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花女配(快穿): 540-56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菟丝花女配(快穿)》 540-560(第1/19页)

    第541章 等一场场考试结束,终于到了考生们出考场的日子,阮柔早早备好马车……

    等一场场考试结束,终于到了考生们出考场的日子,阮柔早早备好马车,只可惜考场外人山人海,马车进不去,只得让金小妹在一条街口外等着,阮柔提着一个小提篮,里面有一碗鸡汤几块糕点。

    约莫等了一会儿,人群渐渐散去一些,阮柔才终于看到刘一帆,先喝了一碗鸡汤,糕点是吃不下去的,遂直接往马车那边走去。

    几天的考试,且不说费的脑力,光是体力就几乎耗空,刘一帆此时没有别的想法,喝碗鸡汤,唯一的念头就是找张床睡下。

    事实上,马车晃晃悠悠的路上,刘一帆就睡着了,连怎么下的马车回房都不知道,等醒来,已经是整一天后了。

    正好又是一个清晨,刘一帆起身洗漱,待收拾齐整方才来到客厅,阮柔正在跟金小妹商量今日要出门做什么,见到人过来,免不得问候一句,“你起来了,饿了吧,厨房灶台有炖粥,你自己去盛一碗,等中午再吃正经饭。”久饿的人胃不好,得喝粥缓一缓。

    刘一帆正准备去灶房,一旁侍候的顾华腿脚麻利,飞快去灶房端了一碗粥过来。

    人醒来,阮柔今日出门的计划就得延迟,索性在饭桌上闲聊。

    考都考完,没有忌讳,她干脆直接问,“你考得如何。”

    这一问,不拘是顾华还是金小妹,都悄悄竖起了耳朵。

    反倒本人刘一帆态度随意,很是笃定道,“还行吧,二甲是肯定的,一甲就得看情况了。”

    按以往春闱的规矩,考官们会先定出前三甲名单,皇帝在殿试后宣布最终名次,二甲三甲一般不会刻意调整,但一甲考虑的不只是考试成绩,还会受其家世背景、父母宗族、党政派系等等影响,总之,也不是完全公平。

    刘一帆这么说,那就是有十足的把握,阮柔听后满意,她新买的铺子,还打算好好发展,有一个京官在背后撑腰再好不过。

    临出门前,她给对方加油,“以后咱家就靠你了。”说着潇洒出门,留刘一帆无奈笑笑。

    吃罢饭,就得出门跟同窗们对答案了,最重要的还是即将面对的殿试,那可是亲面圣上的机会,表现好一路青云直上,表现不好落个三甲一辈子庸庸碌碌,写策论、猜题答题,且还得辛苦几天呢。

    时间流逝中,阮柔在京都的第一家阮氏粮铺宣告开张,京都地方大规矩多,就没敢放鞭炮之类的,而是特意请了舞狮队,门口挂上两个大大的红灯笼,很是喜气。

    京都繁华,人气也比旁的地方高,甚至不用阮柔想什么办法吸引客人,就陆续有路过的客人上门。

    要说在京都开铺子,缺点那是数也数不清,可优点也很明显,京都有钱人多,物价就贵,同样的粮食,价格比省城价格高上一半有余,哪怕加上一路的运费,赚的也要多得多。

    生意上门,阮柔心情甚好,待客人殷勤备至,一个上午,就成了好几单生意,连金小妹都乐呵呵,“惠娘,京都的生意可真好,咱们算是来对了。”

    “嗯,既然生意好,就好好干。”阮柔鼓气——

    万事开头难,阮柔有时候想想,除去当初在镇上开第一家粮铺,连采购粮食都要自己出门一点点搬运外,再之后有经验、有粮食来源,经济上也富裕很多,发展就格外顺利,及至此时京都开店,有种格外得心应手的感觉。

    仅三日,京都的粮铺就逐渐走上了正轨,虽然还没培养出固定的客人,但来的人多了,总会有一部分人能留下来,还是那句话,阮柔对自家粮铺的粮食品质和价格有信心。

    平静中,迎来了刘一帆的殿试,春闱后,金榜题名,走马游街,刘一帆得了二甲传胪的位置,第四名。

    其实从家世背景上来说,刘一帆也不全全然没背景,从父辈来看,刘家勉强算书香世家,刘父如今官至知府,而母家这边,母亲出自侯府,他勉强可以算半个勋贵子弟,起码他要想打入勋贵圈还是可以找舅家的人帮忙引进的。

    所以,得了个传胪的位置,还算过得去。

    刘一帆自己是这么说的,“状元出自江南名门望族谢家,风流才子,学识才华都是顶尖的,被陛下钦点状元,榜眼是京都吏部侍郎的侄子,出自苏家,一门三进士,探花是当今慧云郡主的儿子,样貌上上。”

    总而言之,前四名,没有一个所谓的寒门出身,或多或少都有背景。

    阮柔便问,“所以,你是背景没拼过人家?”

    “也不是,前三位的才学也是极佳的,水平相差不大。”刘一帆解释,随后似想起什么,叮嘱,“对了,我预备明日有空去永安侯府拜访,你明日记得留出空来。”

    侯府也即是刘一帆的正经外家,之所以当初入京没有直接上门,就是担心侯府勋贵身份会影响到自己,加上两边血缘关系亲近,实则没怎么真正相处过,到底还是陌生的,便想着等考中后上门,多几分底气,也不给侯府丢脸。

    阮柔应下,“好,明日有空,就是礼物要备上什么样的。”

    “我来吧。”刘一帆接过送礼的事,其实他可比阮柔有钱多了,概因当初亲娘嫁妆丰厚,人走后,这份嫁妆就留给了其唯一的子嗣,刘父是个脑子清醒的,哪怕后面刘家继母,也即刘母的庶妹、永安侯府的庶女嫁进来,因着嫁妆不丰屡次打前头嫁妆的主意,刘父也始终没松口,牢牢捏在自己手里。

    之前在省城几年,刘父见儿子是个有成算的,且已经成婚,是个大人了,遂将嫁妆都转给了儿子,所以,刘一帆现在是真富有,有钱送礼就变得很简单。

    翌日,两人果真带着礼物登门,拜帖是早就送了的,故而一大早,侯府就开门迎客,永安侯府如今当家的是侯府嫡长子,刘母的同胞兄长,刘一帆的亲舅舅,上头的侯府老妇人,是他亲外祖母,极亲的血缘关系,刘一帆又不是什么拿不出手的人,侯府的态度也甚是热情。

    侯府近些年来有所落寞,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如今的侯府还是绝大多是人仰望的存在,于刚中进士的刘一帆而言,绝对的够看。

    两边互有权衡,相处起来反倒轻松,刘一帆说起自己的过往,惹得老妇人忍不住连连抹眼睛,安定侯同样感慨不已,提起早逝的女儿和妹妹又一番伤心,刘一帆自是宽慰不提。

    第542章 继殿试后,刘一帆顺利考进翰林院,成了一名七品文官,虽说官职不高……

    继殿试后,刘一帆顺利考进翰林院,成了一名七品文官,虽说官职不高,可翰林院清贵,又是天子近臣,以后的前途还远着呢。

    自此,刘一帆开启了日常当值的日子,每月仅两日休沐,逢年过节还有额外的假日。

    阮柔则依旧费心经营粮铺,一年过去,第一家粮铺的生意彻底站稳脚跟,多做的是平民百姓生意,不显山不露水,故而也没引起什么人的额外注意和敌对。

    但很快要开第二家,按计划,应当售卖更高一档的精细粮,如碧梗米之类的,都是达官贵人们常用的,价格贵,用量少,但却赚得更多,是粮铺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如今她却有些犹豫,担心会引来麻烦。

    还是刘一帆宽慰,“如今我好赖也是个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