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寒门首辅养成记》 100-110(第11/19页)
这才搭上线。”
李氏皱眉:“我瞧着,雷家跟二叔家不太相配。”
“表嫂想说门第不配?”渔娘好奇道。
李氏摇摇头:“也不能说是门第不配,雷文昭好歹是个四品知府,知府的女儿配四弟也使得,就是吧,太远了些。”
李氏话说得含蓄,渔娘也听明白了,大表嫂是想说他们林家的人脉都是围着京城转,雷家远在绍兴府,雷文昭又是惠州知府,更是远了,四表弟娶雷家女儿借不到岳丈家的力。
渔娘笑道:“大表嫂可知绍兴什么最出名?”
“黄酒?”
渔娘摇摇头:“不对,是绍兴的师爷。”
黄氏赞赏地看向渔娘:“还是渔娘有见识。”
李氏忙问:“绍兴师爷有什么说法?”
渔娘不紧不慢笑道:“表嫂你从小长在京城,没出过京,所以不知外放当官的人呐,都讲一句话,那就是’无绍不成衙’。”
“无绍不成衙?”李氏道:“这是说没有绍兴的师爷,衙门还不开门了?”
“这话说得有些张狂,不过大抵是这个意思。绍兴当地文风兴盛,前朝时浙江每三年一回乡试只取不到一百举人,可这一百人中至少有十余人是绍兴人,可见绍兴文风之盛。”
“这考上举人的绍兴府学子多,落榜没考上的就更多了。考不上举人进士,当不了官,家中要营生,这些落榜学子就走上了当师爷的路子,这一代一代传下来,绍兴师爷的名声就越发响亮了。”
绍兴府做师爷的人多,一个大家族中老老少少出几个师爷都是少的,再算上各家姻亲故旧,绍兴师爷们的人脉网,可比当官的同年同窗的关系靠谱好用。
李氏这下明白了:“同年同窗再亲也是外人,人家姻亲故旧的那都是一家人,自然联系紧密多了。”
“可不是么,正是这个意思。”
别看人家只是师爷,人脉网并不比当官的差。
再说南方北方之分,无论是林家还是林家的亲戚们,除了从军的,剩下的都在京城之中当官,多门南方的亲戚对林家来说也是条路子。
黄氏教大儿媳一句:“咱们家在京城已然够了,就算仁高再娶个京城哪家的贵女,对咱们家来说也没多少用处。”
李氏点头表示明白了,她笑道:“听娘和渔娘这般说,我都盼着四弟这门亲事能成。”
渔娘剥好了一把花生,分给桃娘一半,她笑道:“能成自然好,若是四表弟不喜欢那就换一家罢了。”
黄氏也说:“你二舅舅二舅母叫人带话也是这般说,成婚了以后日子还得他们自己过,总要你四表弟欢喜才好。”
林仁高回威海卫见一见雷文昭的堂弟雷师爷,若是觉得尚好,等过完年林仁高就去南方游学,顺便见见雷家人。
渔娘:“今年是乡试年,四表弟要尽早回来准备乡试吧。”
“放心,冬天海上风浪小,你二舅舅叫仁高坐海船南下惠州府,来回最多一两月,不耽误什么。”
黄氏叹道:“今年乡试,明年开春又该会试了。”
李氏也跟着婆婆叹气,她夫君,还有小叔子都还只是举人,也不知道这次会试能不能过。
见大舅母和大表嫂叹气,渔娘不好劝,想了想说:“贺文嘉大哥读书很好,大表哥和三表哥若是有空闲,也可去家里跟大哥说说话。”
“范先生年后可要离开京城?”黄氏忙问。
“范先生提过,他说等《数术全书》刊印了,他要回范家一趟。”
黄氏:“也该回去一趟了,范先生为了文嘉在京城住了两年了吧,他这个先生当得也太称职了。”
可不是,渔娘和贺文嘉心里都念范先生的好。
“年后文嘉的爹娘要来京城了吧。”
“也没那么急,估计要等到开春后才来,还有几个月。”
说起公婆要来京城,渔娘顺口道:“大舅母若是有空闲,帮我打听打听有没有谁家要出宅子的,二进宅子三进宅子都好。”
“内城里像模像样的三进宅子难找,一进的还是好寻。”
一进的只怕不行,贺家虽然人口不多,大哥大嫂若是搬去跟公婆住,至少要个二进的宅子,最好还能有个跨院。
黄氏摇头,不好找,内城的宅子不是你有钱就能买得到的。
渔娘一想也是,他们家隔壁张詹事家财大气粗,一直想找个三进的宅子,到如今都还住着一套二进的。
来大舅舅家渔娘放松得很,想到什么说什么,在舅母表嫂面前也不用担心说错话。
哎,要不是下午还要见张夫人,渔娘都想留在大舅舅家用晚食了。
大舅母黄氏得知她下午还有事情,也不留她,用了午食就叫儿子儿媳送他们夫妻出门。
渔娘去拜别大舅舅,林长书问她洪国公府二房小娘子拜师的事情,这事可真?
“真的,日子都订好了,就在正月初六。不过我和文嘉的情况您也知道,拜师就不大办了,就自家人聚一聚就是了。”
渔娘笑道:“本来想请您和大舅母初六去家里坐一坐的,只是这中间有宫里的事情,怕给您惹麻烦,就算了。”
皇后娘娘是大皇子的生母,洪国公府的世子娶的是皇上唯一的女儿永安公主,这两家中间的事情不是外臣能掺和的。
林长书点点头表示知道了:“回去路上慢点。”
“哎。”
在林家用了一顿合心意的饭,坐马车慢慢回去,渔娘浑身舒坦,若是不用见客,她就更舒坦了。
两家是邻居,渔娘的马车回家,隔壁张家门房的下人肯定瞧见了。
渔娘回屋刚坐下歇了会儿,张夫人就登门了。
“快请!”
张夫人身上穿着见客的衣裳,看来也是才回来不久,她也不绕弯子,直言道:“我听说你家管家在打听宅子,你看我家的宅子如何?”
渔娘不解:“你家的宅子?你家要换大宅子了?”
张夫人笑叹:“认识我的都知道我想换大宅子,折腾好几年了,大宅子没换到,如今我们一家还要离京了。”
张大人在詹事府坐了好几年冷板凳,眼看着詹事府后头几年也不会有太子,就算有太子,张大人这样的老人也不会得重用,张大人也无心在京城耗着,趁着年轻,干脆下放算了。
“不瞒梅夫人,若是早两年叫我跟夫君回江南老家我还不愿意,可在京城过了几年冬,我真是受够了。回去也好,我们南方好山好水好风光,我也能常出去走走。”
渔娘赞道:“还是张夫人心胸开阔。”
张大人年后就要谋外放,以他四品少詹事的官位,外放谋个知府的位置肯定是行的。
“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成,听我家夫君说,最迟五月就能搬走,到时候梅夫人若是不嫌弃,就买了我家的宅子吧。”
“春和坊的宅子不愁卖,您若是放出风声,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