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女钳工[六零]》 50-60(第3/31页)
门。
像是一只去别人窝里觅食的土拨鼠,探头,探头,再探头。
抱着搪瓷缸左看看,右看看,试图从别人的讨论和方案中找到灵感。
礼堂就这么热闹起来。
随着人越来越多,讨论越来越深入,不免就有人想找林巧枝了。
“林工呢?”
“刚刚也没见她吃饭啊。”
“我也没见。”
“咦,我好像也没在食堂看见林工。”
那人去哪里了?
总不能不吃饭吧?人上了年纪还可能没胃口,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可正是胃口好的时候。
这一找。
看完一圈,有人一拍脑袋,表情仿佛被偷了家:“曹越那个家伙也不在!”
作为工业圈交际草。
曹越的名声,简直和机床一样无孔不入,还存在感极强。
瞬间,礼堂骂声一片。
你骂一句“狗”,他骂一句“贼”
连在一起就是狗贼。
当然,这也是他人缘好的体现之一,要是他人缘差,是不会有这么多人,气吼吼地一起大声骂他的。
多会改为背后蛐蛐。
毕竟大家还是要点脸的。
曹越带着满脸笑容回来的时候,迎接他的就是一群怒目而视的眼神。
紧接着,他就被一群人围上来了。
“有话好说,有话好说……”
尽管他也是个胳膊有力气的大汉,但双拳难敌四手,很快就被当场扣住:“唔唔唔……”
“王哥!”
“齐大哥帮我。”
在人群中艰难冒头的时候,他急忙喊。
被喊的人老神在在,吹吹搪瓷杯表面的热气,喝茶看戏,脚都不带挪动的。
幸好胡开记带着广交会一行人进来。
才提前结束了这场闹剧。
被放开的曹越还唉声叹气,声音夸张:“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我先去给你们打了个样,让林工试了试手,怎么还招来你们一顿打,唉~~”
林巧枝:“……”
确实有点欠揍啊。
大伙怎么能忍住的?
下午的自由交流,其实也是林巧枝非常期待的一个环节。
这代表她会接触到各个行业的知识。
“林工,我们这个有个比较特别的地方,你看看……”
“林工,这是我们单位承接的大型机起落架,由于国内缺乏万吨以上模锻压机,我们之前尝试分体锻造后焊接,但是结构强度不足……”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在不同领域,需要全面重新考虑的问题。
比如有的行业要满足“耐高压、抗冲击”的特殊要求。
要支撑飞机数百吨重量的起落架,还要同时在落地时吸收巨大的冲击力,分体锻造后焊接压根扛不住。
但是分体研制模具,再用模具一体成型,同样会面临很多全新的问题。
林巧枝注意到。
其实很多大型模具的需求都类似,要做的工件太大,只能分开做然后焊接,但焊接强度又跟不上,只能转而做模具。
起落架那种林巧枝暂时是真没办法。
只能等这些前辈自己攻克。
但是有一些,她却能给出建议:“有没有可能采用局部热处理,来释放材料内部应力,从而降低焊接变形?”
对方一愣。
他们是来学习做模具的,但林巧枝却给出了原来路线的解决想法。
但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
他们用的镍基高温合金焊接过程就是会遇到变形问题!!
还有来学习注塑模具的厂。
他们做的模具,是要往里面添加“塑料熔体”,不仅要考虑分体的合理性,还必须要考虑到流道,如果流道设计得不合理,熔体流进去填充的就会不均匀,模具也算是做失败了。
林巧枝在和他们交流分体研制问题的时候,就在图纸上边用铅笔画边提出:“我们是不是可以试一下‘多级分流’,增加一些过渡段,同时把浇口位置移到①②③这几个点来,感觉熔体流速的差距应该可以控制在10%以内。”
“或者从这边拆分一下……”
林巧枝说着来了灵感,又在旁边换了一种拆模具的方式,这样流道的设计就更简单清晰了:“我这也只是初步想法,最好还是要测试一下。”
要做注塑模具的厂,精神都提起来一些。
……
交流会越进行。
大家就发现林巧枝有点神,她的思维好像不受限制,和她交流起来非常轻松,她好像总能很快明白你在说什么,并且思维活跃的给出惊人的建议,是的,惊人,语出惊人。
如今这会儿,消息闭塞。
人们通过写信交流,稍微快一点的是?*? 电报,但贵,大家都很惜字,电话更没有普及。
很多不超过三级的工人,可能一辈子就守在厂里,连本市都不会出。
人们获得知识的成本,增长见识的机会,都是非常珍贵且有限的。
没有见过“万吨水压机”的人,当听人说它的结构时,可能都要懵一会儿。
但见过“台扇”的人,你和她讨论扇叶的制造,电机的转速,她很快就能接过话来。
林巧枝却天然拥有这份“见识”
但她自己目前还对这份“见识”一无所觉,因为见识这个东西,太广太杂太浅,很难在她自己实际工作中派上用场。
再加上她是一家一家去沟通的,还有很多问题压根没有办法,以至于她是越沟通越谦虚,感慨工业世界的广袤。
更感慨于这些前辈的不凡。
这些前辈升四级工、升五级工,升六级工,可不是平白来的虚名。
他们也是对工业做出过非常大的贡献的。
比如王柏强,在五级工已经停留好些年了,做出了丘陵山地拖拉机,如今才有望评为六级。
升为高工,讲究的就不再是纯粹的技术大比武了,当然,这是硬指标,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技术落地的能力。
比如,你能做精度2丝的东西,不管是在民用行业做出需要精度2丝的测量仪器,还是在军工行业做出需要精度2丝的炮弹导轨。
不管是主导,还是参与,要有落地的东西!
眼前这些高工,其实都有过自己的辉煌时刻,一如今天的林巧枝站在台上讲的“分体研制”技术。
正是这些“辉煌时刻”,一点点把漆黑的夜空点亮,连成莹莹烛火,让祖国工业从一穷二白,到现在能自力更生。
她现在能站在讲台上,完全是因为这项技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