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钳工[六零]: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女钳工[六零]》 120-130(第5/16页)



    会议中。

    美方提出了一些排查的思路,裂解原料带水,蒸汽系统泄漏,比如膨胀节焊缝、疏水阀旁通……

    美方对这一套技术真的是大成了,信手拈来道:“原料预处理单元是不是失效了,比如脱硫、干燥塔这些,如果这部分没有到位,也可能导致含水量超标……”

    这次讨论得有点久。

    林巧枝听着做了一些记录,她顺手还标注了一下,这些点分别都是哪些人提的。

    刚刚淡下去的怀疑又起来了,总觉得有点不对劲,日本人先是大力赞同美方在会议上提出的温度意见,然后美日双方都说进水不可能是自己的问题。

    但在实际技术讨论环节,美方给出了一系列针对日方设备的检查方案,但日方给出的建议……林巧枝看了看笔记本,表面看着好像很有道理,但仔细想想都是含糊其辞,几乎没有几条建设性意见,尤其是没有率先提出的。

    林巧枝:“……”

    看向对面日方团队,看着一副积极讨论的样子,hei!hei!的,说几句话还偶尔点头那样鞠个躬,搞得好像很有礼貌一样。

    翻译十句里要带三句:“阁下所言极是。”

    你倒是倒一点干货啊!

    回头看着笔记本上记录的可能,林巧枝就不像内行人分得那么细了,她简单粗暴的划分为外部泄露、内部产生。

    “做同位素标记实验吧。”林巧枝干脆道,她们想要超过美方和日方,从排查设计上动巧思,肯定是太被动了,还有日本这边不知道怎么回事,一个不留神就被带到沟里了。

    她提出:“不管是原料带水,还是裂解保护蒸汽系统,这些水的来源,我们分别注入D2O标记水。”顿了顿,“完成反应之后,直接在急冷油分离出的水相里,看能不能检测出氘同位素。”

    她看向卢当山,求证道:“除了内部有可能发生的复杂化学反应可能遇到麻烦,这个思路应该没有问题吧?”

    “这……倒是没有问题。”卢当山犹豫着说,唯一的缺点就是费时费力且费原材料,而且运气不好的话,几乎要做穷尽测试。

    会议室里看向林巧枝的目光有些稀奇。

    这就好像高中生看到题目,明明列出三元二次方程组可以大概一页算式解决的问题,却有人提出我们不设未知数,不列方程组,就用小学纯算的办法一笔笔算。

    但林巧枝这个提议,却是得到了国内极大的认可和支持。

    笨办法就笨办法。

    我们既然暂时跑不快,那就走慢一点,走稳一点。

    而且以中国一路走过来的经验来看,他们从一穷二白发展到现在可以自力更生,很多时候就是依靠这些“民间智慧”这些“土方子”,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于是,整个车间里,所有工人抱着极大的热情,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

    安斯艾等人看着这一幕,终于是意识到不对起来。

    浑身笼罩着一种被外行指导内行的、难以忽视的不敢置信……到底是什么人在教我解三元二次方程组?到底是什么人在带着他们这些世界顶级乙烯生产技术专家走?

    这个“林专家”,真的是行业专家吗?

    终于是忍不住开口问了一下。

    “她肯定是,这毋庸置疑。”卢当山认真强调,只是又补充了一句,“不过据我了解,她确实是为了解决这个30万吨乙烯技术,才特意学习化工这一块的知识。”

    安斯艾等人觉得自己的翻译肯定出了问题。

    第124章  林巧枝战绩积累起来的绝对信任

    “不可能……”

    “翻译有偏差吗?”

    美方、日方、法方的技术团队, 在听到翻译给出的卢当山的回答之后,同时开口,也是同时诧异地转头看向翻译。

    翻译忽然被这么多灼人的视线锁定, 也是一时紧张。

    怀疑自己真的翻译错了?

    但中方的技术团队成员,确实是这么说的没有错啊!

    再三确认后。

    他们在脑海里快速回忆起来, 尤其是接触到有关林巧枝的相关, 皱着眉不吭声。

    半晌,安斯艾看向卢当山,再次重复道:“这不太可能。”

    众人也是纷纷表示支持。

    “林工是做拖拉机的,还造出了世界首台全丘陵地形的拖拉机,是机械工业出身。”卢当山解释了一句。

    明明夸的不是自己, 但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卢当山却觉得自己整个人都超然了,不亚于在炎热酷暑喝下一瓶冰爽解暑的橙子汽水。

    安斯艾等人却觉得哪里有些熟悉,握拳敲了敲太阳穴, 努力回忆,接着, 脑海里不由自主地冒出:“乔治?qiaozhi?”

    “哈?”

    中方一时没有接上这个脑回路。

    “lin…qiao…zhi…”安斯艾试着认真念一遍这个名字。

    他眼睛睁大:“林专家是做全丘陵地形拖拉机的中国George?”

    翻译:“……”

    George这个词大意是“土地, 土壤+耕作”,常被音译作乔治。

    但这会儿肯定不是翻译这个意义。

    但顺着翻译下来的话,林专家是巧枝?林专家是乔治?林巧枝是巧枝?

    翻译觉得这个翻译有点傻,不过这个问题本身就透着傻气,于是努力在中间翻译标准有关拖拉机的描述,以显示自己的专业。

    卢当山和贺红星相互看看,又看向安斯艾, 缓缓点头。

    红旗厂的工作看起来做得不错?

    “这太荒谬了!”前川亮太下意识地用力摇头,觉得这天方夜谭, 作为岛国,他们对小型拖拉机的需求其实更高,在美国可能还只有工业圈的人知晓,他们国内是连需求方都有所耳闻的程度。

    机械工业和化工工业的,这里面的跨度不说比海洋还大,起码是物理和化学的跨度吧?

    卢当山不觉得荒谬,他好声笑道:“那不是也推翻了咱们的结论,找到了埋藏的问题根源吗?”

    言下之意,你理解不了她,才觉得荒谬。

    前川亮太表情都有点绷不住,难道他还没有资格评价一个跨行过来的年轻人吗??

    法国技术团队见此都没忍住笑,然后被前川亮太投以同样的质问,笑容顿时气球一样瘪了。

    为什么都觉得中国方面愿意这样搞有点荒谬?

    因为工业领域有一个共识——很难进行穷尽测试、或者全覆盖测试。

    为什么呢?

    一个是条件无限,比如像是连续的物理量几乎可以无限取值,比如温度、压力,假设范围是100-800℃,并不是测试七百个整点温度就算完全覆盖的,以0.5度为测试单位呢?以0.1为测试单位呢?为什么不精准到小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