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妖追夫随军日常[七零]: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小花妖追夫随军日常[七零]》 60-70(第10/28页)

顾闻山忍俊不禁道:“这树属蛇的。”

    小花宝说:“我属羊~咩咩羊!”

    孟小虎也说:“我属老虎,丛林之王。”

    小花宝纠正他:“你也是咩咩。”

    孟小虎不承认:“从今天我就要属老虎。”

    小花宝说:“那我要属妈妈!”

    顾闻山拍拍小花宝的脑袋:“你俩都给我属羊。”

    孟小虎不高兴,跑到沈夏荷面前说:“妈妈,你嘀咕什么呢?你让我属老虎好不好?”

    沈夏荷双手合十念念有词,香栀跟顾闻山解释说:“她在求菩萨保佑让尤秀早日考上清北。瞧我们姐妹关系多铁。”

    顾闻山点点头说:“也是。不然你们上初中估计也得跟她一起。”

    “什么?!”

    “什么?!”香栀和沈夏荷异口同声。

    顾闻山说:“心连心初中马上要运行,总校长还是姓郭的。初中分校长还缺人手。肥水不流外人田也好,还是工作能力也好,加上她成绩虽然是高中,但教学质量高,把你们俩文盲都能拉扯到毕业分校长不出意外应该是她的。”

    “郭观宇有意让尤秀当初中校长?”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顾闻山乐于看小妻子疯疯癫癫的模样,笑呵呵地说:“他问过军方意见,我赞成。”

    他看她们俩面如死灰,故意问:“怎么?难道我要不赞成才好?”

    香栀拉着沈夏荷跑大阳台,噗通一声跪下,求着菩萨保佑一定要让尤秀如愿考上清北,别来继续盯着她们俩了!

    ***

    一九八零年开春,114部队与往年一样开始了工作。

    但有一点不一样,家属院里到处移动着穿着毛呢大衣配红裙子的家属。俨然成为本季的时尚潮流。

    若是再紧随潮流,还会抹上红嘴唇,烫个大波浪。

    冯艳人逢喜事精神爽,央区报道了114部队军嫂们集体捐助物资,帮助灾民度过难关的行动。而且有位名叫周香栀的军嫂做好事不留名,在114家属们获得“三八集体红旗”的荣誉后,自己还单独获得了“雷锋军嫂”的称号。

    一时间全国各大军区家属院里开展了“向雷锋军嫂学习”的精神文明活动。还在全国军报上刊登了周香栀同志的照片,时髦的打扮与印象中的军嫂完全不同,身体力行证明了爱美与意识形态健康与否没关系。

    《京市晚报》还就这个问题发表了《红裙子正当红,不要假正经》的正面评论看法。

    国内第一本时装杂志《时装》同时期创刊,也发表了红裙子:“穿衣服出格一点,让女性从单一刻板的印象中解放出来”的评论文章。

    《京市晚报》与《时装》不约而同的转载了周香栀同志呢子配红裙,波浪卷发配高跟鞋的摩登打扮。

    这样的穿着受到时髦青年们的追捧,香栀红裙子的打扮迅速一统天下,风靡全国。

    海城市114部队,家属院。

    站在风潮尖端的香栀同志,并不觉得是自己推动了这件事。而是事情推着她走,只不过需要一个模范榜样站出来,作为时髦先锋。

    她还是老样子上下班,趁着午休去小食堂找陈厨子订明天早上的老面馍馍。

    小花宝要吃煎馒头片蘸白糖,孟小虎要吃鸡蛋裹馒头片。

    小食堂老面馍馍每天有数,谁要提前订,不订就没有。是真的香馍馍。

    进到小食堂,陈嫂子正在打饭,看到香栀过来说:“摩登军嫂来啦,吃点什么?今天有地三鲜和糖醋里脊。”

    如今市场经济逐步放开,部队里的日子也好过了。加上多了直营农村来补贴肉粮,114的伙食一天比一天好。

    香栀对这类称呼见怪不怪,甜甜地笑着说:“嫂子,我订十个馒头,给你粮票。再给我打一碗地三鲜,我自己吃。”

    今天早上她和顾闻山一起送小花宝去了托班,中午小花宝在托班吃饭。顾闻山开年工作忙,还跟着战士们进行春季拉练,今天晚上直接就不回家了。

    香栀拿好饭盒刚坐下,边上围来几位眼熟的军嫂。纷纷跟她打听衣服和头发在哪里做的。香栀把市内大师傅的理发师告诉她们,呢子大衣就没办法了,是京市婆婆给的。

    “你婆婆可真好,我要是穿的时髦点我婆婆眼珠子瞪的比老黄牛还大。”

    “我上次去公园舞会,看到有个小伙穿着牛仔裤被一群大爷大妈给扒了下去,最后穿着裤衩子逃跑的。”

    “他们也太不时尚了,市里开了家迪斯科舞厅,有四台卡带录音机轮流放歌呢。全是没听过的外国歌。诶,香栀同志,周末咱们一起去见识见识呀?”

    香栀早就在锦山蹦过迪了,虽然音乐不够迪,但她扭的够迪。

    为了不破坏“雷锋军嫂”的形象,她含蓄地拒绝了:“家里有小孩,不方便带孩子去。”

    大家纷纷理解,又问了她皮鞋在哪里买的,约好去商场。

    香栀吃完饭,回到农场上班。

    周先生在办公室招呼她说:“你来看看这是谁。”

    香栀走过去瞧着他手上的报纸,赫然发现报纸上有野山樱的照片。还写着“著名影星丽樱女士”。

    香栀土包子似得张大嘴:“她还成了著名影星?她拍过什么啊?”

    周先生如数家珍地说:“在我年轻的时候,拍过十多部电影,还有不少电视剧和广告。后来环境不好,她也怕暴露身份,回到花谷一呆就是二十年。”

    香栀仔细看着报纸,在访谈里看到一行小字:“将携手外孙女拍摄国内知名品牌儿童雪花膏广告?我怎么不知道?”

    周先生实话实说:“她先斩后奏。说外孙女长得像她,就是当明星的料。”

    香栀干巴巴地说:“她爸还说她就是当兵的料。李妈妈还说她就是当厨子的料。就连看个相声,人家还说她是逗哏的料。”

    周先生笑呵呵地说:“反正就一个儿童广告,费不了多大的事。人家也商量好了在咱们海城拍。只当给孩子多积累社会经验了么。”

    “行吧。”香栀也想让小花宝多见见世面,整天在家里一惊一乍的,也该让她见识到社会的实力了。

    “什么时候去?”

    “过两天的,你妈到京市有活动。”

    香栀好奇:“她不是隐居了,怎么又开始活动了?”

    周先生说:“这不是有了大孙女,她要给大孙女多攒点财富,说以后的社会没钱寸步难行。”

    “姥爱如山。”香栀佩服。

    下班以后,香栀先到部队托儿所把小花宝接回家。

    用她爸爸的话说,不要让孩子脱离群众,要她在集体生活里快乐长大。

    香栀站在托儿所外面,看着小花宝噌噌噌爬到树上,抓着香奶片往地上撒。一群二十多个刚学会走路的小朋友,咿咿呀呀地滚爬在地上抢着香奶片要往嘴巴里塞。

    托儿所的老师要疯了,抓了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