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地府日常: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大秦地府日常》 40-50(第11/49页)


    李斯:???

    李斯未曾料想被大王召见后,上来就问的是这种问题。

    这让他怎么回答?

    李斯在纠结是如实说,还是替自己美言两句。

    然后就听见扶苏告诉他:

    “其实我与相邦早就听闻了韩非大名,相邦一直都很欣赏韩先生。”

    说着还用一副“怎么偏偏来的是你,不是你师兄”的眼神,惋惜地看着李斯。

    李斯:……

    李斯心里警铃大作。

    不是吧?他之前怂恿相邦把秦王踹了自己当秦王,结果搞半天秦王和相邦都想着把他踹了换韩非当客卿?

    李斯有种命运不会放过任何人的感觉,都怪他之前对王上不敬,现在报应来了。

    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李斯不得不绞尽脑汁地想办法劝说王上。

    李斯提醒扶苏:

    “韩非师兄乃韩国公子,一心向韩,恐怕不会事秦。”

    扶苏点头:

    “是呢,所以我和相邦商量过了,决不能让韩非继承韩王之位。”

    韩非虽然是韩国公子,不过并非现任韩王之子。严格算起来,应该是关系比较近的宗室。

    一般情况下,宗室无法继承王位。但总会有非一般的情况,不然秦献公之前也不用遭受那么多波折了。

    扶苏一副煞有介事的模样,好像当真和父亲商量过怎么阻拦韩非继位那般。这看得李斯压力更大了,总觉得地位岌岌可危。

    李斯忧心忡忡地回家去了。

    现在说什么都没用,还是得赶紧立功。有了足够的功勋,才能不怕后来者顶替他的位置。

    太子政围观了扶苏欺负人的全过程。

    已经快十岁的小公子再不像以前那么稚嫩可爱,而是隐隐能看出日后成熟稳重的模样。少年人端坐在那里,眼睁睁看着儿子在使坏,有些无奈。

    太子政劝扶苏:

    “你和仲父既然都说李斯有大才,你怎么还欺负他呢?”

    扶苏却道:

    “他有大才又不妨碍我敲打他一下,你是没见过他以前飘上天的模样,这人就不能给他太多好脸色。”

    接着扶苏又细细说了李斯这人的性格弱点,他容易得意忘形,须得常常敲打才行。

    比方说天下一统后李斯出行的仪仗就曾弄得特别庞大,奢侈又耗费。后来听说引起了始皇帝不满,才赶紧又诚惶诚恐地改了。

    太子政若有所思:

    “原来如此,那他今日经你敲打,应当会回去好好做事了。”

    这些日子李斯因为刚来秦国就得到相邦看重,还一下子就成了客卿,很有些自得。毕竟上一个直接拜为客卿的人,可就是如今的国相秦正。

    再往前,也都是优秀的相邦案例。

    李斯心知相邦和王上是觉得要重用他,他迟早能一步登天成为新一任相邦。若换成一个性格谦逊谨慎的人倒还好,偏偏他不是那样的人,自然就飘了。

    扶苏还说呢:

    “客卿又没规定只能有一人,等蒙毅长大一些,我也给他封个客卿。”

    这样李斯就会发现,他的竞争者不仅有没影的韩非,还有蒙毅等不少人。等李斯当真能升任相邦的时候,一口气封左右二相,坚决掐灭这家伙飘起来的机会。

    太子政:……

    太子政提醒:

    “你不是说蒙毅要封郎中令的吗?”

    扶苏点头:

    “这不影响,另一个相邦会是王绾。”

    太子政顿了顿:

    “吕不韦呢?他等着补仲父的缺,等了很久了。”

    扶苏笑吟吟地说:

    “他啊,他就继续当商务部的长官吧。比起为相,我觉得他更适合替大秦赚钱。”

    反正吕不韦也不敢有什么异议。

    楚国和鲁国的战争结束得很快,但赵国和燕国却没那么容易结束,足足持续了好几年。

    刚开始燕国号称拉起了六十万大军的时候,是真的把赵王给吓着了。

    自从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之后,不仅齐国和秦国交好,其实燕国也和秦国交好。燕武成王、燕孝王和燕王喜三代都跟秦国私底下暗通款曲,一起对付赵国。

    秦燕曾频繁以夹击姿态挑起对赵战争。

    这次燕国居然又来攻赵,赵王第一反应就是——肯定又是秦国撺掇的!

    很快,秦国果然派遣白起领兵出征了。

    赵王越发笃信了这一点,甚至都特意调遣兵将去了西边防守秦国。而且因为两线作战容易翻车,赵王就没听太子的撺掇,依然在任用大将廉颇。

    综合考虑之后,赵王到底还是把廉颇派去抵御了西边白起率领的秦军。

    没办法,哪怕燕国军队的人数再多,也比不得一个白起吓人。

    上次赵王就是犯了撤下廉颇的错,让白起这家伙单独面对无力反抗的赵军。这次说什么也不能重蹈覆辙,必须要让廉颇去应付白起。

    至于人多的燕国,说不定燕国是虚张声势呢?谁不知道号称六十万的话,能有五十万都算没吹牛了,更多的时候可能就三十万,甚至更少。

    但在对燕的战场上还需要有一个主将。

    此时的李牧还没有成为赵国的顶梁柱,只是一个在代地专心打匈奴的将领。赵国本土仍有廉颇、庞煖等名将,没到缺人的地步,自然也就无需把李牧提出来重用。

    所以对燕时主将是庞煖,他已经是一位年近八十的老将了。

    庞煖本人在战国时期名声还是极为响亮的。

    自赵武灵王起、侍奉过赵惠文王和如今的赵孝成王,后来太子赵悼襄王继位后,要打燕国却无将才可用。年过八十的庞煖再次复出领兵,打得燕国嗷嗷叫。

    燕王喜果不其然和历史上一样,轻视了这位年迈的老将。

    他问国内的将领:

    “庞煖都七十多了,他又不是白起,难道七十多还能有什么打仗的本领吗?”

    相邦栗腹深以为然:

    “他如何能与白起相比?”

    庞煖曾经的好友剧辛也说:

    “庞煖是个很容易打发的人,不足为惧。”

    当初二人一起为赵武灵王做事,后来燕王喜的高祖父燕昭王铸黄金台招揽贤才,剧辛就跳槽来了燕国。后面帮助燕国变法图强,还曾辅佐燕昭王大破齐国。

    所以剧辛是个很有本事的老将,燕王喜十分信任他的观点。加之他又是庞煖的好友,燕王喜认为他的评价绝对没问题。

    不过燕王喜并没有任命剧辛为将:

    “将军年事已高,还是留在国内颐养天年为好。战场上刀剑无眼,实在危险。”

    庞煖都七十多了,他的好友也没小到哪儿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