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在我: 14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天命在我》 140-160(第20/37页)



    商悯愣了愣,脸上也浮现出一个笑容。

    马将军摆摆手,转身走了。她皮甲加身,赤红的披风随着走路带起的风在身后飘荡,在灰黄的军营中无比显眼。

    商悯想,下次见面也不知是在什么时候了,世事无常,她能给一个人的最好祝愿就是希望她能活下去。

    “‘无’大人,在下庞峻,是您此行的军师。”

    身后传来一道声音。

    商悯转身,看到一位年约五十面貌儒雅的男人。他一身长衫,衣服外头套了护身的轻甲,面相和和气气,语气不紧不慢,给人的感觉很靠谱。

    商悯这两天跟他打过一次,知道他人确实挺靠谱的,不然也不会被马将军选中成为随行军师。

    “庞大人,此行有劳了。”她客气道。

    “劳的不是我,我与众多将士顶多只有奔波之苦,连用计都免了,该是有劳您才对。”庞峻道,“大人请上马,我们这就出发。”

    随行的将士立刻将马匹牵到近处,商悯麻利地翻身上马。她身上披着一件斗篷,拉下兜帽既可以遮面又可以防风沙。

    在谭军军营时,商悯以易容的面孔出现在人前,此时她兜帽下的脸已经恢复了原本的面貌,她又是武国大公主商悯了。

    “驾!”

    御马之声陆续响起。

    谭国轻骑将商悯包围在中间保护着,如离弦之箭般冲出了运河渡口的军营。河道两旁的绿洲离他们越来越远,渡口的城楼和烽火台也渐渐遥望不见。

    生命的痕迹似乎远去了。

    商悯看向前路,那边只有望不到尽头的黄土和刮人的风沙。

    ……

    苏归亲自攻打渡口,陇坪自然不能无大将镇守。

    守城大将名袁遥,算得上苏归手下数得着的人物。

    渡口之战其实准备颇为着急,因为苏归看出谭军有弃城而保渡口之意,担心继续拖下去渡口会集结更多谭军,届时燕军便会久攻不下,于战局大大不妙。

    是以刚攻下陇坪,将士们没能休整太多时间便奔赴下一场战役了,留守陇坪的这一批燕军可以在守城的同时休养生息,缓解连日奔波之苦和攻城之战的疲惫。

    苏归带走一批主力军,这批主力军应该够攻下运河渡口,若是不够,袁遥便要指挥陇坪修整完毕的燕军及时增援。

    渡口与陇坪相聚不远,全速赶路只需一昼夜便能到达。

    留袁遥守陇坪,苏归很是放心。

    袁遥手下守城之兵不算少,称得上兵力充足,他也很放心。

    谭军刚在陇坪溃败,渡口之战又要开始,应当不会有敌军在这个点上攻打陇坪,有这个兵力,不如去驰援镇守渡口的谭军。

    苏归是如此判断的,袁遥这等老将也是如此想的。

    可是他万万没料到,苏归今晨刚走,到了夜间,城墙上瞭望警戒的斥候便匆忙来报,说似有谭军来袭。

    袁遥的第一反应是坏了,谭国憋了个大招,大燕难道是中了谭国的调虎离山之计?可是仔细一想谭国稀薄的人口又觉得不大可能。

    攻打陇坪也是需要兵力支撑的,你谭国上哪凭空变出来一批兵来攻城?

    “对面有多少人?”

    斥候来得急,说不清。

    袁遥只得吩咐:“再探再报。”

    此话刚一出口,第二个瞭望的斥候便赶来了,他道:“禀将军,是一支骑兵,天黑看不清,但是能看出人数甚少,应当不是来攻城的。”

    紧接着第三个斥候匆匆而至,跟着道:“将军,是谭国的人派使者和谈了!”

    袁遥眉头大皱,斩钉截铁:“绝不可能是和谈!”

    那斥候回禀:“谭军吹号者,号声三长三短,属下绝对没有听错。”

    按照各个诸侯国之间惯例,吹出三声长长的号声确实是在通知对方要派使团来了,之后再吹出短短的三声号声,则是在表明这场谈判是奔着求和来的。

    袁遥冷笑:“如果是诚心求和,何必等大将军带兵远去再来?求和必定是假。除非谭军投降不再反抗,否则求和都是假的,他们大概是想使计,让大将军停下攻打渡口。”

    可即便如此,对方派来了使者,不可不理会。

    袁遥只得戴上头盔拿上佩剑,登上城楼,俯视城楼下的点点火光,这火光微弱得宛如黑夜里的萤火虫,好像稍不注意便会被夜色吞噬。

    来的人的确少,稀稀拉拉的谭军骑兵举着火把,仰头望着城楼上的袁遥。

    陇坪的城墙上,燕军弓箭手已经调整好了射击的角度,但是谭军的距离拿捏得极好,正好处于弓箭射程之外。

    “来者何人?”袁遥运气朝下方朗声道。

    此时庞峻出列,留商悯在骑兵队中,独身一人骑马奔至城下。

    他用中气十足的嗓音对城楼喊:“鄙人庞峻,奉谭公之命前来,欲与大燕和谈!”

    “无封、无陛下印信,更未广告天下诸侯,算哪门子的谭公……”袁遥眉眼一沉,心中已然增添两分不悦。

    可是他却不得不正视城楼下的庞姓使者。

    只因他说他奉谭公之命而来,而非奉某将军之命前来,二者意义截然不同。

    此时的庞峻,已然可以看作是谭公的传声筒,一言一行皆是谭公授意,代表的是谭国上下的意志。

    袁遥不禁更加疑惑,不明白庞峻为何挑选此刻来和谈,还搬出了谭公之名。不过有一事他是明白的,对于大燕来说,谭国是弱国,既然是弱国,行事过分些又如何,不恭敬些又如何?

    于是他直接道:“谭使请回。尔等夜晚前来,和谈之心不诚,趁大将军不在时派出使者,更是有意刁难于我。既然是谭公派来谈和,自然该由镇国大将军苏归亲自接待。”

    袁遥说到这儿,停顿稍许,先礼后兵。

    “况且,谭国大不敬在先,谋害太后更是有谋逆之心。除非谭桢摘去头冠,去宿阳向陛下负荆请罪,谭国上下不再调兵,向我大燕投降以示臣服……否则,也没有和谈的必要了。”

    庞峻笑了一声,高声道:“将军此言过早,我这儿有谭公亲笔书信一封,将军既然不愿请我等进城,便请读了这封信吧。事出紧急,不然谭公也不会派我等深夜前来,我等日夜兼程,就是为了将这则消息早日送到燕军手中。”

    袁遥眉头大皱,只觉得事有蹊跷,却想不通关窍,况且只是一封信罢了……

    “好!传信上来。”他盯着庞峻道。

    庞峻笑了,他从马匹侧方抽出一支弓箭,又从怀中拿出放置了信件的竹筒,绑在箭身之上,随后拉弓射箭。

    袁遥向后一退,怕对方趁机使诈,然而庞峻的箭瞄准的方向并不是他,而是城楼上耸立的战鼓。

    “咻!”箭矢激发。

    下一秒城楼的战鼓被弓箭直直射中,哪怕箭尖见战鼓的鼓面射穿,可它仍然带起“咚”的一声闷响,声音嗡然,回荡悠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