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地府日常: 230-2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大秦地府日常》 230-240(第42/76页)

国的官方部门构成大致写了下来,递给儿子看。

    桥松看完这才明白父亲为何这么说,很明显张仪是更偏向外交的人才。真复活了也是去担任诸如外交部长这类的职务,而非丞相。

    只不过在当年七国并存的时代,外交有时候比治理内政更重要。所以外交见长的相邦会更吃香,不善外交的相邦反而会显得不够厉害。

    ——除非他擅长变法。

    可大一统王朝就不一样了,外交的重要性开始下滑,治理内政反而成了重中之重。

    冯去疾看起来不显山不露水,好像名气一类的都不是很大,但他在内政治理上几乎没出过疏漏。

    就连王绾也都是同一类型的人才,要不是在分封制和郡县制的站队上出现问题,可不一定能轻易被李斯取而代之。

    桥松后知后觉地发现:

    “祖父偏爱的丞相人选,似乎都是内政见长的?”

    扶苏颔首,夸了他一句还不算太迟钝。

    桥松表示自己学到了。

    李斯那篇振聋发聩的文章横空出世后,大秦内部风气为之一清。紧接着袭来的就是官学上的改革,经由秦稷筛选修改过的新式教科书终于推行向了全国。

    大秦当然没有办法短时间内发展到异世界那样的程度,但是大秦又不着急。这种事情急不来,而大秦有的是时间慢慢发育。

    国民早就习惯了以前的生活,就算不能快速过渡到什么都很便利的社会,也不会有人去闹的。

    因此,大秦可以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下去。稳扎稳打,而不是想着走捷径。

    捷径可没那么好走。

    期间华国也提出过可以支援教育等事业,但都被秦国拒绝了。脱离了诡域之后语言都不通,风俗也迥异,怎么支援?

    对面确实已经有了完善的教育体系,能让“留学生”快速成长起来,花个十几年就能培育出一大批合格的技术性人才。

    可那又如何呢?

    教育是最不能叫别国插手的事情,哪怕人家只教技术也不行。

    双方最好进行有限的交流,各取所需之后就保持距离。两千年的代沟不是说着玩的,彼此也一直都对国民隐瞒这一番外交关系。

    因为他们都不想让国民受对面的社会风气和经济文化影响。

    事实上两边在进行过一些必要的交流之后,后续来往就不多了。华国试探过后发现秦国难以渗透,就放弃了继续做那些未雨绸缪的布局。

    说真的,华国方还挺担心秦国会跑来占领蓝星的。

    毕竟大家都笑称秦始皇看到地盘就想据为己有,把所见之地都纳为大秦领土。哪怕对面抵挡不住自家的热武器威胁,可人家拥有更高一筹的诡异力量。

    诡异的特殊能力多而杂,华国其实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应对。华国至今还没出现乙级觉醒者,大秦却有很多,甚至还有甲级的。

    所以对面其实也挺忌惮他们的。

    扶苏在双方交换到足够的急需品后就果断关闭了两界的联络,彼此各自安好。

    不过让他比较意外的,是华国除了物资交换之外,还提出过想借阅大秦的各类藏书。尤其是那些后来被项羽火烧咸阳宫弄失传的,以及各国的史书。

    大秦方因此去了解了一下蓝星那边的历史学界,顺带着就了解到了考古学界,然后……

    群臣义愤填膺:

    “无耻!大逆不道!竟然挖掘陛下的陵寝!太可恶了!”

    要不是君上没发话,他们就要带兵打过去了。

    秦政看着这群人,只问了一句:

    “你们打得过对面吗?”

    群臣就蔫下去了。

    老秦人还从没感受过这等憋屈,他们是头一次在军事实力上被人吊打。

    太子殿下竟然还笑得出来:

    “憋屈是吗?那就记住你们现在的不甘,不要忘了如今君上遭遇到的屈辱,牢记军队战力的重要性。”

    大一统王朝最怕的便是安定久了,就开始懈怠军事。

    扶苏通读过了从华国那边拿到的史书记载,他发现汉朝之所以能一直保持强盛的军事实力,很大原因是匈奴一直虎视眈眈。

    哪怕到汉末,看似胡人都被打服了。但实际上一有机会还是会跳反,一直在给汉朝制造压力。

    到了唐朝就不同了,民族大融合确实风光无限。四夷无法给李隆基造成太大的压力后,这个人堕落得比谁都快。

    汉朝四百年没出过这么敢高枕无忧的皇帝,唐朝分明在李隆基登基之前还饱受反叛的戎狄骚扰,李隆基就敢放松警惕。

    虽说军队上头没有懈怠练兵,可光军队不懈怠没用,统治者懈怠了比军队懈怠了还要灾难。

    说一个反常识的事情。

    宋朝的军备开支吊打历朝历代,宋朝最出名的三冗问题里有个冗兵。

    他们每年拿着大量钱财去养军队,军队人数非常夸张。但是有什么用呢?大部分军队作战实力很差,就是吃空饷的。

    好不容易出现一些作战强的队伍,又遇到皇帝和高官拉跨。有时候是皇帝想打官员拖后腿,有时候是皇帝和官员一起拖后腿。

    扶苏冷冷地审视着下方众人:

    “诸卿想来也不愿意重蹈两宋覆辙吧?”

    他们大秦很大概率不会削减军队开支,但是就怕官员脑子拎不清,时间长了拿养猪的法子养兵。

    群臣被骂得不敢抬头。

    虽然他们还什么都没干,但是太子殿下骂得对。毕竟太子身边还有个更吓人的陛下,陛下盯着他们呢,他们不敢反驳。

    唉,日子真难过,陛下什么时候能恢复温柔本性?

    结束和华国的合作后,大秦进入了一段平稳发展期。自家人才的培养在慢慢进行,往外蚕食的步伐也在逐步推进。

    扶苏把绝大多数的许愿机会都用到了复活先王和将军身上,接下来的几年里陆陆续续又召唤出了一些人。

    外界不是一个强国都没有的,至少像欧洲的罗马共和国、马其顿王国、中东地区的塞琉古王朝、印度的孔雀王朝、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北非的迦太基这些都还存在着。

    除此之外,还有雅利安人的游牧部落占领了亚洲中西部地区。作为最古老的游牧民族之一,他们战斗力强悍,并不好对付。

    秦国能用的士兵还是太少了。

    不过,大秦可以整合现成的戎狄。

    外界的游牧民族固然厉害,华夏本土的也不赖。只要能确保掌控住这几支利刃,配合大秦自己的精兵强将,占领那些地区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桥松翻着异界的史书:

    “蒙古能打到地中海,大秦自然也不成问题。”

    扶苏夸道:

    “不错,好志气,那你要更加努力治国了。”

    毕竟地盘打下来之后想守住才是最难的,光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