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世家子弟考科举》 120-130(第2/18页)
承与宁毓华分别在两处收治病患的宅子,他先去找了宁毓华。
宁毓华去了病患的屋子,梁津河一听,生怕被染上瘟疫,脚底抹油来找宁毓承了。
宁毓承倒在倒座中,梁津河暗自松了口气,稳了稳神,随着福水进了屋。
“梁知府包裹得很是严实,请坐。”宁毓承打量着只露出一双眼的梁津河,抬手见礼,不咸不淡地道。
“呵呵。”梁津河干笑了声,在宁毓承坐下,下意识往后仰,也不去端案几上的茶。
“这些天我的身子不好,七公子辛苦了。所幸七公子与宁翰林,青州府现在井井有条,听说好些病患的病情得到了好转。”梁津河寒暄着开了口。
宁毓承道:“只要防治得力,就是染上了瘟疫,也有许多人可以得活,否则的话,以前发生那般多的瘟疫,人都该死绝了。”
梁津河讪讪抽搐了下嘴角,想着脸蒙住了看不见,他很快变得坦然。不过,对着宁毓承的话,梁津河不由得提防起来,斟酌着道:“七公子先前来信,我的家眷染上了疫病,留在了江州府。江州府那边应当无恙,七公子先前来信告知,我家眷染上了疫病,留在了江州府。照着七公子所言,我的家眷应当无碍了。”
宁毓承惊讶地道:“我一直在忙着青州府的瘟疫之事,舅父也没提到此事,梁知府难道没向舅父去信打听?”
梁津河被噎住,暗自恼怒不已,心道你来势汹汹,我去向夏恪庵打听,能打听出什么来?
在宁毓承这里没得到消息,梁津河勉强坐了会就离开了。回去府衙,梁津河与许通判一阵嘀咕琢磨。
眼下瘟疫时期,路口封闭,消息不畅通。
宁毓承他们前来,除去一心救治病人,宣传防治的法子,并无其他举动。
梁津河与许通判他们除去为家人担心,渐渐放下了防备,琢磨不出个所以然,只能安慰自己,家人安然无恙。
宁毓承这边却听到了不少的消息,人有恶,也有善。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靠着宁毓承他们的救治,得以活下来的人,对宁氏自是感恩戴德。随便问上几句,他们都知无不尽答了。
府城城池大,人口多,过了冬至时,城门终于打开,宁毓承与宁毓华,也准备离开青州府。
今年青州府未曾下雪,天气依然寒冷,冷风吹得人脸都被刀割般疼。
宁毓承与宁毓华在离开之前,去了一趟城南。
时日过去,为了防治疫病,城南的废墟已经被清理干净。眼前是大片的空旷之地,留下地基与烧焦的痕迹,能大致看出原来的格局。
周围的百姓,似乎都忌讳着什么,经过时皆低着头,脚步匆匆。
寒风卷着落叶,在地上呜咽盘旋,一声一声,声声泣血哀鸣。
宁毓承与宁毓华站在远处,深深鞠躬后,轻车简行离开了青州府。
梁津河与许通判送走两人,总算松弛下来。他们忙着向朝廷写折子表功,又写信去江州府,还暗中派了人去江州府找人。
道路比以前通畅了,有些州府已经放开了通行,随之消息也比先前灵通。
青州府衙得知了两件重大之事。
一是瘟疫蔓延到了大齐大半的城池,京城也有好几例。
二是青州府火烧城南,让近千人葬身火海,活活烧死之事。不但在各种小报上刊载,还被说书先生编成了说书,戏班子排成了戏曲,在台上上演。
除去文字,加上戏曲传唱,定会世代永流传。
梁津河,许通判等一众青州府的官吏,作恶的怅鬼,名声显赫,遗臭万年。
因为瘟疫,日子更加难过的百姓,听闻梁津河与许通判的家人,宝马香车,锦衣华服,奴仆簇拥着,登上了上京城的官船。
行驶了一晚,官船靠岸添补清水吃食时,被愤怒,要替天行道的百姓潜进船,在船上倾倒了无数的桐油。
带着火的箭矢齐刷刷射上官船,官船起火熊熊燃烧。
守在岸边的众人,将试图逃下船的梁氏与许氏家眷身上泼油,用长棍乱打,将他们赶回船。
如同青州府城南,活活被烧死的穷人一样,两家人无一幸免,全部葬身火海。
这一场火,烧得朝廷上下官员人人自危,无人敢说一句话。
陛下为了自己的名声,社稷江山,下令将梁津河许通判等官吏,缉拿进京。连着他们在京城的儿孙,皆判了砍头。当时在放火烧城南时,助纣为虐作恶的人,斩立决。
这一场喧嚣下来,一年已过去,又是一年寒冬来临。
宁毓承合上了邸报,他看到了所谓的公道,脸上却不见任何的欣喜。
大齐上下,皆已元气大伤。
第122章
江州府因为防治得当,全州府上下仅有十例病患。其中重症三例,轻症七例,死亡一例。
按照常理,江州府原本富裕,加上吏治清明,应当不受影响,一切照旧。
只其他州府情况不容乐观。除去瘟疫严重之外,还有州府官员为了自己的安危与乌纱帽,矫枉过正,造成农桑与商贸一并停滞。
瘟疫之后,百姓要活下去,地方州府只能寻求朝廷赈济。
国库的收支,在拨付给各地驻军的军饷粮草,官员的俸禄之后,早已捉襟见肘。
内帑从太。祖时期,到如今的天子元丰帝,九十七年间,一共开了三次。
元丰帝不忘祖宗规矩,决不能轻易开内帑的库房。拿出来不易,不收进去就简单多了。
元丰帝大手一挥,免除了受灾州府百姓拖欠的赋税。暂缓征收徭役,丁税。责令州府官员先行购买粮食种子,借给百姓耕种,待收成之后,再逐步偿还。
朝廷的措施,对灾后恢复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只是,官府的税金与粮食,都先交给国库,由国库统一拨付。
官府先行垫付的钱从何而来?
一是向百姓摊派征收,二是先向粮商赊欠种子,日后再偿还。
摊派征收,与杀鸡取卵无异。天子爱民如子免除了百姓赋税,地方州府摊派征收,甚至比免除的钱粮还要多,负担更重。
向粮商赊欠倒是一个好办法,只是粮商本是商,在商言商,粮商肯定会找各种借口推诿。
官府不能让粮商吃亏,毕竟商都背靠官,他们有干股。自家的买卖总要多着想些,官府想了办法,为了顺利拿到钱粮,许给了粮商利息。
欠下的利息,当然不能由朝廷来承担。国库还等着赋税给官员发俸禄,拨付给各地驻军。
驻军不能拖欠,兵乱起来,可不是民乱时拿着棍子,缺口的镰刀锄头打打杀杀,兵乱真能推翻社稷江山。
官员的俸禄同样不能拖欠,辛辛苦苦读书出仕做了官,成了士大夫人上人。
天子与士大
夫共治天下,士大夫人上人拿不到俸禄,天下也得乱。
于是,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