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首辅: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寒门首辅》 110-120(第25/26页)

说完又看向魏熊,“遇到小股人员来袭,宁愿丢些不要的陈年米粮给他们,尽量不要发生正面冲突,以免有人员伤亡。”

    魏熊点头,随后又道:“方才驿站有人来,说是您递上去的折子圣上批复了,这就是。”

    说完把一张折子递给周稚宁。

    周稚宁接过,虽然她势必要推行互市成立,但心里也明白皇帝大概率不会同意,这事儿还有的磨。

    所以皇帝的批复很有可能是反对。

    周稚宁做好了心理准备,却在打开折子的时候愣了一愣,因为朱批居然是一个圈,这代表皇帝同意了!

    一股喜悦袭来,周稚宁连忙稳住心神继续往下看。

    折子下方还有一行墨笔,是内阁成员看了那个折子之后替皇帝给的批复,而这字迹周稚宁居然认识,就是唐荣的。

    这批复写的是,念在辽东县和乌雅部落互市颇有成效,减少了不少纷争,所以允许周稚宁逐步扩大互市范围,但有几点要求。

    第一,草原部落每年都要卖上等骏马五千匹给明军。

    第二,严禁军械买卖。

    第三,互市所在地必须设置在边城之外。

    第四,互市开始之时边城城门紧闭,不许任何一名草原人进入。

    这几点周稚宁都能理解,特别是第一点,她看了便明白唐荣是如何说服的皇帝。

    草原人虽然骁勇善战,但能在草原上来去自如,并且组成游击骑兵都是因为他们有一匹好马,而明朝的马根本比不上。

    现在建立互市向草原提出硬性条件,要求交易马匹,无疑是想从根上断了草原人的根基。而且五千匹骏马,恐怕是将整个草原的骏马数量涵盖在内。另外又不许多交易军械,这一来二去,战场上的优势便在明朝了。

    周稚宁暗自点头,看向折子的最后一条要求。

    第五,五年为限,若互市最后成效不佳,便予取消。

    这倒是有点难办,但也不算是完全没有对策。

    若是不许在边城内建立互市,那她就在城外建立一个,从小规模到大规模,五年时间应该能成!

    周稚宁想着,手上已经开始忍不住摩挲。

    她已经开始想这个互市的3D建模该怎么做了。

    “别高兴的那么早。”柳怀禛也看见了奏折,他到底经验老到些,拍拍周稚宁的肩膀,“你得先问清楚陛下能让户部给你拨多少两银子,总不能多的再自己倒贴,或者去找那些商户化缘,这可不是长久之计。”

    周稚宁赶忙翻到下一页。

    果然,皇帝写明了拨款银两,大概十万两左右。

    十万两,做一个足够容纳两族人的互市,够呛,还是得往里面倒贴。

    周稚宁苦笑一声。

    难怪说好官难富,那个清廉的廉字,真是横竖来看都是一个穷字。

    不过周稚宁图的也不是物质财富,从一开始不得不踏上科举之路,但如今看见百姓们安居乐业,她心里就涌起一股富足感,已是将为民谋福祉当作了自己的动力。

    “大不了就穷一辈子,反正我也不准备娶媳妇儿。”周稚宁笑笑,把奏折递给柳怀禛,“走,开干!”

    开干第一步就是画3D图。

    这图周稚宁画了三天三夜,人都快熬倒了,终于画出个差不多的挂在了边城的城边上。

    第二步就是征召民工,先在城外做一个实验点出来,到时候选取几个部落进行互市,再请乌雅连识帮忙推广,就能达到一呼百应的效果。

    但是这第二步有些令人犯难,朝廷拨款还没到,就是到了也得小心花费,所以这给民工的薪资一定有限,现在又是寒冬腊月里,就算找人大肆宣传,周稚宁也没有把握能把人找齐。

    为了确保实验点能够成功建立起来,周稚宁一大清早就起来去征兆民工的地方转圈,打算一旦人手没找齐,就自己亲自挨家挨户的上门问。

    清晨寒雾朦胧,一切房屋都被笼罩在冰冷的雾水当中。

    周稚宁站在位子上缩着脖子,旁边高挂的“招工”三角旗在寒风中摇摇摆摆。

    魏熊往手里哈了一口气,道:“大人,这墨都冻干了,我去取壶热水来泡开。”

    周稚宁唉了一声,摆摆手:“去吧。”

    魏熊拎着冻得硬邦邦的墨块儿往回走了两步,耳边却忽然传来一阵细微的说话声,他回头一看,发现周稚宁正看向边城深处,那是连接着其他边防九镇的城门口,平日里供行人出入。

    所以来的人只会是百姓。

    一个、两个、三个、四个……许多个扛着锄头,带着簸箕的百姓从浓雾里走出来,每个人的眉毛上还挂着冰凌,憨厚的脸上是两坨化不开的红晕,一张嘴就是口音浓重的土话,可是任谁都听得出来,他是在喊周大人。

    “周大人!”

    “周大人!”

    一声声的大人喊起来,此起彼伏,就像一阵海浪,从这头拍到那头,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望着人头攒动的人群里竟然还涌动着不少熟悉面孔,周稚宁惊讶:“你们都是辽东县的?”

    “是啊,我们都是辽东县的。大人一说要找人干活儿,张班头和刘师爷就找上了我们。以前大人在时,我们父老乡亲的日子越过越好。所以这一回大人要我们,我们就都来了!”

    周稚宁心中一动,忍不住问:“张班头和刘师爷也来了吗?”

    话音刚落,人群中就举起了两只手。

    张班头和刘师爷努力扒开人群挤到周稚宁面前。

    差不多一两年没见,刘师爷更老了,两鬓多了许多白发,张班头也沧桑了些许,却还是威武不减。

    二人齐齐下跪,时隔多年,再度拜见周大人。

    周稚宁心中感动,连忙把两人扶起来,心中有许多话想问,却不得不顾及周全:“你们这样大张旗鼓,现上任的那位大人可有话说?”

    张班头大手一挥,豪气干云:“新上任的大人是个如大人一般的好人,听说大人这边需要人手,立马就同意我们带人来了,自己带着岳中旗在衙门里处理杂事。”

    刘师爷则一如既往的谨慎:“周大人放心,县衙里还留了两位文书和七八位衙役,都是小人提前招好的。有他们在,顶个把月是没问题的。”

    周稚宁一笑,拉着两个人的胳膊:“好!我今天就在这里谢过你们了!”

    于是砍木头、做地基,城外互市就这么轰轰烈烈地开建。

    巴哈戴着脚镣站在茅草屋门口,看着从自己门前源源不断经过的百姓,目光颇为复杂。

    而他旁边正站着乌雅连识。

    巴哈斜睨了他一眼:“你当初说你怕周稚宁,几分真,几分假?”

    乌雅连识笑嘻嘻的:“将军你都站在这里了,何必还要问我呢?”

    “哼。”巴哈冷哼一声,“我看是半真半假,你是怕她,但更是觉得她能给你带来更多的好东西。乌雅小子,跟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