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大秦地府日常》 70-80(第16/31页)
图借此消耗掉双方的有生力量。
可惜刘表也不傻,故意和他推脱。两边互相拉扯,谁也没能讨到好。
等到打完仗一算,荆州和益州都耗费了不少钱粮。没人吃亏,也没人占便宜。
但益州毕竟生的是内乱,这就代表刘璋手下的兵力本身就是不充足的。若非荆州兵远道而来,两边就要形成巨大的差距了。
如今差距不多,可架不住荆州可以不断提供支援啊。
刘表一看时机到了:
“调转马头!给我去打刘璋!”
辛辛苦苦这么久,为的就是这一天。
外头的袁术也太不经打了,先被曹操打了一波抱头鼠窜,又被已经当上扬州刺史的孙策打了一波丢盔弃甲。
短短一年不到,袁术就快无了。
眼看着袁术这里已经没有了油水可捞,刘表也没办法。他本来还想留点兵力看能不能去扬州蹭点好处,现在只能一股脑投入到益州的战局之中。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屯兵在入蜀要道的直隶军队早就悄无声息地拿下了益州北部。趁着两个刘氏宗亲互殴的时机,正要大军压境包抄过来。
面对刘协,扶苏的说辞是:
“益州战乱已经平定,但荆州刺史有兼并益州的野心。刘璋不能敌,我等须得出兵支援他。”
刘协疲惫地叹气:
“朕就知道,朕就知道外头这些诸侯没几个是好的。之前刘表那么听话,就像起初的袁绍一样听话,朕便怀疑他是不是也和袁绍那般,其实另有打算。”
如今一看,果然如此。
扶苏微微颔首:
“所以这在外头拥兵自重的诸侯,还是得有一个算一个,全部撤换了。换成朝中派去的人,必然不会再出现这样的问题。”
刘协想起这些年在他身边不离不弃的老臣们,深以为然。比起外头那些诸侯,确实是这些臣子更加忠心。
比如之前惨死的马日磾,听闻就是因不肯投靠袁术,一心向朝廷,才呕血而亡的。
刘协越是长大,越觉得朝堂水深。就自己这点能耐,什么都管不好,他现在一看到奏章就觉得头晕目眩。
只好抓着扶苏的手托付道:
“这些事情都得你们费心了,新的刺史人选朕没有头绪。”
扶苏做出于心不忍的模样:
“陛下还年幼,才会学得吃力,等日后就好了。”
刘协摇头:
“你不要哄朕了,朕自己知道自己的能耐。等过两年朕有了太子,好好培养还靠谱一些。”
别看刘协才十五岁,其实早在数年前他就已经有后妃了。当时还是董卓当政,不过那会儿他还是个孩童,也就是走个流程。
总之刘协如今年纪还小,太子估计得再等等。
扶苏告别刘协后,回去和父亲商议:
“如今凉州的马腾韩遂、并州的公孙瓒、扬州的孙策,都已经被我等收服。益州即将归顺,交州那边不必烦忧,只剩中原几州了。”
别看荆州被益州消耗了不少兵力,实则不会影响刘表在荆州的地位。所以要拿下荆州,还得再布局一番。
始皇早有打算:
“刘表这边不急,等过几年他病逝,自然可以由朝廷更换刺史人选。倒是幽州刘虞那边,需要细细打算。”
这天下间的诸侯里,像袁绍曹操之流反而好搞定。因为他们只是臣子,不像姓刘的全是汉室宗亲。
臣子就有拉拢收服的可能性,所以宁愿他们做刺史。宗亲却很难拉拢,一旦始皇称帝,必然会联手反抗。
好在如今各地只剩下这么几个当上州牧的宗亲了,可以逐个击破。
始皇想起韩遂和马腾挤在一起,一山难容二虎,他们迟早会生出矛盾来。若能将幽州收回来,交给其中一人,倒也不错。
先这么着,等日后像马韩这样动不动就造反的家伙,当然得撤换掉。撤换他们的时候可以顺势把十三洲的划分撤了,恢复大秦的四十八郡格局。
扶苏毫不意外地笑了笑。
扶苏:我就知道阿父看不惯这个州。
一个州牧坐拥好几个郡,汉朝还把秦朝的郡划得七零八落。光汉初就有六十多个郡了,后头加上各种封国更是乱七八糟。
别说始皇了,扶苏看得都觉得碍眼。
还有刘氏宗亲的封国,全得一并撤了。搞什么分封,把土地封得四分五裂,实在讨厌。
第76章 贾诩:???这难道怪我?
刘虞在幽州干得很好,随意撤职肯定是不行的,会引起幽州黎庶的反抗。但是想把刘虞调走倒也不难,只要找个合适的借口就行。
比如,刘虞将幽州治理得不错,如今幽州已经不需要刘虞费心了。但豫州却民生涂炭,急需刘使君相助。
刘使君如此能干,不如过来关怀一下饱受欺凌的豫州百姓吧?
朝廷一纸调令,对刘虞委以重任,将他派去了豫州。
刘虞没什么自立的野心,就想老老实实当个地方长官。他忠贞仁慈,是个极好用的工具人,唯一可惜的是他是汉室宗亲。
这样的人才,如果不是老刘家血脉,始皇和扶苏肯定会拉拢的。
对于皇帝把自己调走这件事,刘虞愣了愣就接受了。他也听说了豫州的乱象,知道小皇帝身边确实没多少信得过的人,可能真是没办法才重用他的。
朝中那些臣子看似忠心,可这种事情谁又说得好呢。
刘虞离开幽州之前,面对来送别的百姓还温声安抚了几句。告诉他们自己只是去解救豫州黎庶,朝廷会新派一个刺史过来,肯定不叫公孙瓒回来。
众人有些担忧:
“新来的刺史会和使君一般仁爱吗?”
刘虞想想秦司徒的风评,认为对方应该不会任由皇帝派个不靠谱的刺史过来接手幽州。而且皇帝既然让他去豫州,显然也是个对万民还算上心的性子。
所以刘虞笃定地说:
“新来的刺史定然不是坏人,诸位请放心。”
刘虞走得早些,他离开之后过了两日,新任刺史才抵达。一起抵达的还有朝廷任命的幽州别驾,贾诩。
贾诩之前为了自保跟着李傕郭汜反攻长安,而后便在长安当上了和事佬。日常工作就是缓和郭汜、李傕和樊稠之间的矛盾,维持住岌岌可危的联盟。
顺便寻机离开,毕竟谁都知道这群人的政权维持不了多久。
原本公元194年时贾诩母亲过世,他会以此为借口辞官。结果不幸的在于这一年遭遇了秦正反攻直隶,贾诩就没能逃掉,被一并捉住了。
作为献计导致皇帝被郭李挟持的罪魁祸首,贾诩必须得戴罪立功,不然他的下场不会比郭李好到哪里去。
而贾诩偏偏又是个聪明人。
聪明人,自然看出了秦正的烦忧所在。比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