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地府日常: 180-19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大秦地府日常》 180-190(第27/79页)

不会只开放这么一点地方。以后别的地方也会陆续开放,到时候供销社就会大批量关门。

    没了供销社,他们厂子的货往哪儿卖呢?

    当然是百货商场了。

    厂长缓缓说道:

    “这件事也不急,各地的供销社关门也要等上好几年。”

    扶苏顿时笑了:

    “你现在觉得不用急着和百货商场联络,等以后你想联络的时候,可就不是现在这个价格了。”

    到那会儿,百货商场的柜台已经被其他厂子的服装占满了,你凭什么挤进去呢?

    何况到那时,供销社有的商品在百货商场可没那么受欢迎,人家商场本来就不乐意进货,你就更难入驻了。

    哪怕你是民营的。

    扶苏喝了口茶:

    “几年之后,民营厂子越来越多,大家也不会再管是不是应该避开别人生产其他产品了。届时你想入驻,就得把价格压得更低,而其他人因为和百货商场长期合作,可以继续沿用之前的高价。”

    厂长不得不承认,扶苏说的有道理。

    厂长脸色凝重:

    “教授,我还有一件事有些困扰。”

    扶苏示意他说。

    厂长便说了:

    “以后民营厂子越来越多,我们厂子不再占尽先机,要怎么才能保证一直盈利,不像国营厂子一样被拍死在沙滩上呢?”

    连国营厂子都有可能倒闭,他这个自负盈亏的民营厂子只会更容易出事,他可没那么大的自信心。

    厂长其实之前没想过供销社也会倒,他想着只要有供销社在,他就能靠着关系一直卖出货去。

    现在他发现,他有关系归有关系。这些关系是政界的,不是商界的,能给他提供的帮助是有限的。

    扶苏却压低声音告诉他:

    “错了,正是政界的关系才更有用。”

    提前了解到即将施行的政策,不知道是多少生意人梦寐以求的优势,趁着风口赚钱才是最容易的。

    大不了每次都只赚一笔就把厂子转手跑路,以后是赔是赚都和自己没关系。金融圈多是这种操作,不贪心,就赚那一笔,赚完抛售,这样跳水杀价就永远追不上自己。

    厂长一愣:

    “可是未来能有什么政策和我的厂子有关系?”

    扶苏便举个例子:

    “如果我们国家要举办什么国际活动,你能提前得到消息,是不是可以提前制作一批相关的文化衫?”

    文化衫就是在短袖T恤上印图案和文字。

    国际活动会吸引人大批量前往举办地,就可以把相关的商品销售到那边去。过去的游客会很乐意买一个譬如印了“某某欢迎您”又或者印了活动logo的文化衫,作为纪念品。

    纪念品还能拿回去和亲友吹嘘呢,销量肯定非常。

    扶苏就觉得,厦门现在来了这么多人,去火车站卖“厦门欢迎你”的文化衫还能卖不出去?

    别说来厦门的人了,坐火车路过经停厦门的,都得临时下车,趁着停靠时间买一件,带回去也好跟家里人说说自己曾经路过厦门过。

    这可是传说中的经济特区唉!

    厂长茅塞顿开:

    “原来这样的消息也能成为商机。”

    他彻底信了扶苏能帮他捏准消费者偏好了。

    厂长越听越兴奋:

    “但是去火车站卖东西的话,就和百货商场没什么关系了。是不是还要派人去那边摆摊?或者租赁一个附近的铺子?”

    扶苏说没必要:

    “我们现阶段为了走量,最好还是专注生产。销售只进行大宗销售,至少五十件起卖,不然占用的精力就太多了。”

    这又不是互联网时代,大家受够了中间商赚差价,追求厂家直销。

    扶苏的意思是,厂长可以找家里闲着的亲戚去卖。等别人看到有人卖这个卖得特别好,就会心动,到时候就介绍他们过来厂子里拿货。

    这就是批发。

    一件件卖费劲,批发就很省力了。批发还能靠走量赚钱,哪怕薄利也不会亏本。

    扶苏意味深长:

    “如果有越来越多外地来的人进货,你就可以多出一些其他城市的文化衫。他们带到他们那边去卖,你的生意就不只在厦门做了。”

    厂长有些期待:

    “是这个道理!只要我一直掌握风口,我赔不了的!”

    扶苏接着说起品牌打造,举例了大友谊和万紫千红这几个全国各地耳熟能详的牌子,然后表示厂子也可以这么搞。

    先靠着在全国供销社的铺货把品牌名气打出去,以后别人来厦门进货,一听文化衫也是你们家的,肯定先倾向于进你家的货。

    进了货的人回去售卖,也能在卖的时候和买家说这是哪个哪个牌子的衣服,供销社里都见过的吧?

    靠着品牌效应,肯定卖得更好,品质有保障。而随着摊贩大量零售,时间长了,供销社就算倒了,牌子也立住了,以后再出新品也不怕没人买单。

    同样的质量和价格,大家当然会买你家的东西,毕竟熟悉。

    趁着市场空白抢占了,就可以扩大厂子规模。

    首都那边过来进货很麻烦对不对?那就去那边开个分厂,专管华北的销售。东北那么大片地方,值不值得一个分厂?西南是不是得有个?华中要不要有?

    等国家在国际上影响力上去了,说不定还要专门建厂子往外卖,创造外汇收入呢。

    厂长被扶苏画的一个又一个大饼砸得飘飘然,已经能够想象得到以后厂子的规模越扩越大、分厂在各大城市遍地开花的美好景象了。

    厂长握着扶苏的手上下晃了晃:

    “教授!您真是我的人生导师!不能让您白白指点,这样,您受累在厂子里挂个指导专家的名号,我给您开工资!不,我给您开分红,您拿着咱们厂子的股份,以后您和我们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把厂子办成全国第一的服装厂!”

    扶苏矜持地拒绝了:

    “我只是随便提醒了两句,怎么能拿你们的股份?那太珍贵了,不妥不妥。”

    厂长不由分说:

    “股份你必须得要,走,我们这就去办手续,给您百分之十。您别嫌弃股份少了,毕竟厂子不是我一个人办起来的,分太多我这边就不好做了,我得保证我掌握过半的股份才有足够话语权。”

    这个道理扶苏还是懂的:

    “那是当然,不能影响厂子的正常运转。”

    扶苏回到家的时候,已经从没有工作的穷小子摇身一变成为了富强服装厂的特约专家了,还是手持原始股的那种。

    服装厂品牌名是土了点,但寓意好啊。不仅是厂子富强,也是人民富强,社会富强,国家富强,厂长对这个名字很得意。

    他说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