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首辅: 520-5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大明第一首辅》 520-530(第17/19页)



    他用尽所有力气,紧紧握着江芸芸的手,目眦尽裂,紧紧盯着面前的年轻人看:“其归,我行四方,以日以年,你当如荞麦,如芸草才是。”

    江芸芸哽咽应下:“我知道的,师兄,我知道的。”

    李东阳满眼含泪,看着她的眼泪却突然笑了起来:“我知道的,你一向最有主意,往前走……少年心思与你何干,我只想看看你……江其归,如何名留青史。”

    江芸芸怔怔地看着他,眼中的热泪瞬间流了下来。

    她江其归如何有幸,能在这个异世遇到这样的老师和师兄,至诚至热。

    “这一路这么辛苦……”李东阳重重躺回枕上,喘着粗气,眼睛微微合上,口气轻浮缥缈,“别辜负你自己。”

    江芸芸再也忍不住,伏在他手边,紧紧握着他的手,放声大哭起来。

    —— ——

    正德十一年的春节,整个李家度日如年,江芸芸也闭门谢客,不再见人,两个小孩因为张道长不在家,担起了家里打扫的重任,一个个也不说话了,只是眼神交流着,乐山也看着不再拥挤的饭桌,突然来了句:“人越来越少了。”

    幸好,李东阳到底是熬过了春节,在大年初三溘然长逝。

    朝廷对于这位历经三代的阁老给予极大的体面,只是在给谥号的时候颇有争议。

    “为何不给文正?”江芸芸敏锐抬头问道。

    外面的人不少人都认为应该给‘文正’的谥号,以褒奖他这些年的功绩。

    宋朝司马君实曾说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他认为这样的谥号要慎重,自宋朝以后,文正的谥号便格外珍贵。

    大明至今还未有一人得到文正的谥号,人人都在想李东阳会不会第一个得到。

    王鏊摸了摸胡子:“文忠不是很好嘛?”

    “文为道德博闻,正为靖共其位,李首辅创茶陵诗派,宰臣以文章领袖缙绅者,除杨士奇外,难道不是李首辅其后吗?当时内阁三人去二,天下荫受其庇之人不计其数,虽有气节之人非议之,但朝政之事,其实只言片语,毛皮所见能解释清的。”江芸芸据理力争。

    王鏊睨了她一眼:“这事陛下同意了。”

    江芸芸想了想,明白他的意思。

    “那我去找陛下。”她齐声说道。

    “等会。”王鏊见她当真兴冲冲要走了,连忙把人拉住,“外面的人都说,他以诗文延引后进,当今海内名士,多出其门,往往破格不次擢用,浸成党比之风,你难道没听说过?”

    江芸芸叹气:“听过,我还听过他们说的更过分的,说这些年不能迪知忧恂,举用真才实学,诗文之徒,必误苍生。”

    王鏊并不对此评价,只是继续问道;“那你还坚持你要为你的师兄讨一个‘文正’的谥号来嘛?你就不怕真的落实了这样的名头,与你师兄有碍,与你也有大碍。”

    江芸芸沉吟片刻后,摇了摇头:“当年之事,若非有李首辅潜移默夺,保全善类,恕我直言,在场的诸位怕是早早就换一轮了。”

    王鏊脸色僵硬。

    “贪枉兮党比,贞良兮茕独,可李首辅可有贪赃枉法,他素来清廉,不能得此污蔑。”江芸芸认真说道。

    王鏊沉默许久,随后叹气说道:“你话已至此,我也提醒一句,陛下左右有对李首辅颇为不满的人,他们借的是你的由头?”

    “我的?”江芸芸吃惊。

    —— ——

    朱厚照有些不高兴。

    因为他身边毕真前几日悄悄跟他说,原来李东阳一直在江芸面前说他坏话。

    朱厚照一开始还不相信,但后来他又举出例子,当日江阁老被火烧伤,他就对此颇为不满,拖着病体都要去劝说江阁老要考虑自身。

    ——“江阁老可是为了救陛下才进火海的,他却说什么文曲星不常有,要江阁老保重自身,岂不是胆大包天。”

    朱厚照果然生气了,但他不是因为这句话生气的,他是有种恼羞成怒。

    当日的事情就这么被江芸用更大的事情盖过去了,外加外面推波助澜的一些造势这才勉强盖过,但像李东阳这样浸染内阁多年的人精自然是一眼就能看明白的。

    所以他当日赶往江家,根本就不是去看病的,他是去告诫江芸的。

    一旦有了这样的前提,他就清晰地明白,李东阳在江芸面前说的那些话就是拦住他和江芸中间的一把刀。

    少年心思原来如此不堪一击,无法被人知晓,不能让人理解,他不可抑制地愤怒起来。

    “爷,江阁老求见。”谷大用蹑手蹑脚走进来,低声说道。

    朱厚照那一股气立马就飞快地散了,他甚至还有些难以言诉的心虚,坐在椅子上,捏着手中的折子,犹豫问道:“有说是什么事情吗?”

    谷大用委婉说道:“王首辅刚拿走了李首辅谥号的折子。”

    朱厚照露出‘果然如此’的神色。

    “之前杨阁老对李首辅谥号的事情颇有意见,上了折子,正是陛下手中的这一本。”谷大用提醒着。

    朱厚照火急火燎把折子扔了,和隐隐约约要掉下去的折子大眼瞪小眼,随后垂头丧气说道:“大明自开国就没有文正的,文忠已经是最高了,不是很好吗。”

    谷大用低眉顺眼,没说话。

    殿内沉默了好一会儿,谷大用站在一侧,突然对着一侧的小太监说道:“今日北风紧,门窗都去仔细检查一下,别让爷冷到了。”

    朱厚照回过神来,连忙说道:“我都吓忘记了,快把人请进来,再给她倒一盏热茶。”

    江芸芸一入内,朱厚照就先一步提醒着:“说正事哦,我事情很多的。”

    江芸芸悄悄抬眸看了他一眼。

    朱厚照板着一张脸,一脸严肃。

    “是户部说有商人梁相,奏请开卖河东余盐的事情。”江芸芸一本正经说道。

    朱厚照眼珠子一转,嘴里哦了一声:“听说了,户部不是说山西地瘠民贫,用繁赋重,禄米、俸粮供应不敷,皆赖盐利补助,不能利归私人。”他说完甚至大声强调着,“而且你不是一直跟我说,不能随意把盐铁这些东西放手给私人吗?我记得呢,我驳回了。”

    江芸芸微微一笑:“原是如此,折子还未送到内阁,户部的人颇为着急,微臣想着此事不小,本想着给陛下讲一个故事提醒一下呢。”

    朱厚照最爱听故事,果然来了兴趣,兴致勃勃说道:“你要给我讲故事,那你讲吧,我听听。”

    江芸芸笑说着:“说的是唐朝宰相张说的故事呢。”

    “好耳熟的名字。”朱厚照对四书五经一向是看个眼熟的,故而摸了摸下巴,“他干了什么事情吗?”

    “岳父泰山的故事。”江芸芸简简单单把这个故事说了一句。

    说的是唐玄宗封禅泰山回来时,张说作为当时的封禅使,按照惯例,封禅之后,三公以下所有官员都要迁升一级,这事情就是要他主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