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在我: 160-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天命在我》 160-180(第7/39页)

儿可有传信?”

    这话刚一出口,商溯手边的两面金蟾便叮当一响,他一愣,笑道:“你和她倒是心有灵犀。”

    金丸取出,商溯展信阅读。

    最近商悯传信相当频繁,子邺被拘禁,两面金蟾不适合放在他那边,现在是商悯随身携带,方便跟商溯时时传信。

    赵素尘不等他读完便问:“她到哪儿了?”

    “说是进翟国地界了,嘱咐我当心鬼方,还说了肃国的事。”商溯将信交给她。

    赵素尘面带忧色地读完,严肃道:“臣有一提议,还望王上允准。”

    “你说。”商溯道。

    赵素尘道:“悯儿随那敛雨客周游列国,是为了结盟事宜,他们尽了自己的一份力,我们也得出力才是。悯儿打算先去翟国再去赵国,不如我武国派出使团,先到郑国,再去宋国……如何?”

    商溯笑笑,“咱们又想到一块儿去了。”

    他从桌案上一抽,拿出一卷轴示意赵素尘打开读。

    卷轴徐徐展开,其上书写的王令映入眼帘,正是武王商溯刚拟好的使节任命书,字已写好,可该写姓名官职的地方还是空白。

    “依你看,谁来当这个说客合适?”商溯道,“身份不宜太低,否则无法彰显我武国的诚意和决心,又得有才干。”

    赵素尘思量片刻,“本想说我亲自出使,各国也不乏丞相出使的先例,可武国内政我不好全部抽身,这一去就要数月不回……不如从宗室挑选,我记得二哥有几位亲戚还算有才干。”

    商溯沉吟:“那就……让商珩去吧。”

    作者有话说:

    第164章  问天学宫[VIP]

    翟国境内永灵山支脉。

    崎岖蜿蜒的山路盘踞在群山间, 人们挑着扁担木料沿山路前进。从上向下望,数不清到底有多少人,细蒙蒙的雨幕模糊了他们的身影, 他们成群结队缓慢爬行,像一条踽踽蠕动的蚯蚓。

    敛雨客立在山顶看了半晌,足尖一点化作残影飞掠而下, 几个起落便来到了山路附近。

    挑扁担的人群中男女老幼都有,力壮者背负木料, 其余人则挑着扁担,几人合力运送货物。因山路太陡峭, 无法用牲畜驮运,这些杂役皆是满脸汗水,神色疲惫。

    “时辰到!停止行进, 分发干粮, 原地休息两刻钟!”前后传来嘹亮的号角声,命令传达, 队伍渐渐停了下来。

    敛雨客见状易容换面, 悄无声息地混入这群杂役之中,听身边的人低声交谈。过了一会儿,他身边忽然有个人问:“这位后生,你咋不吃饭?领头的没给你发?”

    所有杂役都拿着干粮饼吃得正香, 敛雨客不进食就显得格格不入。

    “我吃得快,你没看到罢了。”敛雨客道,“老人家不是翟国人吧?不知家在何处?”

    老头答:“我是郚城县人士,你恐怕没听过, 这是个小地方。两个月前那儿发了洪水,房子和农田都被冲垮了, 便携着一帮乡亲北上寻找生路,兜兜转转来了翟国。后生又是哪里人?”

    “家住西北。”敛雨客没有多说。

    那老头“呀”的一声,宽慰地道:“好歹来到这儿,翟王仁厚,总有活路的。”

    令流入翟国的灾民去修桥梁水坝、开垦荒山、采挖石矿,用劳动换取食物,亲手造房修路。这叫以工代赈,是翟国实施的救灾方略。

    敛雨客略作思索,轻声问:“老人家认为,能让百姓活下去的便是仁厚之君?”

    老头一愣,“这不仁厚,什么叫仁厚,后生是读过书吗?说话怎么文绉绉的……话说这两日我怎么没见过你,你瞅着脸生啊。”

    “我原本走在前头,体力不支落到后面来了。”敛雨客面色不变,做了解释后也没指望他相信,又问,“在老人家心中,一个好的君主该是什么样的?”

    老头被唬了一跳,压低声音几乎是惶恐地说:“我等平民怎可评论君主,后生不要再说了,否则你我性命不保!”

    敛雨客看着他瞪大的双眼,慢慢点了下头:“那我不说了。”

    藏在他袖中的陶俑小人有了异动,这几日商悯偶尔灵识枯竭会解除这具化身,让敛雨客带着小人继续赶路。没了商悯,他独身一人甚至能走得更快些。

    敛雨客趁旁人移开视线之际起身,像来时一样身影如烟云般隐入密林,了无踪迹。

    ……

    武国与鬼方正式开战了。

    商悯从随身携带的两面金蟾中取出密信后细细阅读,虽然有了心理准备,可还是不免揪心。待看到武国欲备派出使团与各国商议结盟事宜时,她眉头一松,感觉此事的确大有可为。

    派谁去商溯也已有决断。

    使节名商珩,今年三十余岁,论辈分商悯得叫他爷爷。他身份不高,手中无实权,但也不算低,毕竟是王族后裔,与商悯这一支血脉还颇为亲近。

    商悯仔细回忆,没能回想起来这位年轻的爷爷到底长啥样。

    “是遇到了什么难题吗?为何冥思苦想。”敛雨客问。

    “鬼方开战,我方才刚跟你提过。”商悯解释,“我父亲要派我一个爷爷出使他国,可是我亲戚太多,想不起来他是谁了。”

    她注意到敛雨客脸上神情不复以往轻松自在,不由多问:“敛兄似是也有心事?我解除化身不到半个时辰,是遇到什么了吗?”

    敛雨客并未立刻回答,转而问:“你有多少亲戚?”

    商悯琢磨了一下,“隐约记得老幼加起来千把人是有的,不记得有没有上两千。这事儿我不太了解,各国都设有宗人院专门管他们,除非逢年过节固定的祭祀日,大家聚得少。”

    敛雨客诧异:“这人可真不少……”

    “错了,真的挺少了。我武国建国本就迟了几百年,要想继承王位,又需要通过一系列考验,每一代都要死个把人。谭国建国也短,爵位又低王一等,他们的宗室人数和我们差不了多少。”商悯眼神真诚,“敛兄远离尘世太久,也不了解王朝体制,不如你猜猜,大燕传承八百年,皇族有多少人?”

    大燕皇族把五服九代之内的后代都算在宗室之内,商悯就是皇族没出五服的亲戚,只是不姓姬,名字不在主宗谱上,是在副宗谱上。要是商悯的娘不是去武国,而是她爹来宿阳,商悯就得改个姓,也能上皇族主宗谱。

    地方王族与皇族有所不同,不能算五服,按照礼法需以王的辈分为始上数三代、再下数三代,共计七代。这七代人才算是宗室成员,出了七代就是平民,与寻常百姓无异,既不享有特权,也不食俸禄,需要自食其力。

    若某小国国主爵位低王一等,为“公”或“侯”,计算宗室人数时该数几代又会有变化。

    武国王族尚武,王位的继承常常伴随着祖传的血腥仪式,所以不像别国宗室动辄数万人,但算上七代内的亲戚,千把人还是有的,可即便如此,也堪称人丁稀少。

    敛雨客沉思,往大里猜:“数万?”

    “敛兄还是猜少了,至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