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地府日常: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大秦地府日常》 60-70(第24/32页)

   唯一的例外是白起当年攻楚时,屠过楚国的都城郢都。

    后世有些人会拿大秦先王每攻克一座城就会出现“斩首数万”的记载来污蔑秦国也搞屠城,实则不然。

    惠文王时期,「使张仪伐取陕,出其人与魏」,张仪率军夺取陕邑,将城里的魏人归还给了魏国。

    还有什么「魏献安邑,秦出其人,募徙河东赐爵,赦罪人迁之」,意思是魏国献城之后秦国把里面的魏人赶回老家,将本国的罪人赦免、迁徙进去,霸占住此城。

    总之,大秦先王们的策略一般都是抢地自己住,不费那个劲去吸收原本的国人。

    而所谓的斩首数万记载,则完全来自战场上的杀戮。

    大秦军功以首级数量计数,必须要通过斩首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军功。而战场之外的斩杀,是不计入的。

    每次计算军功之前,士兵都要把首级示众三天。不仅是为了威慑敌人,更是为了清点和检查,避免有人用阵亡战友的首级充数或者杀良冒功。

    大秦在授爵方面十分严谨,毕竟这是秦国强国的根基,不能轻忽。

    汉末到底和先秦局势不同。

    先秦时期大家都是异国之人,很多时候其实互相之间并不视为同胞。所以那些将领搞屠杀时,一般也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

    但汉朝一统天下四百多年,汉朝将领还杀自家的百姓,可见有些贵族世家确实没把平民当人看。

    始皇眸色渐冷:

    “无妨,先记下他们做过的事情。”

    这群家伙现在杀人杀得开心,以后总有算账的时候。战场上的拼杀没人管,诛杀平民自该按律惩处。

    不能按秦律治罪也无妨,这不还有汉律吗?

    汉律脱胎于秦律,许多内容是共通的。只不过那群家伙早就不把律法放在眼里了,如今汉律形同虚设。

    既然曹嵩死不死都不影响曹操屠城,那计划就得更改一下了。

    首先要解决今年他屠城的事情。

    这一点可以沿用之前的策略,以秦先生不喜此事为由劝说。不过曹操不一定会听,说不定他就是觉得非得用屠城震慑才行呢?

    扶苏当即提议:

    “阿父,让我去随军吧?”

    涉间恐怕无法劝动曹操,还是得他或者父亲出面。然而父亲需要留在昌邑,正好他是个闲人,不如让他来。

    始皇皱眉不允:

    “太危险了,不行。”

    爱子不能离开他身边,独自在外,还是去战场前线,他不放心。

    这么多年下来,扶苏唯一一次离开他单独出现在战场上,还是当年攻赵的时候。可那时有王翦手握重兵,他才稍稍放心。

    现在大军在曹操手里,万一曹操一怒之下要斩了和他唱反调的扶苏怎么办?

    扶苏据理力争:

    “有涉间将军带亲兵保护我,不会有事的。倘若曹操不肯,我便与将军脱离大军,弃他而去。”

    父子二人都心知肚明,曹操不可能不管不顾对扶苏动手的。哪怕被驳斥了,也顶多是心里不高兴。

    秦正还在昌邑呢,他现在对人家儿子动手了,秦正立刻就能夺取兖州和他打擂台。何况只是劝阻屠城而已,何至于此?

    始皇故意危言耸听,企图把儿子吓唬老实了,奈何小狐狸根本不怕这个。

    始皇面露无奈:

    “乖乖待在朕身边不好吗?”

    便是扶苏和涉间当真领兵随行,曹操非要屠城他们那点兵马也拦不住。除非他们愣是堵在城门口,和曹操叫嚣要屠城先杀我。

    既然过去了也没用,那便没必要去。

    倘若曹操忌惮秦正,涉间再笨口拙舌,他也会乖乖收手。倘若曹操不在乎秦正的想法,那谁去都不好使。

    扶苏却是听得眼前一亮:

    “还是阿父聪明,我可以用死威胁他。我死了,阿父肯定把他兖州抢了。”

    始皇:……

    始皇用力揪住逆子的耳朵:

    “你再说一遍?”

    扶苏瞬间老实下去:

    “我随便说说的,没打算这么做,阿父不要生气。”

    唉,手下兵不够就是这么麻烦。要是阿父的兵马俑大军能拉来,管他曹孟德怎么想的呢,直接给他全都镇压了。

    到最后扶苏也没能说服父亲放他出门。

    涉间领命离开时,只带上了一位颍川来的大才赵俨。

    赵俨表示曹公和文若迟早会知道昌邑来了几个颍川人才,如果谁都不去见曹操只会引起曹操的怀疑。

    既然涉间将军嘴拙,需要有个人替他开口劝解曹公不行屠城之事,不如就从他们这批人里选一个过去。

    始皇认为很有道理,飞速决定好了人选。这样一来,就彻底掐死了扶苏跑出去浪的借口。

    颍川的大才不愧是大才。

    刚到曹操身边,就出谋划策立下功勋,很快得到了曹操的看重。

    荀彧见友人这么尽心辅佐曹操,虽然还是觉得哪里怪怪的。但询问过好友为何突然改变主意来投奔曹操之后,得到的答复又很合理,到底还是没再过多质疑。

    赵俨的解释是:

    “最近袁术袁公路有招揽我等之意,他掌控豫州,颍川又在豫州治下,实在不好推脱。然我等听闻文若你正辅佐曹公与袁公路对战,怎好去协助他们对付你呢?”

    一边是自己看不上的袁术,不想接受对方的招揽。偏偏袁术性子嚣张不管不顾,死缠烂打个没完,袁家又不好应付,不如干脆躲出去得了。

    另一边和袁术为敌的是自己的好友,哪怕战场上好友各为其主是很正常的事,他们也觉得没必要为了一个袁术做出这种抉择。

    袁术还不配。

    赵俨又说自己之前没答应征辟,是在考察曹操。如今见曹操表现不错,像是良主的模样,又有这一契机,便干脆过来了。

    逻辑非常完美,荀彧被说服了。

    主要是袁术确实眼馋颍川的人才,经常派人隔一段时间就跑去颍川一趟。哪怕荀彧去调查,也不会查出不对劲来。

    曹操就没想那么多了。

    谁没事会怀疑无主的大才主动来投奔是其中有诈?这又不是有主的大才背住投敌了,何况还有荀彧这层关系在。

    今年开春曹操就转战陈留郡去了,没有继续和陶谦干架。

    袁术联络了一堆人,声势浩大地要围剿袁绍和曹操。看起来花团锦簇,可袁绍也不是个任打任骂不还手的傻子。

    所以袁绍反手也挑拨了更南边的刘表。

    袁术的豫州夹在曹操的兖州和刘表的荆州之间,袁术想搞南北夹击对付他袁绍,那他袁绍自然也可以搞南北夹击对付你袁术。

    ——袁术和刘表早有旧怨。

    袁术霸占了荆州极为富庶的南阳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