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小掌柜: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民国小掌柜》 110-120(第3/12页)

捐赠三千件冬衣,五百件被褥一事,以极为高调的方式,被刊登在符城日报的版面上。

    除此之外,版面上,赫然还有长宁街上其他家绸缎铺、酒楼的捐赠明细,便是连店铺名称,老板姓名,都刊载得清清楚楚。

    “嚯!没想到咱们长宁街上,有这般多血性的老板、掌柜!数目如此之多的冬衣,咱们符城百姓有福了啊!”

    “可不是!那些穷苦百姓,今年可算是能够过一个暖冬了!”

    “功德无量,功德无量啊!”

    方庆遥也看了今日的报纸。

    他往厨房去的一路,没少听客人们谈论起今日符城版面上刊登的这则捐赠新闻。

    方庆遥匆匆走至厨房,他将在捏团子的阿笙给拉到一边,眼神难掩兴奋地道:“阿笙,你快告诉爹爹!你究竟是如何办到的?!”

    阿笙究竟是如何说服的长宁街上那些个“千年狐狸”同意这一回的“大出血”的?

    第113章 高调见报

    商人逐利。

    凡同利益相关,那些商人便会像是那嗅到了蜜香的蜂蝶,趋之若鹜。

    除此之外,世人大都爱出风头。

    阿笙恰恰是利用了这两点。

    如今世事不稳,百姓对时局也便格外关注。符城偏安一隅,消息流通慢,若是真有个什么变故,等消息传回符城,怕是晚了。

    于是报纸便是当地百姓了解时局的重要媒介。

    无论是茶馆还是酒楼,总是能够见到低头看报的人。

    报纸除却登载重要消息,他还能刊登广告。

    只是对于长宁街上的众多掌柜、老板们而言,大都做的熟人生意,且在这些掌柜、老板们的认知中,在报纸上刊登广告,那是像繁城、北城那样的大老板才会做的事。

    听说投一个广告,价格可不低哩!

    谁的钱还能是大风刮来不成?

    “孙伯、赵叔、萧叔……我知晓大家伙做的大都是熟人生意。咱也不是说,这广告一刊登,就给咱们生意吸引多少新客。

    只不过,各位叔伯可有想过?这做善事登报,那可是扬名的事!我问过咱们符城日报的梁编辑,平日里有老板要是想要在日报登个版面的广告,价格可不低。

    可咱们这回,是以善事见报。到时,符城日报会对咱们捐赠的数量进行登报不说,等到正式发放物资那日,还会有记者专门来现场采访。到时候几位叔伯的照片,定然会刊登在日报上。”

    人们都与新鲜事物,总是难免起好奇之心。

    几位掌柜、老板当中,还是有人对于登报这件事好奇的,只是听说得出钱捐赠什么冬衣、被褥的,这花钱的事情,谁听谁犹豫。

    可一听说物资发放那日,会有记者专门来现场采访,还会将他们的照片刊登在报纸上,便当下有些心动。

    这能上报的,除却一些宵小之徒,可都是一些名人啊,伟人啊!

    他们这一上报,那岂不是符城妇孺皆知啦?

    好家伙,这可太显名声了!

    阿笙打小便特别能识人观色,一瞧有掌柜的眼露犹豫,便继续比划着,“捐赠符城日报可是销往全国的,便是北城、繁市地方的报社,都会进行转载刊登。

    介时,几位叔伯同店铺可就不是在咱们符城显名,这名声,可是会传到全国去呢!介时外地经过的客商若是经过咱们符城,兴许也会打咱们店铺看一眼,前来订货,那咱们生意,岂不是做到全国去啦?

    各位叔伯细细想想,可是这个道理?”

    喔,是,是!!

    他们买过繁市、北城的报纸,的确见两地转载过符城日报的新闻。

    这么说……他们只要捐些钱,就……就能在全国的父老乡亲面前高调地露个脸了?

    阿笙的那句,介时见报,难保会有外商途径符城,便前来他们店里进货。

    在外做生意的,有几个不想要名声?

    这有了名声,这口碑一传十十传百得,还愁没生意做呐?

    孙掌柜早年是剃头匠出身,全靠娶了郑记食铺的寡妇郑采荷日子才渐渐地好起来。

    这位孙掌柜对钱财向来看重一些,但见他喝着茶,“阿笙啊,孙伯伯多嘴问一句,现在你你善事名单里头,都有谁啊?”

    “二爷、胡队,还有济和堂的马大夫……唔,我想想……人数实在有些多,我这一下子有些记不住。”

    “胡队明白,到底是在巡捕房工作嘛,总得给咱们百姓起个头。至于马大夫,他同你爹爹一样,早就是咱们长宁街上人尽皆知的大善人了。

    这,这谢二爷图什么呐?图名声?”

    这些人自己奔着名声去,便不会想到,这世间,总有人不为名,只为对得起自己那颗赤诚的心。

    阿笙摇头,“这我便不知了。”

    在坐的其他掌柜道:“哎,瞧你这话问的,这出名的机会,谁不要啊?”

    有人打听:“二爷捐多少啊?”

    阿笙竖起一根手指头。

    有人猜测:“一百件冬衣?”

    阿笙点点头。

    这个数量,是他同二爷商量好的。

    二爷要是带头一下子捐赠太多,会给其他人压力,反而不容易成事。

    “这二爷捐得也不多嘛。”

    “那我捐两百吧。”

    “两百五不好听。我捐三百!”

    “那我三百五十件!!”

    这见报的事,谁想落于人后呐?

    若是捐赠的数目太磕碜,不好看不说,难免遭人奚笑。

    这见报本是一件出风头的事,到时候可就变成倒霉事一桩了。

    …

    于是乎,也便有了今日的见报。

    所不同的是,后头二爷竟一口气捐赠了三千件冬衣,五百件被褥。

    不仅如此,二爷还说服了符城商会的众多大老板,参与了这次捐赠。

    声势之浩大,是始料未及的。

    他也是今早在看见报纸之后,才终于明白,二爷那日在办公室同他所说的——

    “好,我答应你。替你演好这一出开场戏。不仅如此,我还给你送上几副锣,几面鼓。让你这出戏,唱得热热闹闹,博一个满堂彩。”

    这句话背后真正的含义同分量。

    …

    阿笙将那日他去游说几位掌柜的、老板的事,捡了大致的,比划给爹爹瞧。

    阿笙比划的时间有点长,这会儿厨房恰好不那么忙,大家伙今,便纷纷围上前。

    乔德福也在上,瞧见阿笙的比划,当师傅的激动地揉了揉爱徒的头,“阿笙,你这脑子,可真是好使啊!”

    方庆遥矜持地微一抬下巴,“那是,你们也不看看,是谁生的。这孩子随我,这聪明劲啊,是真没话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