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夫君考状元: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辅导夫君考状元》 100-110(第12/13页)

的。不知道明人若是知道后人如此评价他们,会是什么心情。

    明诗的水平低,有很多原因,后人总结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明朝的皇帝大多数文化水平比较低,最终没有引导起好的风气。有人认为,宋代的诗词繁荣,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宋代的皇帝提倡诗文写作。帝王奖励提倡于上,文人必然风靡于下。大明绵延近三百载,经历了十六个皇帝,绝大多数都不爱学习,后期是中后期的皇帝更是如此,哪怕是经筵日讲也繁衍了事。例外的是明宣宗朱瞻基,素有“宫廷诗人”之称,以及明世宗朱厚熜,人称“青词皇帝”。

    朱瞻基虽然有诗癖,但作为最得他器重的大臣杨士奇却直接对朱瞻基说:“诗人无益之词,不足为也。”朱厚熜喜好的则是青词,也称绿章,是道教举行斋蘸时献给上天的奏章祝文,用红色颜料写在青藤纸上,形式工整而文字华丽。世宗好青词,于是乎“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其时文人亦大力撰写青词。只是这些文人撰写青词的终极目的却是为了投其所好,冀望博得世宗的赏识,从而能在仕途上青云直上,嘉靖十七年之后,明廷内阁十四个辅臣中就有九人是通过撰写青词得到赏识而上位的。这与文学艺术的本质背道而驰,朝廷的文人自然写不出太好的诗句。

    曾芸芸看到汤显祖写了很多与宫廷有关的内容,比如嘉靖和隆庆两个皇帝驾崩时,汤显祖都写了哭大行皇帝的诗。当然,这里面还录有汤显祖二十一岁参加江西乡试,取中第八名举人后写的诗句:“童子诸生中,俊气万人一。弱冠精华开,上路风云出。留名佳丽城,希心游侠窟。历落在世事,慷慨趋王术。神州虽大局,数着亦可毕。了此足高谢,别有烟霞质。”这个未来的伟大戏剧家,如今想象的将来为国家建树勋业,然后退居林下。不过等待他的,却是一段时间的屡试不第。他的这些诗句,能为后人所记的,也是寥寥,甚至很多人终生都不会去读他的诗。可是,他伟大的剧作却将长久地流传下去。

    也正因如此,曾芸芸不会去介入汤显祖的人生,不会作为一个粉丝去同他交流,她担心改变汤显祖的人生轨迹,最终导致《牡丹亭》不再出现。

    汤显祖的命运似乎是注定了的。可是,他的学生在科考中会如何呢?曾芸芸很期待。她放下诗集,看了看窗外,盈盈的雪花正飘飘洒洒。再过一些日子,就过年了。

    第110章 飞雪送春到满目松竹翠,躬身谢岁寒……

    腊月二十这一天,先是彤云密布,随即大雪纷飞。

    在此之前,肖平还去了一趟程家集,告诉母亲目前已有父亲的一些讯息。母亲喜极而泣,随后将这个消息告诉了程启运。可是程启运压根不信这番话,只以为肖平要接女儿离开,所以并没有答应。程念无法离开,只能嘱咐肖平好好读书。肖平也就没有在程家集逗留,早早又返回了文峰村。因为之前的那些经历,不仅阿丰跟随,林大海还请新村两个有些武艺的壮汉跟随护卫,倒是比较安全。

    肖近直到这一天才冒雪从府城返回文峰村。回来之后,他给肖平送来了不少年货。虽然已经滴水成冰,但他的热情却很高,脸袋红红的,不知是被风吹得,还是兴奋得。

    早在几天前,在曾芸芸的带领下,阿丰已经准备了不少年货。随后,新村那边又送来了一些。肖平便和阿丰一起,给曾夫子送去了一些。

    给肖平送年货,肖近的这番作为大大出乎大伯和大伯母的意料。

    肖近送来的时候,肖平就笑问:“二哥,二伯母同意吗?”

    肖近也笑了,道:“我已经长大了,我自有分寸。我在家说了,若是爹娘再跑到你这里闹,我今天就返回府城,一年都不回来。”

    肖平问:“大哥回来了吗?”

    肖平问的,是大伯的长子肖远。肖远之前一直在府城的商铺之中当伙计。如今,因为大伯母和蓝家的关系,肖远已经成为蓝家一家店铺的年轻掌柜。在文峰村,他算得上是很多人都很羡慕的人物。

    肖近道:“哥今年可能不回来了。蓝家的管家帮他在府城说了一门亲事,爹娘都很满意,哥过了年就要成亲。所以,他要在府城准备。”

    肖近与这位堂兄的接触并不算很多,听了这些情况,却并没有发表什么看法。

    肖近环视了一下屋内,问:“阿丰呢?回新村了?听说他在新村开了一个杂货铺?我猜,肯定是芸芸的主意。”

    肖近猜得倒是没错,开杂货铺确实是曾芸芸的主意。不过,并非阿丰开了一家杂货铺。新村建立后,流民有了合法身份,有了土地,日子改善了许多。不过阿丰的父亲因为之前常年颠沛流离,身体不是很好,从事耕作比较吃力。于是,曾芸芸就提出了这个想法。

    这个年代,并没有超市的概念,但是逢年过节,以及百姓嫁娶、搬家、迁坟等所耗物品,哪怕百姓日子比较清苦,也少不得需要一些。这些东西,平时需要到吉水县城购买,有些只有到了府城才买得到。阿丰之前在府城并没有闲着,在曾芸芸的指点下,和一个常年来附近贩运蓝草等的商队联系上了。每次他们来的时候,都请他们捎带一些杂货来。阿丰的父亲人很忠厚,只赚取很少的辛苦钱,所以杂货铺的生意很好。眼下赶上过年,店里的存

    货已经不多,偏偏这个时节商队不会过来,所以阿丰去府城进货去了。

    曾芸芸没有否认。

    肖近道:“我爹听说新村的杂货铺生意很好,打算也开一家。路上遇到二叔,说起了此事。谁想到第二天,二叔却说他早有主意,前几日就想开一家杂货铺,谁想到却被林大伯抢在了前面。如今,我爹和二叔闹了别扭,我娘和二婶也吵了一架。不过,我娘已经打算拿出全部的积蓄,再向蓝家借一些,直接在府城开一间铺子。”

    肖平和曾芸芸听罢,都是苦笑。大伯和二伯家经常上演这种戏码。不过大娘这一次的选择却很硬气,她是实实在在想稳压二叔家一头。

    肖近对肖平道:“如今,两家往来断了,偏偏给祖宗上坟的事情,两个人都不去张罗。长辈们的事,我们管不了,可我们已经长大了。干脆,我带着你去给祖父、祖母上坟罢了。”

    肖平点点头。

    肖近便道:“你且等我一会。”

    撒腿跑出门后不久,肖近就提着一个竹篮回来了,里面放着厚厚的一摞剪好的黄裱纸,还有一些果品和烧酒。

    嘱咐曾芸芸在家中注意取暖,肖平和肖近便顶着风雪出门了。

    以往,上坟的事情都是肖平和肖近跟随自己的父亲前往。这一次,肖近觉得自己长大成人了一般,胸膛挺得很高,头也仰得很高,没走几步,就摔了一跤,竹篮里的物品撒了一地。肖平和他捡了很久才捡干净。

    朔风凛冽,摇振着四周单薄的房屋。雪花纷纷打在脸上,却激起了肖平一种畅快的痛感。极目远望,天地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路上的行人不多,路边的河沟里早已结了一层薄冰。肖平看了看冰面,一片残叶在随风乱舞。肖平想:父亲此时在哪里呢?可有棉衣,可有饱饭,可有屋宿?

    在肖近的催促下,二人来到了文峰山脚一处山坡,这里安葬着肖平的祖父和祖母。

    荒烟蔓草都已经被雪吞没了,能看到的,就是两个挨在一起的圆坟。

    二人跪在地上,奉上祭品,磕了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