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 50-60(第13/25页)


    赵丰年还笑着,眼里却没了笑意,“顾大人所言甚是,只是这何为志同道合,却是各人自知了。”

    “我是念及同榜之谊好言相劝,也言尽于此了。”

    顾子昂甩袖而去,赵丰年正要坐下,却见齐晟走了过来。

    “你之前认识他?”

    “今日第一次说话。”

    齐晟惊讶,“那这位侯府公子也未免太高人一等了。”

    赵丰年抬眸,“侯府?”

    “太平侯府,他是二房嫡子,据说自小天资聪颖,对了,我听说他曾经想要拜傅大儒为老师却被拒绝了,这样说来,你们还险些成为了师兄弟呢。”

    “竟还有这事。”

    “不过,近来北方大旱又逢外族来犯之事,前朝旧事重提,议论起对外政策,太平侯主和,被圣上骂了一顿,也那怪他气不顺找你了。”

    赵丰年也知道近几个月来朝廷最重视的大事,只是没想到已经有了定论了。

    “圣上决定派兵了?”

    “没那没容易,朝廷上主和的不少。”

    齐晟叹了口气,都是少年意气,谁不想直接发兵打趴那般豺狼。

    赵丰年以为这事怎么也轮不到自己管,怎料,第二天,翰林院掌院学士找到他,让他一同面圣。

    第56章 第56章外放

    翰林院掌院学士姓常,是个挺和气的上官,至少,赵丰年从未见过他冷着脸,而今天是头一次。

    “掌院学士,可是又何要事?”

    常学士看了他一眼,“今日陛下同内阁诸位大人在御书房议事,事关北地,你会试时事篇可是自己所想?”

    赵丰年大概明白了,“不过是按照北地传闻推断之法,具体情况,还要看北地情形因地制宜。”

    “记住,一会儿面圣,也要如实说来。”

    赵丰年微讶,“是,学士。”

    “陛下,那北方戎族屡犯我边疆,不出兵只会让蛮子越发猖狂!”

    “此言差矣,北地刚回归我朝版图不过两年,自前朝起,过去五十年里,北地百姓深受外族压迫,如今正应该休养生息才是。”

    “臣附议,连续两月来,滴雨未落,不管是北地,就是西南,也出现了大旱,这时候出兵,劳民伤财,届时北地必生灵涂炭呐!”

    “那蛮子也缺水少粮,正是攻打的最佳时机,不打跑蛮子,如何休养生息?”

    天元帝看着底下争论不休,一直未出声,这时,身边的公公回禀人到了。

    “宣。”

    底下有大臣留意到,不禁好奇,却只见翰林院常学士带着个年轻的后生走了进来。

    “这不是新科状元赵丰年吗?”有人认了出来。

    也有人想到了,这位当初的会试殿试均对北地有所见解,只是总不至于让这么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后生来决断。

    “微臣参见陛下。”

    赵丰年跟着长官一起行过礼,又见过诸内阁大臣,就听上方传来声音。

    “赵丰年,想必你方才已经听到了诸位大臣的讨论,有何想法?别藏拙,把你殿试的文章都说给大家听听。”

    赵丰年的后路直接被堵死了,心中暗叹这是一上来就当了靶子了。

    “是陛下,臣以为,犯我边疆者,虽远必诛。”

    当即主战的大人就站了出来,“看到没有,就是一个才入朝不过半年的人都知道这戎族要打!”

    赵丰年继续,“没错,仗一定要打,但是,微臣愚见,眼下却并非最佳时机,方才有位大人说的没错,如今本是秋收在即,可接连数月未曾下过一场雨,无论南北,粮食减产已经是必然,微臣出生农家,知道这稻麦灌浆前需要大量水分,错过了灌浆期,粮食即便长出,也是空壳,这样一来,粮草便成了最大的问题,即便是从各地粮仓筹措,也只能解一时之困,后继乏力,此时贸然出兵,不仅北地生灵涂炭,怕是其他地方也有饥荒。”

    “这些方才李大人已经提过,各地也早就统计预测过今年秋收,西南北方是有所减产,只是江南粮仓是不受影响的,即便需要赈济西南,也有江南顶着。”

    赵丰年看了他一眼,“是,大人所言甚是,只是,倘若这天一直不下雨呢?”

    那人皱了眉头。

    “秋收后,南边的冬小麦就要播种了,可是倘若继续不下雨,秋播势必会受影响,不知各位大人是否发现了,三月前,不下雨的只有北地,两个月前,西南也开始不下雨,钦天监应该有记录,这一个月来,江南已经有多地半月余未曾下雨了。”

    天元帝一个眼神,身边立马有人去取钦天监的记录了。

    赵丰年也是前几日整理到江南的文卷,想起这事问了祖籍江南的苏景章才知道江南部分地方也旱了半个多月。

    “再者,大旱总是伴着蝗灾”

    这话一出,惊得人头皮发麻。

    “臣近日整理近十年的卷宗,发现八年前,西北大旱五月,有蝗灾,粮食十不存一,六年前,江北府大旱六月,有蝗灾,致春播颗粒无收;次年,江南府大旱五月,有蝗灾,官府开仓放粮,几乎耗尽所有陈粮。”

    天元帝闭了闭眼,赵丰年拿不住是不是该继续,而这时候,钦天监监正也被带到了,看着屋里的架势,顿时慌乱下跪。

    待天元帝问起江南雨水情况。

    “这,陛下,上一次消息是在一月前,那时还是正常下雨的。”

    赵丰年也不知道竟然还没记到,察觉到上方的视线,连忙解释,“回陛下,翰林院编修苏大人乃是江南人士,近几日收到家中来信,说是江南多地已有半月未曾下雨。”

    “从江南到京城,最快也要一月有余,信中的半月,岂不是已经一个半月了?”有大臣发现了盲点。

    天元帝看了眼赵丰年,“赵丰年,你继续。”

    “是,陛下,方才所说粮草一事只是其一,其二,是在北地百姓。”

    “北地百姓因打仗生灵涂炭,这个方才已经说过了。”

    一大臣插道。

    赵丰年点点头,“起初,三分天下,外族霸占豫城三十余年,至太祖陛下攻下豫城,特留下人马建设豫州。”

    “太祖不忍生灵涂炭,可恨那前朝逼人太甚,太祖这才不得已。”有大臣开口,但大多都若有所思。

    “确实,只是,卷宗记载,太祖在豫州设学堂,量田地,分牛牲,令百姓与豫州百姓同吃住,同时鼓励通婚。”

    “太祖是不忍豫州百姓此前被外族压迫,难以生计。”

    两次打断自己的都是一人,赵丰年便多看了两眼,“是仁慈,也是计策,是被迫,也是同化。陛下,豫州当时已经被前朝割给外族三十年  ,生活方式依旧保留着中原的习惯,可是太祖依旧坚持要同化,因为三十年,足以让一些人习惯了外族,习惯当外族人,一旦动摇,则人心不稳,城邦不稳。而如今的北地,恰如当年的豫州,五十年,足够一代人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