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子弟考科举: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世家子弟考科举》 50-60(第14/19页)

。打铁铺自己不烧炭,相熟卖炭的也不送来,只能歇了炉。

    最近江洲府不太平,大家都去抢粮食,打铁铺也没甚买卖,连补锅的都少了。掌柜遣散铁匠回家,能省下几个工钱。

    宁九也不搭话,在铺子里随便转了一圈,他指向掌柜靠着的柜子,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掌柜说话道:“世道不太平啊,可有刀,给我把刀。”

    掌柜再掀起眼皮,眼珠往上翻,也不知看没看到宁九便垂落下去。他又打了个哈欠,没甚精神道:“刀也没了,你迟了一步,先前几把快生锈的刀,都被买走了。”

    朝廷对民间使用刀箭等兵器有规定,不许使用长刀长枪长剑。铁铺除非得官府许可,给差役打造佩刀,其余都只能打菜刀,铁犁等器具。

    只一种刀不在朝廷管制之内,便是挂在腰间的朴刀,也被称为短刀。

    规定是规定,山高皇帝远,有钱人拥有各式精美锋利长刀短刀,比差役的佩刀都要强。

    宽巷的打铁铺也打朝廷禁止的刀,不过打铁铺太小,铁查得严,平时没几人光顾。

    宁九嘟囔了几句,裹紧袄子离开,低头缩肩到了半掩的宅子前。

    宅子大门前挂着两盏小灯笼,灯笼上糊着白纸。到了晚间,灯笼的红烛点燃,便成了红灯笼。男人们来到这里,站在灯笼下,与门后的妇人交谈几句,或随着妇人进门,或者失望转头离去。

    到倒数第二间的宅子前,宁九放慢了脚步。与平时经过的男人们一样,朝院门看去。平时皆紧闭的院门,今朝依旧关着,不过关得不甚严实,留下了一条缝。

    宁九在院门前停下,似乎在踟躇。过了片刻,他上前推开了门。

    门吱呀一声开了,门内传来脚步声,妇人娇媚的声音随之而来:“你不是有要事出远门去,可是念着奴家,舍不得走了”

    妇人来到了门前,见到门外是宁九,她的话音落下去,上下打量着他,看到他一身破旧衣衫,“砰”地关上了门。

    “穷酸鬼,也想着来占便宜,呸!”

    妇人骂骂咧咧走远了,宁九的眉头紧皱,神色变得沉重,思索片刻,转头急匆匆离开。回到巷子口,车夫架着骡车驶来,宁九急急道:“快,去府衙。”

    车夫不敢耽搁,架着骡车飞快到了府衙。宁九进不去,正在门口急着打转,福山不知从何处走过来,问道:“九爷可是要找七郎?”

    宁九赶紧抓住福山,拉着他到僻静处,压低声音,急着道:“福山,方士才果真派了人去明州府,跟着他的吉刀疤,手下有几个不要命之徒,其中最凶狠的一个叫索命鬼,索命鬼在宽巷有个相好,平时他怕相好勾搭汉子,都寸步不离守着。今朝他不在,相好说他有要是出了远门,还在打铁铺买了刀。”

    福山神色紧张,他马上道:“我进去找七郎。”

    宁九道好,“我再回去瞧瞧。”

    福山点头,半步都不敢耽搁,飞快朝府衙走去。宁九见福山进了府衙大门,才呼出口气,转身上了骡车,让车夫前去瓦肆,他抓着车门上了车。坐在车内凝神沉思。

    赵丰年进了方通判的值房,见礼后,方通判盯着他,平常挂满笑,菩萨一样和善的脸上,此时面无表情。

    方通判上了年岁,笑着的时候还好,不笑的时候,脸上的肥肉下垂到嘴角,看上去格外阴森。

    赵丰年止不住心头发寒,难得手足无措站在那里。方通判很快笑起来,又回到了以前的和善,道:“快坐快坐,赵东家生意做得大,平时忙得很,本官将你找来,可有耽误了你的买卖?”

    “没有没有!”赵丰年忙否认,心神不宁上前,在椅子里坐了。

    方通判笑呵呵哦了声,“既然没耽误赵东家的买卖,本官以为赵东家见到岳丈家的铺子被查封,一怒之下,想要替岳丈出口气,以后与官府对着干了呢。”

    赵丰年后背开始冒出冷汗,他不敢接方通判的话,期期艾艾道:“不知方通判找我来,有何吩咐?”

    方通判也不回答,端起老紫砂壶啜着茶。半晌后,他抬眼看过来,说了句:“马氏的丰收粮食铺被查封了。”

    赵丰年一愣,有些摸不着头脑,脸上挤出笑,谨慎地道:“平时岳丈总与我说,官府有官府的道理,衙门的官都是读书人,比起我们这些大字不识的买卖人,那就是云泥之别。岳丈的铺子被查封,府衙应当有府衙的道理。做买卖讲究个厚道,丰收粮食铺老实做买卖,待府衙查明之后,定会给丰收粮食铺一个公道。”

    “公道啊。”方通判意味深长说了句,又喝起了茶。

    赵丰年屏声静气,脑子闪过许多念头,想到宁毓承先前的举动,总觉着透着诡异。

    “赵东家府上也有做官的人,知道这公道二字,自然是写在了大齐律中。”方通判终于放下了紫砂壶,脸上的笑容越发浓。

    “说起来,赵东家的买卖做得越来越大,不过始终比不过马氏。听说马氏又添加了两条海船,添船容易,走船的人不好寻。赵东家始终屈居于二。”

    赵丰年陪笑道:“岳丈做买卖的本事,我着实比不过。”

    方通判点了点头,笑着道:“是比不过,连儿孙都比不过,马老太爷有四个儿子,七个孙子。你就一个独子,也不见你纳妾生子,都说赵东家待妻子一心一意,还是个多情种。”

    江州府人人皆知赵丰年惧内,马氏泼辣,不许他纳妾。他有心无胆,已过而立之年,膝下仍旧只有赵春盛一根独苗。

    方通判如此说,便是在嘲讽了。赵丰年被嘲笑过无数次,他早已不在乎。不过,方通判在这个时候提出来,肯定有他的深意。

    “赵东家豪富,多子多福,只一个儿子,要是有个闪失,这以后的万贯家财,岂不是便宜了他人。”方通判不咸不淡地道。

    听到宝贝疙瘩赵春盛,赵丰年浑身汗毛直竖,心都快提到了嗓子眼,喉咙发紧道:“我儿是我的命,我儿要有点闪失,我豁出这条老命,也要与他拼了。我没了,赵氏也不是没人,我侄儿大小是个官,会替我们讨还公道。”

    方通判笑起来:“呵呵,赵东家一直是个聪明人,沉得住气,只这一点,本官最是欣赏。瞧你,居然一句闲话,就坐不住了。你搭上老命有何用,左右是没了命。赵东家,你觉着,本官说得可对?”

    宁毓承先前“做好完全准备,全力以赴”的话,此时在脑海中闪过。赵丰年逐渐冷静下来,道:“方通判是读书人,是官,我只是草民,方通判的话,当然是再对不过。能得方通判指点,是我三生有幸,还望方通判多多指点才是。”

    方通判一时也没做声,脸上挂着笑,漫不经心道:“既然你这般说,本官就不客气了。你的买卖做不过马氏,儿子也生不过马氏。反正你们也是亲戚,不如将两家并为一家,赵氏以后就成了江州府行商之首。休说江州府,在大齐也数一数二了。”

    赵丰年一下怔在那里,耳朵脑子嗡嗡响。方通判

    先是半开玩笑半威胁,现在他要将马氏送到自己手上。

    灭门的知府,只马氏如何与官府斗。赵丰年想到马氏的金山银山,脑子心一起滚烫。

    不过,他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