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花女配(快穿): 520-5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菟丝花女配(快穿)》 520-540(第14/18页)

    另一厢,铜湖村,春耕的事一切顺利,阮柔回到村中小屋,几个月没住人,哪怕砖石瓦房,此刻也添了几分破旧。

    她便想着使人来修缮一番,以她的性格,日后必不会常会铜湖村,阮母多半会跟着她,此时修上一次,也能多维持些年份。

    好在村子里人也好找,春耕刚过,多的是愿意寻零散活计的乡下汉子,一天二十文不包饭就可以雇上一天,阮柔请了五六个人,约莫修了半个月,原本略得破旧的房屋就被休整一新,少说还能维持上二三十年。

    等房子修好,留在镇上看粮铺的阮母也回来了一趟,看着新屋子很是高兴,又有点感伤,因为她知道,此时也同样代表着要离开,她并不畏惧陌生的远方和未来,只是有些忧伤要与过去做一次告别。

    等房子和春耕的事情结束,阮柔便开始为去省城做准备,这也是她们一早计划好的,镇上的粮铺已经走入正轨,能稳定地带来收入,这不仅意味着她们的一次成功,也代表粮铺不再需要这么多人。

    如今阮柔身边的人,除去阮母和宋姨是肯定会跟着外,金小妹和孙秋香母女早前都表示过愿意跟着她,金小妹纯粹是被钱途迷了眼,一心想着把粮铺生意做大做强,此刻热情慢慢期待去省城的继续开疆扩土。

    至于后者,则是无所谓在哪里带着,既然当初是为了保护阮柔而来,那么跟着她跑也没什么大问题。

    于是,镇上的粮铺只能交给铺子里新招来的钱管事,除去粮铺的往来生意外,钱管事还需要帮忙看管阮柔名下的一百亩田地、乡下的房屋,以及粮食收购的买卖,以作将来省城粮铺的进货来源之一。

    待叮嘱完一切,装上必须带的三马车家当,阮柔和阮母坐在颠簸的牛车上,开始向着省城进发。

    其实阮柔提过,自己先带人去省城打前锋,等安定下来再接阮母过去,可阮母愣是没同意。

    “你再成熟,也是一个孩子,娘做生意上没你的天分,可一个大人杵在那,旁人就得客气几分。”阮母的话是这样讲的,阮柔辩不过她,只得应了。

    只是,阮柔不知道的是,阮母最担心的还不是生意,毕竟哪怕省城生意不好做,她们还可以退回镇上,总能混一口饭吃,但女儿的婚事可没那么容易解决。

    自打刘一帆回来省城就没了消息,哪怕提前打过招呼,回省城后家里肯定还有一关,加上科举在即,恐怕不会有太多来往,而事实上,几个月过去,也就顾华遣人送了几封信过去,阮母可不就担心上了,连阮柔如何安慰都没用。

    阮母非要跟着,就是想亲眼看看刘家和刘一帆本人的态度,要是可以,她还是想和刘家友好往来的,毕竟,对拐跑人家的嫡长子多少有些心虚来着。

    从小镇去往省城的路途需要三天两夜,其中,前半段基本都是乡村小路,只有后面一小段路是官路,她们清晨出发,约莫在第三天的傍晚能到达省城。

    马车颠簸着在乡间小路骑行,速度并不快,在野外露宿了两夜后,马车终于上了官道,再走一天,就能到省城了。

    阮柔估摸着时间,差不多刘一帆的第一场考试也该结束,也不知成绩有没有出来,刘家又是作何反应。

    而就在阮柔惦记刘一帆的同时,对方那边也在争取出城来迎。

    刘府,科举今日刚公布的了名次,刘一帆不出预料,考中了第三名,顺利取得秀才功名。

    当他没有功名的时候,刘父对这个儿子的入赘只是觉得丢脸与可惜,多余的就没有,毕竟他不止一个儿子,传宗接代嘛,一个也够了。

    可当这个儿子跃居秀才,他才突然发现,让一个即将大有前途的儿子入赘,着实太过可惜,于是,在刘一帆回归几个月后,第一次迎来了正式的父子谈话。

    “一帆,你还年轻,现在就已经有了秀才功名,以后,说不定你会比我走得更远。”刘父的眼神意味深长。

    刘父的年纪其实并不算大,近四十岁的年纪,已经做到一省知府的位置,知府是正四品,如若给他一个机会,或许还能摸一摸京都三品官的位置,这也是他为什么一直跟侯府交好,原配妻子死后,还是再娶了一个庶女的原因。

    如今,他说儿子可能比自己走得更远,足以说明他对这个儿子的看好。

    第536章 听到刘父的话,刘一帆斜眼看了他一眼,愣是没吭声。  刘……

    听到刘父的话,刘一帆斜眼看了他一眼,愣是没吭声。

    刘父只得一边心内赞赏,一边有些痛心地继续劝,“你如今年轻,觉得入赘的事没什么影响,可其实不是的,起码外人瞧着总不像话,你到底得想明白,到底前途重要还是一时的冲动重要。”

    刘一帆依旧选择沉默,好似在权衡利弊,也可能压根没放在心上。

    以前父子俩的关系其实也未必有多亲近,加上好几个月没见,刘父总觉得自己看不清楚这个儿子,更弄不清楚他此刻的沉默到底是何含义,斟酌了番,他把本来要说的话往回收了收,“如果你真的喜欢,把人娶回来也就是了,不管入赘还是嫁娶,只要你们两个人在一起,其它的都是小事。”

    刘一帆眉毛稍微动了动,不愧是老狐狸,竟然没想着拆散他和阮柔,若他真是特意表现出来的对阮柔一时感情上头,刘父这话说不定还真的有作用,可惜,并不是,所以刘父算是白费口水了。

    慢慢的,刘父也品出点门道,一时不知该对这个儿子提高点评价,还是降低点,但怎么说呢,他自己不是个感情至上的,但也不至于对这样的儿子有所嫌恶,而是真心担心他的前途。

    等刘父该说的说了,刘一帆才缓缓开口,“爹,你说的我都明白,可不管是现在科考还是以后当官,凭的都是能力和学识,跟我入赘还是成婚没什么关系,科举为官的事情以后还得爹多费心。”

    于是,刘父更惋惜了,不为别的,而是这么优秀的儿子入赘出去,儿子还是自己儿子,以后的孙子可就不姓刘了,多少有几分可惜。

    可他到底看明白了儿子的坚持,索性不再劝,而是自然转换了话题,秀才顶多算开启科举的起点,以后的路还长远着呢。

    科考上的事,刘一帆倒是听得认真,一朝有一朝的规矩,尤其刘父在官场经营多年,其中心得体会可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父子俩整整聊了两个时辰,从科举试卷讲到考场环境,从后续考题到朝堂局势,刘一帆收获良多,刘父也讲得很是尽兴,刘家算是书香世家出身,没太多背景,刘父能混出头主要还是靠自己出息、以及当初被侯府榜下捉婿有了一场好婚事,如今轮到下一代,想来比起当初的他会轻松不少。

    等聊完,刘一帆恭敬起身离开,刘父看着人离开的背影,心情突然转好,管他以后怎么样,眼前马上要有出息的也是自己亲儿子。

    想开了,本来窝在书桌背后的人便也跟着起身,悠哉哉离开书房,而外面,刘家继母是不是偷窥两眼,恨不得看到父子两人打起来才好,最好把继子赶出家门,她才能安心。

    可惜,两人都是冷静自持的,连争吵都没几句,白叫她期待一番,等刘父出来,她忙凑上去,装模作样安慰几句,“老爷,你可别跟一帆生气,孩子还小,容易冲动行事,咱们做长辈的多教着点,以后就懂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