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嫡幼子日常: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清穿之嫡幼子日常》 160-170(第10/13页)


    康熙纠结中,太子则是轻松了很多,他知道历史的脚步,知道科举已经落后很多,现在的英国牛津大学早就存在了,那边的学术氛围早就为工业革命铺垫好了,而大清哪怕赶着走依旧好像落后了那么一点。

    科举制八股文这个固定人们思维的制度,现在不改,将来太子继位也一定会废,只是那个时候可能就更晚了。

    “那就废除吧”康熙说。

    太子抬眼看了过去,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他没想到康熙竟然同意了。

    “朕难道还能让你一个人去挑战几百年的制度吗?”康熙反问。

    第168章 卡卡卡

    看着太子哑言的表情,康熙有些愉悦的想着总是被这小子摆一道,今天可算能找回场子了。

    说道这事康熙心里就很不平衡,他觉得自己在太子心里分量还是不够,要不然为什么太子宁愿想等他继位后再着手科举的废除也不愿意多花时间和他解释。

    只有一种理由,那就是他在太子心里不重要。

    康熙不痛快极了,在他心里太子的分量还是很重的,他爱护又保护着他,深怕他受到伤害,也害怕他不再需要他。

    没想到的是害怕的事竟然要成真了。

    看着康熙板起的脸,太子茫然了片刻赶紧解释:“皇阿玛怎么会如此想,儿臣也只是担心阻力过大,想着循序渐进慢慢来,皇阿玛这样想儿臣,儿臣可是要恼的。”

    旁边跟着的张廷枢眼睛都要瞪掉了,没想到万岁爷和太子爷的相处方式是这样的。

    “有没有你心里清楚”康熙冷哼。

    “皇阿玛要是让儿臣发誓儿臣也愿意”太子继续加进:“儿臣真心实意的为皇阿玛考虑。”

    “行了,退下吧,回头好好写一封奏折交上来。”康熙摆手打发掉太子,让张廷枢留下了好好的和他说说江南那边的情况。

    张廷枢看的明明白白的,哪怕康熙嘴上说的严厉,那忍不住上翘的嘴角和眼里的笑容却骗不了人。

    “原来万岁爷是个慈父啊”张廷枢心里暗暗的想,虽然万岁爷对待臣子严肃又可怕,没想到私下里对待儿子们反而一片慈父之心,好像恨不得把所有的给儿子一样。

    太子不知道张廷枢的想法,他退出去后才缓缓的松气,康熙越来越不好糊弄了,不过太子也确实越来越不想忍耐了。

    虽然一万遍告诉自己这一世已经很多的不同了,但是随着时间走的越来越快,太子也愈发的不想和年纪越来越大的康熙见面。

    他怕自己忍不住露出怨恨的眼神,也怕自己流露出不该出现的表情。

    这次科举舞弊的事情,相关人员全部落马,主考官和江苏巡抚判处了流放且没收全部的财产,连带着他们的家人都要跟着一起去。

    至于户部尚书张鹏翮则被押送到了京城等着秋后问审。

    相关的被冤枉的没有得到公正的学子也全部换了榜单下去,这一次江苏的官员彻底换了学,噶礼屁股底下的位置坐的也更稳当了。

    胤祧和九阿哥十阿哥知道结果的时候康熙已经下令改科举为高考,从今以后废除八股文,大清就要用新的教材新的学校方法学习。

    “那我们要怎么办?”九阿哥问。

    他们可都十来岁了,要是换新教材,还能爬起来吗?

    “那个,九哥,这和我们没有关系,我们既不参加科举也不参加高考。”胤祧弱弱的举手。

    “……”九阿哥沉默了:“爱咋咋地,反正激起民愤的不是我们。”

    “没想到皇阿玛能吸引这么多仇恨值,江南那边才刚刚有好感,现在又变了。”十阿哥看着报纸上骂康熙的话术,砸砸嘴,不理解人的善变。

    现在火力集中最猛的应该就是康熙那边,尤其是江南文人,笔杆子耍的好,可尽的骂康熙,骂他不配为人君,骂他想要颠覆整个大清,骂他要遗臭万年。

    毕竟科举年年都有,今年改了制度,那明年的科举的人怎么办?

    对此康熙也给出来对策,考试可以灵活应变的,不说让你多懂,起码要能说出来一二三,不要死板要灵活。

    只是大家不听不看,只选择发泄,尤其是现在有了报纸,骂人的文章一篇接着一篇,饶是审核人员一遍一遍的审稿和拒稿也架不住大家的“热情”

    胤祧看的害怕干脆不看了:“那些人应该不会疯狂到要在宫门示威吧?”

    寒窗苦读十几年突然间一下子变了,肯定很多人都受不了,但是这也是走向进步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大清必须忍受这一步然后才能完成脱胎换骨的转变。

    第169章 好孩子

    虽千万人吾往矣,太子本来想要等他继位后,自己扛下一切,但康熙毫不犹豫的挡在了太子前面,老父亲决定一个人拦下所有的火力。

    好在的是户部很快就发表了一封很长的信,信里表达了对于学子寒窗苦读的理解,对于他们以下犯上态度的理解,随即又给他们罗列了朝廷对于学子的补偿。

    那就是大清决定从国库出钱向每一个省的拨款建学校,举全大清的力量发展教育,学杂费等统一收费,家境贫寒者可以申请补助,争取让每一个都有学上。

    对于大龄的学了很久的八股文学者也不必怕,学校会统一安排补课时间,争取让学子们多学一点,学快一点,进度赶了上来,以后参加考试也不怕了。

    “读书苦,读书累,八股教条又死板,此次改革不单单是为了后面的学生,也是为了许多考了许多年考不上的学子。”

    信一发出,快马加鞭的排版打印发送至全大清。

    许多头发苍白的学子看见报纸后抱着痛哭了一场后拿着钱去了当地的官府报名。

    信上说了建学校前要先看看报名人数,让大家积极踊跃的去官府报名,这次的学校包吃包住,有食堂有宿舍,只需要交一部分很少的钱就可以。家途遥远的学校可以选择住校,不遥远的学生也可以住在家里。

    “是以言之者欲达于言辞之尽致,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这份信越传越远,刊登的报纸卖断了好几次,江南和京城两处地方加紧加印,打印机都快冒火了。

    后世谈到此事的时候,说“科举改革”是中国高考的第一步,也是义乌教育的第一步,虽没有让男女平等读书贯彻,但给钱贫困学子读书的时候已经完成了历史性的改变。

    康熙下令用国库办学校的事一经发出,户部就来哭穷了。

    不是想阻止学校的发展,也不是想让大清不好,只是,万岁爷,咱们国库没钱啦!

    新上任的户部尚书嘴巴急的冒了几个大泡,来不及新官上任三把火,就被康熙的消息惊的扑灭了火。

    “上次日本的赔偿……”

    “已经建了船政局,织布厂,印刷厂,京城大学的扩建……”户部尚书掰着手指头一点点的算账。

    “常泰带回来的金子……”

    “已经一大半都投入的海军的训练……”户部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