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荒岛种田后我成神了: 8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在荒岛种田后我成神了》 80-100(第11/51页)

一步一叩首的去蓬莱神殿朝拜了蓬莱神尊。并朝着王宫的方向叩了好些响头。

    他们拿着梁王拨的银两盘缠,和神殿信徒们为他们筹措的干粮,踏上了返乡的路。

    跟来时的仓皇绝望不一样,灾民们回去的路上都有说有笑的。现在他们知道自己的家乡不仅解了旱灾,还被免了一年的赋税,这一趟回去,迎接他们的就是丰收的粮仓。

    灾民们还商讨着回乡后要在乡里修蓬莱神庙,还要给国君立长生祠。

    奉天送灾民们出城时听到他们的讨论眉心一跳,连忙告知众人,国君的长生祠她不管,但神尊的神庙不可搜刮民脂民膏,若大家想敬拜神尊,供奉一尊神牌即可。

    万万不能因为建神庙而使百姓致贫。

    灾民们听罢,对神尊愈发敬仰起来,忙说他们回去自己伐木盖庙,绝不强迫谁掏银子。

    奉天这才稍稍放心。

    随即,她又请梁王在大梁境内发布了一道新的公文。

    凡大梁境内,若要修建蓬莱神庙或是举行蓬莱神祭典,都禁收祭神税。

    百姓们也禁止在神庙中攀比香油钱,大梁境内所以蓬莱神庙的功德箱投钱章程都必须与国都蓬莱神殿中一致。

    即平头百姓每人每日至多只能往功德箱里投一枚铜钱,家境殷实些的每日可投两枚,以此类推。

    而神庙的庙祝班子也只能选未婚女子,禁止男子担任神庙巫祝。违者按渎神罪论罚。

    这一纸公文发下去后,好些正准备重金修建蓬莱神庙的地方都不得不老实照办,那些试图征收祭神税的官员和试图往神庙中塞些男人做神仆神侍的人都只得放弃自己的小算盘。

    因为在这个时代,渎神的罪名,与弑君谋反同等。

    梁王下令后,奉天终于放下了心。

    现在,国都中的灾民们都陆续返乡,京中的百姓们又过上了与往日般平静的生活。

    但那群陈国的难民却不愿走了,说自己愿入籍到大梁,哪怕是留在大梁做个无土无银的佃农也行。

    梁王颇有些头痛的同时又有些暗自欢喜。

    因为历来只有梁人往外跑的,没有邻国人求着往大梁入籍的。谁都知道列国里大梁最是贫瘠偏远,除非是想不开,否则没有人想来大梁入籍。

    梁王纠结的召见了陈国难民的为首者。

    问他们为何不想回故土,反而要背井离乡留在他大梁。

    陈国人哭道,因为陈国既没有像蓬莱神尊这样的慈悲神明,又没有像梁王这样肯亲自救灾的仁爱国君。

    陈国今年也遭了旱,但他们的大国师办了几场祭典也没求来风神爷爷的眷顾,陈国的国君也并没有亲自去救灾,只是派了些钦差去赈灾。

    可那些钦差们只当这是个捞钱的肥缺,将国库拨的赈灾银米都揽进了自己的库房,如今陈国境内也是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梁王一听就有些坐不住了。

    因为大梁每年能产米粮的州府有限,今年他又下令免了遭旱的两州四府的赋税,这样一来,大梁今年就只能多向列国买双倍的米粮才够填补这空缺。

    而陈国,恰巧就是往年卖米粮给梁国的丰饶大国之一。

    陈国遭旱,那梁国今年能买到的米粮岂不是就没着落了?!

    梁王越想越愁,他让陈国的难民们先回去等等,他得考虑考虑,随后梁王又召来了国都四方坊市里的官吏和户部官吏,向他们询问今年八达坊市里的列国行商带来的米粮涨价没有。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

    梁王这才知道,如今列国行商的米粮商行里都涨了好几倍的价!莫说百姓吃不消,连大梁国库都快吃不消了!

    有官吏向梁王谏言,让他下令征税买粮好渡过难关。

    还有官吏反驳道,如今大梁旱情刚解,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候,贸然加征税收,那不是断了老百姓的活路吗?

    官吏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吵得梁王头痛。

    他当然知道现在不宜再加税,但他也知道,国库里的银两,只够买和往年一样价格的米粮。面对翻了几番的贵价米粮,大梁的国库根本无力负担。

    梁王愁得起了一嘴的燎泡。

    这时有官吏道,何不去求求神使大人?请她向神尊再求些恩泽下来,大梁说不定就有救了。

    梁王却道,神使大人曾有言,她不会干涉梁国任何政事。

    先前救灾也就罢了,她只解了天灾,对后来的灾民们,她也没有干涉梁王对他们的后续安置;更没有过问渎职官吏的惩处,只让梁王发布了禁止蓬莱神庙收祭神税的公文,再次摆明了蓬莱神殿不涉朝堂的立场。

    那官员听罢沉默了一会。

    对他们来说,这样一位尽收民心的神使不涉朝堂,对他们来说其实是好事。否则,以奉天神使现在的威望,若她像曾经的大国师那样独揽神权,他们这些大小官员头上都得再加一重大山。

    虽然梁国君权神权并不互通,但有大国师弄权的先例在,众臣们多多少少还是对掌握神权的神使有些忌惮。

    可现在,他们却有些后悔了。

    奉天神使彻底远离朝堂,如今他们想去求助都没脸。因为米粮涨价国库空虚这样的俗事,根本与神明无关。这是朝堂上该操心的事,而不是神使该操心的事。

    梁王这边与众臣唉声叹气,而奉天在神殿里也得知了一些消息。

    比如两州四府旱情解后,国都米粮价钱不降反涨,又比如,殿外的广场上,因无米下锅来求助的穷苦百姓也越来越多。

    奉天听到神仆们的报告,有些忧虑。

    她决定出去看看外面究竟是什么情况,但还未出门,梁王就来了。

    梁王一来就要给奉天行大礼,奉天不解的拉住他,梁王却硬是拜了下去:“求神使大人救救大梁百姓!”

    梁王也是实在没办法了,只能豁出老脸来求奉天。

    因为米粮的价格连连翻倍,国库根本承担不起。

    可这救命粮又不能不买。

    而且米粮涨价是因为相邻列国也遭了灾,粮食供不应求,价格也完全降不下来。

    甚至列国在大梁的米粮商行随时都有断粮的风险,莫说是降价了,加价都不一定能保证买得到粮食。

    奉天叹息:“我正欲出门去看看外面是什么情形呢,陛下就来了,既是如此,我便先禀告神尊,求一求祂的指点罢。”

    梁王自是感激万分不提。

    奉天让梁王在后堂大厅稍候,而她则去静室里,用玉符向神尊祷告。

    蓬莱岛。

    墨卿收到奉天的消息时并不意外。

    因为这些天墨卿能收到的信仰越来越多,除了受旱的州府外,其余州府的信仰线也一日比一日多了起来。因为梁王的公文和奉天的亲力救灾,又有返乡的灾民们的一路传颂,如今她的信徒已经遍及了整个大梁。

    通过这些越来越密集的信仰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