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地府日常: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大秦地府日常》 90-100(第30/35页)

  长公子微愣。

    他第一次应对这样的考教,他爹以前遇到事情就直接自己做决定了。既不会耐心教导儿子,也懒得和儿子废话那么多。

    在嬴政看来,这么简单的东西,朕的儿子不是应该一看就会吗?还需要教?滚回去自己反思。

    扶苏却已经习以为常地回答起来:

    “我刚刚已经说了啊,用拖延法。金太宗还活着,所以现在不能换皇帝。但是可以立个临时的继承人,代太宗监国。”

    正好金国不爱立太子,喜欢搞什么谙班勃极烈。

    这个职位是高级官员,负责统治国家。名义上,这人不是太子,但又拥有监国的大权。

    这就很适合现在拿出来搪塞他们。

    回头想废对方时,一句“谙班勃极烈又不是太子”,就能占据先机。

    完颜宗磐还是聪明的话,最好不要展露出自己的野心。敌人太多也太强,和他们对上没有好处。

    放眼望去,敌人全是太祖一脉的。和他们对着干,他们绝对会先联手弄死你这个外人。

    倒不如做出完全无心皇位的姿态,积极端水,不插手他们的争夺。谁当上谙班勃极烈就支持谁,只认职位不认人,暗示大家无论你们谁上位我都会是个最好的臣子。

    等太祖一脉掐得你死我活不剩几个,再动手收拾掉他们。

    毕竟阿骨打才死没几年,金太宗在朝中也没有积累到足够的势力,能支持儿子打压下所有太祖之子。朝中老人还是怀念阿骨打的,自然会更偏向阿骨打之子。

    不等他们自相残杀到残局,你还想上位?想什么美事呢。

    扶苏其实不太理解:

    “阿骨打怎么把皇位传给弟弟了?”

    当时金太宗也都四十多快五十了,而他的嫡长子还活着。嫡长子又不是什么幼子,那会儿他儿子都出生五年了。

    金国皇位更替也就是三年前的事情,离得不远。

    始皇回忆了一下:

    “嫡长子似乎是在1121年时,于战争中受了伤。三年后死去,当时金太宗继位刚一年。”

    记载是这样的,看起来好像是因为受伤的缘故缠绵病榻,所以阿骨打只能被迫放弃儿子。毕竟那会儿辽国危在旦夕,灭辽大业不能因此耽搁。

    但是,什么伤缠绵病榻了三年才死?还恰好在金太宗继位之后没多久就死了?

    这人伤的时机很恰好,死的时机更恰好。阿骨打死的时候成年儿子不少,偏找个老头继位,说没点猫腻真的很难让人相信。

    说起来,宋太祖也是死的时候有成年儿子,结果皇位到了弟弟手里。

    嬴政冷笑一声:

    “兄终弟及,蛮人习俗。”

    这种继承方式最早出自北方游牧族群,而且是非常早期的继承方式。中原其实也出现过,是在周朝之前。

    周以后,因为殷商苦其久矣,就被摒弃了。诸侯国里也只有少数几国会如此行事,比如宋国,而宋国是很出名的殷商后人。

    中原各国乃至中原王朝,一向都是非常鄙夷这种继承方式的。

    因为许多北方族群在兄终弟及的同时,继承的不仅有首领之位,甚至还有他们的妻妾等,显得十分野蛮。

    大部分王朝即便出现了兄终弟及,也不是明文列入继承原则中的,而是由于政变才导致的意外情况。

    像宋太宗那样堂而皇之地对外宣称自家就是要搞兄终弟及,在嬴政等皇帝看来堪称脑残。

    他也就是运气好,宋太祖一脉没出现什么狠人。不然压根等不到宋真宗上位,就得有人拿这个发动政变,重新把皇位抢回去。

    扶苏托腮想了想:

    “赵光义运气是挺不错的,不然高梁河之战还能叫他逃脱?”

    赶着驴车甩开了金国骑兵的追击,这大概是驴子这个族群最高光的一次了。

    突然发现长公子许久没说话了。

    扶苏扭头一看,他阿兄正在沉思什么。身边还有一个小豆丁,也在皱着脸沉思。

    扶苏就逗了一下小孩:

    “你能听懂吗?”

    嬴桥松点头:

    “能听懂一点点。”

    扶苏于是学着阿父考教孩子的模样问:

    “听懂了什么?”

    嬴桥松答:

    “兄终弟及不行,还是得用嫡长子继承制。大一统王朝要求稳为上,不能自己给自己埋祸端。”

    扶苏还算满意:

    “嫡长子制度稳定,且容错率高。”

    长子优秀的时候,最好不过。立不立后都行,毕竟长子第一顺位,立后会更稳妥一些。

    而长子不够优秀时,把优秀的儿子生母立为皇后。这样看重的儿子就越过长子成为了嫡长子,存在一定的可操作空间。

    唯一麻烦的就是万一自己英年早逝,可能会导致幼主临朝。

    但没有哪种制度是万无一失的。

    要么选择稳定的继承方式,要么选择稳定的朝纲。

    有能力的君主宁愿选择前者也不会选择后者,因为他们有自信,自己选出的辅国重臣不会架空小皇帝,只会尽心辅佐。

    而且有能力的皇帝谁肯把皇位拱手让给弟弟啊!

    反正大一统王朝也没那么容易被人篡位,大不了就让权臣掌控一段时间的权柄。顶多过个几十年,总会有其他皇室成员把他拉下来的。

    扶苏给小桥松分析了一下这个心态。

    桥松听得目瞪口呆。

    长公子本来还沉浸在之前的思索里,学习扶苏的解题思路。结果被这段惊出来了,一时有些无言。

    这种“反正我要把皇位传给我儿子,至于传完之后留下多少隐患我不管,哪怕丢了皇位也是我儿孙丢的,跟我没关系”的心态,实在让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长公子下意识去看始皇,梓桑这个想法真的没问题吗?

    嬴政也被呛着了,好悬没有失态。

    始皇用“这很正常”的语气安抚道:

    “阿苏当久了皇帝比较任性。”

    左右扶苏能力强,即便当真遇到幼主临朝的情况,他看重的臣子也必然靠谱。大秦又不会真的因此灭亡,不必在意。

    嬴政:……

    长公子:……

    刘彻从窗户那边探出了一个脑袋:

    “朕好像隐约听见谁在骂朕。”

    扶苏亲切友好地告诉他:

    “你听错了,你这么敏感,是不是因为心虚?”

    刘彻半信半疑:

    “朕分明听到了你们在说继承人年幼还非要让儿子继位,挑的辅国重臣大权在握,架空皇帝。”

    这不就是在点他吗?

    扶苏面不改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