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钳工[六零]: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女钳工[六零]》 130-140(第1/15页)

    第131章  忽然机身剧烈晃动一下

    次日一早。

    食不下咽的领导们多半还同时出现了夜不能寐的症状。

    大清早顶着黑眼圈就来开会了, 必须得商量出一个办法!

    龙门架太慢,直升机吊装风险又太大。

    但是乙烯装置的开车时间,又绝对不能再拖延了。

    一个个眉头紧皱着走进会议室, 浑身凝重的气压把人吓得缩缩脑袋,小心翼翼地把茶杯放到手边, 才小声:“听说林工想出办法了。”

    “林工呢?”

    闻言, 会议桌前的人,都跟长颈鹿一样忙伸长脖子寻找能让人心安的对象。

    “应该是快了。”副厂长秘书马上说,她也是了解清楚了林巧枝比较规律的作息,“现在多半在吃早饭。”

    贴心的她,顺手给自家领导耳边低语几句, 林山雁的眉头顿时松了许多。

    面对一桌人投过来的眼神,她按捺住心中焦急,气定神闲地端起搪瓷杯,用盖子撇了撇茶叶:“还是等林工来, 让她亲自给大家讲吧。”

    “还卖起关子来了。”

    “之前我们不是向周围都征求过方案?都说没有办法,不可能, 怎么换成林工去问就有了?”

    总不能还搞区别对待的?

    林山雁喝了一口, 把搪瓷杯放下:“一句两句也说不清楚。”再说了,她看向这一桌人,“这能一样吗?指不定林巧枝就是自己带着方法去的,当然能交流出结果。”

    同样是和老虎互动。

    空手去,拿一大块肉去,效果能一样吗?

    动物都知道的道理,没道理人还想不通。

    林山雁笑着看过去。

    看得某些人浑身不自在, 一时哑口无言。

    虽然还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可用脚趾头想, 也知道不是那么简单,能传达一下就说清楚。

    只能耐着性子喝茶。

    茶过半盏,林巧枝带着几个人过来了,手里还拿着一点笔记和资料。

    她坐下之后:“我下午还有安排,现在就长话短说。”

    原本定好的,今天下午的颁奖,晚上的火车,所以昨天才特意准备了一场欢送的席面。

    现在遇到突发情况,火车票改签了,但颁奖典礼还是要出席的。

    燕化厂长见此,笑着摆摆手,亲切和蔼道:“我们长话短说就好,听说你和重机厂的陆八一陆工商量出了结果,直接给我们说方案就行,我们肯定是信任林工你的。”

    林巧枝摇头:“这样不好,该做评估的还是要做评估。”

    盲目信任不是好事。

    她不可能永远不出错。

    他噎了一下,即便听说了林巧枝的性格,知道她说的这是直话,就是话本身的意思,也还是有点猝不及防,“哈哈哈当然当然,我们做这行还是要严谨。”

    笑完,他还是使了个眼色,把场面教给林山雁。

    林山雁就已经十分有应对她的经验了,不说那些客套话,向后打了声招呼,就有人扛了一块黑板进来。

    她的秘书也把一盒粉笔,递到林巧枝手边。

    林巧枝也是手比脑子都快,就像是写数学大题下意识写一个“解”字一样,顺手就抽了一根粉笔出来。

    直接进入了状态。

    白色的粉笔落在黑板上,很快就画出了一个火炬塔的形状,这个要燃烧污染废料的火炬塔,外部结构还是很简单的。

    “目前商量出的方案,三四天应该就能解决吊装问题,我们预计用一台履带式起重机、两台绞车,4-6轮滑车的滑轮组,高强度钢丝绳,临时钢制锚固件、半空工作台……”

    林巧枝边说,边用直观的线条,将每一样东西应该在的位置,以火炬塔为施工锚点画了出来。

    围绕着火炬塔,在塔身中上部搭建一个操作平台。

    平台以下的高度,是起重机+延伸臂,平台以上的高度,则是简单的滑轮系统。

    这一下,技术人员们还没有什么反应,领导们先是看呆了。

    好像看懂了?

    毕竟是搞工业的,这种清晰易懂的图像,理解起来真的不要太容易。

    林巧枝一口气把大概布局和思路画出来,她的机械制图技术本来就很标准,思路也很清晰,用到这样简化的场合,几笔就画得通透明白。

    她用粉笔指着火炬塔中部:“我们评估了火炬塔的承重能力,预计在60米高处,还有顶部,临时焊接锚固件作为吊点,也是滑轮系统的支撑。”

    这一屋子人不管是领导、还是搞技术的人,都不约而同点点头。

    滑轮嘛!

    这个中学物理谁没有学过?

    该说不说,这种熟悉的东西,看着就让人安心。

    林巧枝经过一晚,显然已经思考清楚了,从地面到塔身操作平台画了一条线:“主起重机先吊装一个轻便的工作平台,工人携带滑轮、钢丝绳等设备,随平台上升,安装固定滑轮组,我和陆工商量过了,设计为4:1的比例,可以降低绞车负载……”

    不止技术人员,领导们也都直接明白了,两步走:

    第一步吊个平台上去,装设备。

    第二步用起重机把火炬头吊到平台高度,在80-100米的高度基础上,再用滑轮组挂好,最后一截,用地面绞车绞上去。

    “主起重机高度够吗?”参会的贺红星还是很敏锐的,他也参与过之前的龙门架方案和直升机方案,很清楚,目前国内的起重机,好像还到不了80-100米这个高度。

    林巧枝点头,也明白他的困惑,解释:“之前是不行的。”她从陆八一那边也知道,履带式起重机在国内用得最多的是大型油田项目,“按照油田项目的经验,极限高度还是差一截,不过重机厂那边最近研究咱们进口的那台超大型塔机,有很大的收获,刚好可以应用在这方面。”

    众人顺着她的说法去想,进口的那台超大型塔机,悚然一惊。

    那不就是林巧枝做过的项目吗?燎原行动第一把火。

    有人惊出声问:“接风宴吃成庆功宴的那个?”

    “恩,就是刚巧赶上了。”林巧枝应了一下,放下手里的粉笔,拍了拍手上的粉笔灰,看向大家,自顾自把话题拉回来,“针对这个方案,还是要等陆八一同志到了,让他参与规划,尤其是优化站位和吊装路径,以确保精准度。除了操作细节这方面外,还有什么其他想要讨论的点吗?”

    “总体上看,有安全风险吗?”林山雁作为主管厂内事务的副厂长,再次确认道。

    “咱们分步吊装,全程由地面控制,尽量减少高空作业,风险还是比较低的,除了高空作业的工人需要一定的灵活度,其实6吨重的火炬头,全程都是在控制范围内的。”林巧枝没说得太满。

    实际上,就像是陆八一说的,即使出了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