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花女配(快穿): 440-46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菟丝花女配(快穿)》 440-460(第2/24页)

都强。”

    阮柔应了,最后,不仅手头的钱没给出去,还接了阮母赞助的五十块钱。

    “这是我和你爸补贴你的,你好好收着,也别跟你大哥大嫂说,他们俩那性子,都不是大方的。”到底是亲儿子,阮母这话绝对是保守了,以阮柔来看,阮大嫂且不说,阮大哥绝对是个抠搜且冷心冷肺的。

    母女俩说过话,阮母出去顺便将门关上,阮柔将钱收好,终于能盖上被子,睡个安稳觉。

    晚上,一家人聚在饭桌上,阮父将阮柔打算高考的事说了出来,“小茵想要参加高考,这是件好事,离六月也没几天了,这阵子就让小茵好好复习,谁也别多打扰了,要是考中了,也是咱们阮家的幸事,要考不上,到时候再做打算。”

    话一出,阮大嫂面色一变,饭桌下的手捅了捅丈夫,示意他说几句。

    阮大哥比之中午更不高兴了,臭着一张脸道,“爸妈,你们看小茵,是学习的料子嘛,说是参加高考,就是浪费时间和粮食,不如趁早找个人嫁了。”

    “啪!”阮父将手中筷子重重往桌上一拍,等着大儿子,“你这是当人哥哥该说的话吗?”

    阮大哥瘪瘪嘴,看着还不大服气,到底没顶嘴。

    阮大嫂见势不好,连忙帮着劝和,“爸,他也没别的意思,就是担心小妹年纪不小了,别到时候高考没考上,还耽误了年纪,到时候找不到好的相亲对象。”

    “哼,我看就是吃独食吃习惯了,这家还没轮到他当呢。”阮父的眼神有些冷,今儿回来后,老妻就把自己的想法跟他说了,他仔细思索了下,也确实是这个理,便有心想要治治,所以这一出也不全是为了女儿讨公道……

    阮大哥听后,直接反驳,“爸,您这说的什么话,是我小气吗,也不看看家里什么样,要是家里有钱,叫我供着她一辈子都行,可这不是没条件嘛,成栋成材他们连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买呢。”

    “那是你这个当爹的没本事。”阮父本来还压着的火气,当即压抑不住了。

    第442章 要叫阮父评价这个儿子,那就是志大才疏,如今也当了三个孩子的爹,……

    要叫阮父评价这个儿子,那就是志大才疏,如今也当了三个孩子的爹,一大把年纪,却压根不堪大用。

    因着是家里唯一的儿子,阮家住在城里,也不缺一个劳动力,故而是一直将人供到了高中毕业,结果呢,厂子里招工不知给他寻摸了多少,愣是一个没考上,最后还是他掏出老本来,硬生生给买的工作。

    眨眼十几年过去,原先进去什么岗,现在就还是什么岗,工资基本没变过,也就每隔几年涨个工龄工资,老婆孩子都考他这个五六十的老子养,看着就是没出息的,可谁叫是自己唯一的儿子呢。

    他自己是准备在厂里干到退休的,到时候领个退休工资,到老了,再不济也不至于看儿子脸色行事,看如今看儿子这态度,亲妹妹吃几个月饭都容不下,以后自己躺病床上,还能指望得上。

    父母也不都是无私的,要么说有养儿防老这一说呢,当儿子靠不住,就怪不得阮父多想。

    受了训斥,阮大哥总算是蔫了,也没了方才的理直气壮,颇有几分气虚地嘀咕,“怎么就叫我没本事,是他们没眼光,看不到我的能耐。”

    阮父险些被气笑了,也懒得搭理他,直接发话,“你妹回来是吃我和你妈的,没占你们半点便宜,你们要是不想见到,就干脆自己搬出去住,你妈还省心了呢。”

    阮大嫂一听,顿时急了,“爸,搬出去我们住哪?”

    沪市是个大城市,早些年知青下乡,城里或许还有不少空房子,可随着高考恢复、知青回城,如今家家户户都挤满了人,哪里还有空房子,更何况租房子就得花钱,以他们俩的工资,供个吃喝住,基本什么都存不下,哪有住在家里,不仅有公婆补贴,孩子有人带,她不知省了多少心。

    说着,越想越生气,阮大嫂忍不住瞪了小姑子一眼,觉得都是这碍眼的,刚回来就搅风搅雨,害他们被公婆骂。

    安静吃饭的阮柔察觉头顶的瞪视,抬头,正好对上阮大嫂的视线,随后,她缓缓露出一个微笑,平静,毫无怨怼,落在阮大嫂的眼中却是赤裸裸的挑衅。

    但公婆正生气,她只得将火气憋下去,还得耐心安抚公婆,“爸妈,当家的也没别的意思,小妹在家住就在家住,我们也不多说什么,但搬出去住是真不行,我们手头没那么多钱,成栋成材正是花钱的年纪,有租房的钱,不如给两个孩子多买点吃的,你们说是不是?”

    这是知道自己夫妻惹人生气,抬了二老的孙子出来,阮柔心道这个大嫂还挺聪明。

    果然,若说儿子是二老曾经的心头宝,那么如今,两个宝贝孙子才是阮父阮母心中的第一人,成栋成材,两个名字都是阮父亲自取的,可见其看重与期望,一听会影响到宝贝孙子,阮父的神色当即和缓。

    阮大嫂趁热打铁,还拖了阮柔出来说合,“小妹,你也说两句,别真因为你大哥几句气话,就记恨上了吧。”

    好家伙,她还在跟前呢,就给她上眼药,阮柔这下可不能置身事外了,“大嫂说的哪里话,我下乡七年才回来,哪里知道家里会紧张成这样子,早知道就待在乡下继续准备高考了,要是考上大学就直接去学校,没考上也不浪费家里粮食,如今倒要给大哥大嫂添麻烦,是我对不住了。”

    阮大嫂这下可算领教了小姑子的难缠,明明下乡前还是个乖巧的小丫头,果然,乡下待几年,就连乡下人的坏毛病都学会了,牙尖嘴利的,也不知道将来嫁不嫁得出去。

    姑媳交锋,阮父阮母就在上首看着,等两人说完,阮母才打圆场,“好了,安生吃饭,什么搬出去不搬出去的,你们都姓阮,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兄妹,哪里至于为这点小事翻脸。”

    阮大嫂遂不吭声了,心内却在嘀咕,什么亲兄妹,难道还能有她和几个孩子亲。

    一顿饭吃完,阮柔住在阮家备考的事就这么定下,再无人多嘴,

    吃过晚饭,一家人终于有闲暇凑在一起说说话,阮柔说着原主在乡下的事,其实下乡知青的日子挺苦的,白天黑夜地下地,尤其春种秋收的时候,当然,乡下人也哭,可知青是从原本本好好的城里青年,一朝下乡,举目无亲,全靠自己挣粮食养活自己,好的有城里亲人补贴,差点的还得攒下粮食救济城里亲人,可谓辛酸。

    阮柔也没挑着好的说,而是如实讲了些原主在地里辛勤劳作的辛苦,只是在她口中,曾经的苦难都是人生的一段旅程,她很是看得开。

    阮父沉默听着,心内不由有些吃惊,女儿在他记忆里,还是曾经那个懂事乖巧的女儿,却没想到,几年过去,竟然成长如此迅速。

    对于下乡,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就如阮父,再是抱怨,也知道是上面不得已的政策,当年城里知识青年太多,大批没工作、吃不饱的混子在大街上游荡,时有冲突,最后,才有了强制下乡的政策,不管乡下日子再怎么苦,起码饿不死。

    当然,于个人而言,下乡就是实实在在的苦难,没想到女儿如此看得开,还积极准备高考。

    阮父清了清嗓子,开口问,“小茵,你对高考有几分把握。”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