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地府日常: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大秦地府日常》 70-80(第8/31页)

门,车马已经准备好了。随行护卫的是超级能打的吕大将军,还有沉稳持重一看就很靠谱的蒙英将军。

    刘协记得吕布,当初就是吕布替他除去了董卓。可惜吕布斗不过王允,不仅被王允排挤得根本见不着皇帝的面,后来还遭到部下的背叛,导致郭李攻入了长安。

    从王允到郭李,全都在说吕布坏话。各种叙说此人如何如何不服管教,怎么怎么背信弃义。

    一开始刘协还会相信,但随着这几人自己不干好事,刘协就逆反了。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敌人讨厌的肯定是好人。而且吕将军还跟着秦司徒一起解救了他,这是吕将军第二次解救他了。

    刘协于是对吕布观感极佳,亲切地和吕布打了声招呼:

    “温侯!许久不见了!”

    吕布有点意外这个小皇帝对他这么友善,难得给了个好脸色,抱拳行礼口称见过陛下。

    刘协顿时确定了,吕布果然是个忠耿臣子。

    这次始皇入长安后,除却扶苏被封了九卿之一,其他人也各有斩获。

    吕布的官职没什么好加的,之前和王允分庭抗礼的时候就已经大权在握了。虽然后来郭李撤了他的封赏,不过现在已经恢复,要再加封也只能加些食邑户数。

    然而大汉如今连州郡都管不了,还给人封地呢。封再多也只是面上好听,能正经拿到封地上贡的税粮的,屈指可数。

    其他将军也被加封了一些军中官职,表现格外好的还增设了食邑。

    始皇带来的谋臣们则被填充进了各个官署之中。

    正好经过董卓一党的摧残,官署十个职位里少说也空了五个。只有人不够的,没有官职不够分的。

    三公便以皇帝的名义广发征召,邀请各地的大才入京任职。已经有主公的不管,主要是面向那些隐居避世的人才。

    不过暂且愿意过来的人不多。

    秦正刚刚平定直隶的乱象,谁也不知道太平能持续多久。

    而且秦正是刚冒出来的,无论是能力还是他的人品,都得打个问号。万一这人是董卓二号,他们这个时候过去投诚岂不是羊入虎口?

    暂且观望一番吧。

    就连颍川士族都没动,因为颍川的世家们基本都各自有一个族人去了秦正身边。世家永远不会押宝在一人身上,所以其他子弟自然各有去处。

    只要每个势力身边都有自家人就行,没必要一股脑都去一个地方。

    荀氏原本是无人前来的,荀家长辈都来询问荀彧是否要派一名子弟过去了。结果没等他们商量出结果,荀家那个游离在外的荀攸已经在洛阳领了尚书令。

    荀彧有些讶异:

    “公达何时去的直隶?”

    之前荀攸密谋刺杀董卓,和众人商议说现在杀了董卓,我等就可以效仿齐桓公、晋文公那样挟天子以令诸侯,成就一番霸业。

    可惜被董卓提前识破,一群人全部下狱了。毕竟大汉有个“密谋就必定会败露”的debuff在,无人幸免。

    入狱没多久,董卓就被杀了。荀攸得以释放,之后他就弃官返乡。

    之后荀攸的行程十分飘忽,先是被征召升迁为任城相,没去赴任。后来又自请去当蜀郡太守,结果道路不通没去成,就一直在荆州待着。

    ——道路不通是因为刘焉要在巴蜀当土皇帝,让人把入蜀的路都封了。

    如今听闻直隶的变故后,又收到了赵俨等人的来信。思索良久,还是选择亲自前来一看,结果来了就走不脱了。

    荀攸有大志向,不是荀彧那种循规蹈矩的臣下。他野心勃勃,正适合加入造反小团体,所以赵俨极力劝说他前来。

    此前颍川遭逢大难时,颍川士族纷纷选择迁居避祸。其中赵俨起初就是去的荆州,还在那里待了不少时间。

    赵俨在荆州结识了和他同为颍川四大名士之一的杜袭,还有他们的同乡繁钦,三人因此结为莫逆之交。

    后来回颍川,三人也是结伴回来的,并被一起打包捉来了始皇身边。

    赵俨想起来自己在荆州时还结识过荀攸,虽然双方关系没有那么好,但有荀彧这层关系在,也不是不能拉拢。

    荀攸来了之后才知道他叔父荀彧没留在洛阳,而是继续担任兖州的官职。

    虽然是被骗来的,不过问题不大。

    荀攸直接提议:

    “曹操已经拿下徐州了,不可让其一人占据两州之地。主公既已许诺将兖州还给曹操,不如干脆将我叔父封为兖州刺史。”

    言下之意荀彧和曹操是一伙的,兖州刺史交给荀彧担任,也算是变相地还给了曹操,他们不曾食言。

    至于之后曹操会不会因此对荀彧生出什么猜忌来,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

    ——戏志才已经跟着秦正跑了,难保荀彧是不是也改投了他主。倘若曹操对荀彧不够信任,此举就是阳谋离间。

    众人不由侧目:

    “公达,那可是你亲叔父。”

    荀攸老神在在:

    “我这是为叔父好,叔父跟着那曹孟德能有什么前途?自然还是得早日入主公麾下为妙。”

    他家叔父就是太重感情了,对曹操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不肯背弃曹操而去。所以不如让曹操先伤他的心,这样才能把人拉拢过来。

    荀攸认为,家族选择多方押宝的行为算不上错。但前提是各方诸侯实力相当,无法确定最后花落谁家。

    如今眼看着秦正不可能输,那当然应该在秦正身边多下注,而不是到处留后手、反而惹得秦正不满。

    始皇最终采纳了荀攸的建议。

    于是很快,荀彧和曹操分别领了兖州和徐州的刺史之职。他们私底下怎么交流的,洛阳这里就没多管了。

    现在摆在面前最要紧的是蝗灾。

    今年春季曹操亲眷遭受陶谦部下的袭击,随后初夏时节曹操就出征了。这期间三辅之地大旱,自四月至七月都无雨。

    三辅之地就是直隶西部。

    因为三个月的大旱,粮食产量受到极大的影响。

    越是接近秋季的时候,庶民家中越没有余粮,前一年的存粮基本消耗殆尽。大家都等着新一年的粮食补上,结果一场大旱化为乌有。

    而且夏季的大旱一般携带着高温,导致三辅之地的黎庶连进山找吃的都很困难。树木枯晒而死,旱灾发生之地又是自然环境不太好的黄土高原西部。

    总之重重困境叠加,在历史上就出现了“人相食啖,白骨委积”的惨状。

    当时郭李当政,他们手中握着郿坞大量存粮,可是指望他们救灾那是做梦。郭李只会自己掌控着粮草,绝不分出一丝一毫。

    三辅的旱灾带来的恶劣影响是深远的。

    不仅是当地人口锐减,还引发了遮天蔽日的蝗灾。蝗虫群自西部高原而下,一路侵袭了直隶、兖州、冀州等地。

    当时曹操正和吕布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