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剧透我谋朝篡位: 16、016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天幕剧透我谋朝篡位》 16、016(第1/2页)

    “那就有劳族叔了。”

    王珣刚才说的,倒还像句人话。

    王神爱“诚恳”地道谢了一声,又已将目光转回了天幕。

    在这天幕短暂的过场里,她还来不及去想,等到谢道韫真如王珣所说来到建康后,该当如何一并应对眼前的危局。

    总之,先将人捞到自己麾下总没错。

    天幕一出,局面注定再不能按照原本的轨迹发展,她也不能完全依赖于自己的历史知识,只能尽可能地抓住一切助力,收拢可能投诚的人才。

    还必须在天幕有指向于她的迹象前,便先将其他人的注意力引开。

    而现在,虽然暂时达成了一个目标,她还有更多需要关注的东西。

    她相信,另一个自己让人前往钱塘,绝不只是为了提前逼反孙泰而已。

    若要在东南占据民心、揭竿而起,光靠着孙泰这草率的表现,远远不够。

    那未经驯化的天师道,也暂时用不得!

    果然,她随即就听天幕说道,在孙泰等人在会稽和钱塘都站稳脚跟、准备向下一处进发的同时,姜定也用从支妙音那里获得的钱财,加上她自己带来的财货,买下了一间寺院,用于收容兵匪交战之中的流民。

    官兵忙着剿匪,孙泰忙着叛乱,压根没人有多余的工夫管到这里,竟是在半月间聚集起了大几百人,有了暂时将兵灾阻挡在外的资本。

    与此同时,建康这头也有了异动。

    【彼时的司马道子刚刚经历了丧子之痛,劝退王恭又已让他耗费了不少心力,骤然听闻东南叛乱的消息,便再度失去了方寸。】

    【永安大帝抓住了这个时机,对他给出了数条建议。】

    “司马道子先前不是还想杀人吗?怎么现在还敢听他说的话?”朝臣之中有人出声问道。

    王神爱心中暗叫一声不好。

    这些人又不知道,永安大帝的真实身份就是皇后。

    经由她带着皇帝一并上吊找死的那一出,天幕剧情里的司马道子当然不敢再动手,以防被人抓住把柄,这才给了王神爱再度开口的机会。

    但若永安是个另外身份的人,司马道子大权在握,劝退王恭之后还没能抓住支妙音,就应该转头宰了永安,用“他”给自己儿子殉葬。

    说不定这还是司马元显死前的愿望呢。

    而不是……

    “许是病急乱投医了吧,司马道子若真有本事应对大局,先前也不会重用王国宝、赵牙这些人。”王神爱语气淡淡。

    王珣恍然:“是这个道理。”

    像是在呼应着王神爱的话,天幕中的女声继续说道:

    【这数条建议,被司马道子视为救命稻草,拿来和自己的属官讨论,竟是采取了大半。】

    天幕之下的众人面色古怪了一阵,只觉这位永安大帝的周旋功夫当真了得。

    可往后听下去,他们又不得不承认,换了是他们在司马道子的位置上,表现也不会比他好多少。

    【比如说,让人给王珣送个礼,请他做个说客,劝说王恭率领兵马南下平叛,让这两方彼此消耗兵力。王恭仍被忠君的名声所困,必定不会拒绝。】

    王珣:“……”

    【但为了防止王恭吞并了起义军后兵马过盛,反过来再度威逼建康,还请再做两件事。】

    【一件,是以庾楷为后军,负责在后方督辖,如有异变,可以尽快来报。】

    【一件,是给王恭军中司马暗中送去一份拉拢的信。】

    【这位因讨伐司马道子才被破格启用的将领,就是彼时还未转投永安的刘牢之。】

    【永安打听到,王恭看似兵马强盛,自己带兵的能力却并不太强,当日兵临城下,有一军的军容格外严整,但在撤军谢恩之时,却不见随同。甚至在撤兵之后,王恭还对刘牢之以伯乐自居,觉得他也不过是个只知行军打仗的武夫,很是慢待。】

    【这样的两个人,今日看来关系尚可,往后必生龃龉,或许有拉拢过来的机会。】

    【任何一位将领需要的,绝不仅仅是地位,还有认可。在这一点上,士族的身份固然是一条攀云梯,他们的傲慢,却也随时会变成一把砍断长梯的斧头。】

    天幕之下有多少将领听进去了这句话不好说,反正被点名的这位,已在面上露出了几分怔然。

    认可啊……

    这话说来容易,能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呢?

    眼前倒是还有一位,正是派人将他救下,又对他委以重任的太子妃。可惜一旦晋朝走向灭亡,太子妃也终难保全。

    他还是得先做好最坏的打算。

    等等,天幕是不是说,他原本会转投永安?

    ……

    【永安大帝还建议,同时再做一件事。】

    【王恭的兵马去平叛了,司马道子还派人去督军,建康势必要比先前空虚,是不是该当再让一人提防荆州的动静呢?】

    【在建康与荆州之间,必须再派一人坐镇,此人最好还有足够的名望,或者说是名分,能够让荆州这边师出无名。】

    【这个人选,最后被敲定为出身宗室的司马尚之。】

    【明面上看起来,谁都得说,这是一番极其稳妥的计划。要是不知道先前建康的惊变都是被永安一手挑起的,恐怕还要恭喜司马道子,得到了一个处变不惊、办事周全的幕僚。】

    【但东南那边,姜定仍在代表永安观望局势,建康这边,也没司马道子想得这么太平。或者说,是荆州这一路,情况和司马道子预想的一点也不一样。】

    听到这里,桓玄眼皮一跳,一种不妙的预感油然而生。

    下一刻,便听天幕说道:

    【就在司马道子执行着调兵计划的同时,永安抽刀割破了那位傻子皇帝的手,写出了一封入京勤王的血诏,以衣带诏的方式送去了荆州,让人交到桓玄的手中。】

    【这是一道,让桓玄能名正言顺起兵,直接杀死司马尚之的诏书!】

    衣带诏的分量毋庸置疑。

    对于意图在乱局中脱颖而出的桓玄来说,起兵之时的“大义”也尤为重要。

    否则天幕中的他,不会在听闻司马道子险些逼死帝后的消息后,发出声讨的檄文。

    可一想到那位永安大帝的种种操作,桓玄便无论如何也不能将这份血诏,当作是一份厚礼。

    他死死地盯着天幕,意图将那位未来会杀死他的人看得更清楚些。

    【……】

    【不过这里,又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血,是皇帝的血,如果别人不信的话,永安还能捋起傻子皇帝的衣袖给别人看看刀伤。字,却是永安写的字,众所周知,傻子皇帝也写不出这么条理分明的诏书。】

    【那么——桓玄入京,到底救的是哪个驾?】

    【未来楚王因谋逆罪名被永安亲征围杀,却在悼词里,被永安说成是名副其实的救驾第一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