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炮灰女配换亲错嫁年代文大佬》 90-100(第3/16页)
众人目光打量之下,看看自己这副身子骨,自己也苦笑一下。
本来的命运,应该是乡下小伙王喜早早亡故的病弱妻子,能健健康康活到现在,已经不错了,如何能跟人比拼肺活量?
大家听完柳如的话,多少都带了遗憾的目光打量了一眼林雪梅。遗憾也没用,这事已经是一锤子定音了。
有评委已经收拾自己桌面上的纸和笔,准备结束走人。大周末上午的,来加了个班,很累。回家补个觉要紧。
文工团的演员们,无论老中青,有一个算一个,都是一觉睡到中午,不受拘管的散仙。
报幕员也瞟了林雪梅一眼,神情中带了惋惜,开口宣布:“第二个录取名额,胡月……”
这时评委席上一个人站了出来,一挥手,叫停了报幕员:“等等,我对柳如的说法有异议。”
林雪梅一看,忍不住一愣,实在没想到,叫停的人,会是他。
评委席上都有名牌,唐文竹也给林雪梅看过评委的照片。
给林雪梅的分数,最低分,不出唐文竹的事先所料,是出自柳如之手。
最高分的这个,却是唐文竹事先也想不到。
业务副团长,团里第一男高音,刘利民。
这个人,平时跟唐文竹关系也不好,原因是二人的声乐和艺术理念不合。到一起,就顶牛。而且,这个人,是柳如唱男女对唱时候的固定搭档。
唐文竹在周五晚上的餐桌上,之所以打退堂鼓,自己的老冤家对头柳如是一方面,这个业务副团长,是更重要的另一方面。
林雪梅实在想不到,居然是他,给自己打了最高分。
打个高分也就罢了,首席评委柳如已经陈述了自己的评判,这业务副团长还要站出来,为林雪梅抗辩,更加是意外中的意外。
林雪梅瞪大了眼睛,要细听根苗。录取结果且另外论,一会儿回家,跟唐文竹可有故事讲了。
在场评委别人还没反应过来,柳如马上就冷了脸色,一双杏眼冒了火。
她想不通。
这业务副团长是她二十年的老搭档,也是观众心目中的黄金搭档。私交不说多么好,在团里大小的业务公开会上,也没有反对过她一回。
今天为了招考新团员,公开站出来跟她作对,站到了她的宿敌唐文竹那边。
这是几个意思?
其他评委本来打着哈欠准备离席,回家去好好补一觉,一看这场面,瞌睡虫都被赶跑了,精神了。
没想到刘利民和柳如,这对二十年的老搭档,为了对手的儿媳,要公开对决。
柳如一看,几个业务骨干都准备看热闹,冷笑一声,先发制人:“刘团,你是业务副团长不假,可,这次招考,团长亲自交代,我是首席评委,让我把关,你这样,让我以后工作怎么做?”
柳如一上来,先拿团长给的首席评委权限,想压住刘利民。
大家都提起了神,看刘利民怎么应对。
刘利民一开口,倒是心平气和:“柳如,我知道你是这次的首席评委,你所陈述的理由我都同意,你所支持的这位选手胡月,确实也是嗓音条件和气息方面,都更有优势。”
柳如忍不住抬眼望了他,既然他什么都同意,那还站出来闹什么幺蛾子?
她冷了声音问:“那你的理由是什么,说来我听听?”
刘利民索性走到前面,面向了评委席的大家:“我的理由,大家一起听听。”
不用他说,大家也是想听,都用高度专注的眼神注视了他。
刘利民侃侃而谈。
“胡月和林雪梅,两位都是非常优秀的选手,也是非常好的例子,给我们演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胡月代表的,是我们传统习惯的评判标准,我和柳如所从事的民族唱法,还有在座评委老师从事的美声唱法,都在这一套体系之内。”
“但是林雪梅的唱法,给大家塑造的氛围情境,直观感受,代表的是,在硬条件不足的情况下,能不能采用另一种艺术表达和沟通方式,来营造出另一种审美表达的效果?我认为她做到了。”
真不愧是专家评委,一眼就看破了真相,林雪梅微微垂了头。
被刘团点破了唐文竹的小心机。
上辈子的林雪梅身体比这好,气息足,所以当仁不让,成了孤儿院合唱团的领唱。可穿成这三道沟村的病弱小可怜,声带窄,气息弱,林雪梅上辈子的唱功只能发挥出来一半。
唐文竹唉声叹气之余,对症下药,选了一个投机取巧的风格路线,清新自然的小歌。
为的是扬长避短,能以一个风格和氛围感取胜。所以,十个评委,打分两极分化,实属正常。
刘团接着说道:“她的唱法更接近于生活中的谈话沟通,更有亲切感、亲和力。这正是通俗唱法要追求的独特风格,只是,大家现在对这种风格还不够熟悉。所以大家打分,给胡月的分数比较的整齐划一,给林雪梅的比较两极分化,道理就在我说的。”
评委们互相看一眼,低声议论起来。
“刘团说的对。”
“有道理。”
一个女评委开口问:“到底谁该得到这个录取名额呢?”
刘利民点头表示赞赏:“这个问题问得好。大家想过没有,国家为什么要提倡这个通俗唱法?本来已经有民族和美声两大唱法了,为什么要提倡增加这么一个新的唱法,要大力扶持,跟民族美声并列?”
因为团里还没有正式开会,所以大部分人还不懂,连柳如都在问:“是啊,好好的,为什么要搞一个新东西?”
刘利民一挥手:“ 我从京里开会回来,上级□□门的精神是,一切都是为了解放。新的经济政策是为了解放,新的文化项目也是为了解放。把人们,从旧的思想,旧的习惯当中,解放出来。”
这话谁也反驳不了。十来个评委听得默不作声,连柳如也没了话,跟大家一起默默地听。
刘利民做了最后陈词:“林雪梅同志的这种唱法,正是适应这么一种新的时代要求,给大家指出新的发展方向。艺术风格以后要多样化,个性化,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一位男评委听了这个话,受到了启发,兴致勃勃讨论起来:“刘团说的这番抗辩的理由,倒是让我想起了咱们梨园的一段佳话。咱们京戏的大师程砚秋先生,开始的时候学梅派,后来因为倒嗓子了学不了,反倒是因祸得福,自己创立了程派,跟梅兰芳大师齐名了。是不是这个道理,跟这位林雪梅同志一样,因为有一定的先天缺陷,为了扬长避短,反倒是走出了自己的路?”
刘团听得高兴,对这位男评委说:“崔老师这番话讲的好。祖上是学戏的吧?”
林雪梅一听,自己这是何德何能,参加了一个文工团招考,一下子差点名垂青史,跟四大名旦的程祖相提并论了。
一看现场气氛热烈起来,刘团拉过去了大部分评委的赞成票,柳如哪能就这么善罢甘休,强硬了自己的立场:“刘团,你说的这些,有你的道理,可是团长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