卡通李旦的形象, 只见他左边站着的是太子李隆基,右边站着的是太平公主。

    李旦一会往左一会往右,头上几个大字,“听你的!”

    *

    蜀

    “唐睿宗李旦这是隔岸观虎斗么?”阿斗万万没想到唐睿宗李旦如此墙头草,谁也不得罪。

    合着当皇帝的是他, 但是做决策的确是太子和他妹妹, 他唯一的作用的就是点头呗。

    *

    宋

    “当真是端水大师, 倒是谁也不得罪。”赵匡美感叹, “可惜,也只有端水的本事。”

    赵匡美不认为李旦是个合格的君主, 但凡有能力的君主从不需端水。

    *

    武周

    李旦听自己并未对自己儿子动手, 心方才安了下来。

    此时的李旦光是想到日后自己要周旋于自家妹妹和儿子中间, 就觉的心特别累, 半点当皇帝的意愿都没。

    与其看着自己妹妹和自己儿子斗, 他还不如直接退位当太上皇,也省的手心手背都是肉。

    【但是此时朝堂上已然形成了两大势力, 一股是以太平公主为代表的势力,另一个股则是以太子李隆基为代表的势力。

    唐睿宗李旦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 只会加剧双方的矛盾。

    咱们一起来看看太平公主和太子李隆基怎么从盟友变成了死敌。】

    天幕中出现太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两人现在对打的擂台上,而唐睿宗李旦则穿着裁判的衣服。

    【首先朝堂中再次出现关于李隆基太子之位不是大统的言论,之前咱们也说过,李隆基继位的确是名不正言不顺。

    依旧制,立嫡不立庶,怎么算都是李成器更有正统性,此言论出,不管结果唐睿宗是否废太子,都会恶化太子李隆基和他长兄李成器之间的关系。

    但是此计谋却被太子李隆基一方识破,根据《旧唐书·姚崇传》记载,宰相宋璟向唐睿宗李旦上奏,请求将皇子李成器、李守礼二人外放当刺史,并且还主张把太平公主派至东都洛阳。】

    *

    武周

    听神迹讲述日后太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政治斗争,李旦越听越觉得的心口发堵。

    他就怕自己做出什么昏庸的政策,把好不容易光复的李唐再嚯嚯完了。

    李旦深知自己接受的李唐已经不是他父皇当年的李唐,毕竟他家母后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消耗了大量的家底。

    加上几场政变,朝堂动荡不安,众臣来回站队,此时的李唐的确需要一个手腕强硬的帝王,显然自己不是。

    李旦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自己是兄弟几人里最小的,也没受过作为帝王的正统教育,治国方面一知半解。

    加上自己性格的原因,他本就是个心软和不果断的人,真的不适合当皇帝。

    【最后唐睿宗李旦听从了宰相宋璟的意见,他把李成器他们外放当刺史,但是并没有将自家妹妹太平公主赶去洛阳,而是安置在蒲州。

    除此之外,唐睿宗李旦还下令让太子李隆基监国,坐实了李隆基的太子之位。

    在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第一次交手中,太子李隆基赢。】

    天幕中,擂台上的太子李隆基向太平公主重重挥拳,场上的比分变成了一比零。

    *

    唐高宗,唐殿

    李旦听自己最后站在了自家儿子一方,着实松了一口气。

    讲真,他十分担心自己登基后变的和他哥李显一样昏庸,把江山社稷交给外人。

    【唐睿宗虽然把太平公主安置在蒲州,但是他却做这个坏人。

    在《旧唐书·姚崇传》以及《旧唐书·宋璟传》都有记载,唐睿宗把此事原原本本的告诉太平公主,都是太子李隆基所为。】

    天幕中裁判唐睿宗李旦上场,只见他头上几个大字,“不关我的事,你们打!”

    然后裁判唐睿宗李旦又下场了,擂台上剩下太平公主和太子李隆基。

    【路人甲】:这么看唐睿宗李旦真是蔫坏,挑拨离间第一名。

    李旦……

    【但此时的太子李隆基并不想和太平公主正面冲突,根据《旧唐书·宋璟传》中记载,看太平公主来找茬,李隆基还是了,于是李隆基把锅甩给了宋璟等人,导致宋璟他们被贬为刺史,李隆基失去左膀右臂。

    然而在景云二年五月,太子李隆基又主动请求太平公主回长安。

    第二场斗争中,算是太子李隆基败。】

    阿斗想不明白,明明唐睿宗李旦都向着太子李隆基,为何太子李隆基还如此委屈齐全,好不容易以损失自己亲信为代价把太平公主送出长安,竟然又亲自求太平公主回来。

    他这是要干什么???阿斗不明白了。

    【皇子李治】:唐睿宗李旦是不是做了什么?

    李治觉的事情没那么简单,肯定是唐睿宗李旦做了什么事,李旦之前那么扶持太平公主打压太子,怎可能轻易的放弃太平公主这股势力。

    乐瑶正要把话题拐向唐睿宗李旦,不想自家粉丝就提出问题来了,这种默契让乐瑶特别舒服,仿佛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般。

    【咱们从别的历史文献来分析分析唐睿宗李旦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按照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的说法,唐睿宗李旦在太平公主和太子李隆基间反复横跳,虽然他肯定了太子李隆基的皇储之位,但并没有放弃自家妹妹。

    咱们先来看看唐睿宗李旦的妥协,他将太平公主外放蒲州而不是东都洛阳,东都洛阳距离长安有八百多里,而蒲州距离长安有三百多里。

    若是按照距离来说,蒲州虽然很近,但是离长安更近的地方比比皆是,为何偏偏是蒲州呢?是唐睿宗李旦随意为之么?】

    *

    武周

    听到太平去的地方是蒲州,武则天已然知道为何李隆基要请太平回朝。

    武则天再次看向李旦,谁说他这个儿子软弱无能。

    李显不知蒲州这地方有什么特殊的,为何值得神迹单独讨论?

    李显满脸茫然,不是装的茫然。

    要不然历史上的武则天选李显登基,他远离政治中心真的太久了,有些东西一旦放下,再拾起来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