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大汉第一首相》 30-40(第9/15页)
的长城,汉武的版图,秦皇兵马俑不也成了观赏的手办?功在千秋嘛,但是汉初的百姓需要吕雉与文帝这样的统治者,让他们有喘息的空间。
统治者不需要对后人负责,他们需要对时人负责,毕竟是时人在供养他们。一将功成万骨枯,更何况是皇帝的功绩。
此时曹参问她魏豹妻儿怎么处理,她头皮发麻,因为她肯定不能将薄姫送与刘邦,这样太得罪吕雉,她怎能这样干。
但要是不决定,薄姫是入不了宫的,她长得实在不是刘邦的菜,历史上她也是让其他女人帮她,才侍寝怀了刘恒,但刘邦又将她忘在脑后,根本想不起来宫中有这人,他只为戚姫悲伤,为她作诗写歌。
“曹将军不如去问大将军吧,男人内院事我也不好插手。”
然后就像历史上一样,韩信做主,让薄姫与几个美貌妾室入了刘邦后宫,其他一道去分地从黔首开始。
张耳一直待在安邑,他心事重重,魏倩可以与他说一两次话,那肯定不会一直与他说道,还好韩信与张耳一见如故,两人同吃同住。张耳的儿子张敖也带着家眷赶来了,张敖身穿紫色长衫,腰佩宝剑,步履从容,气宇轩昂。
剑眉入鬓,目若朗星,正是弱冠之年。怎么说也是能被刘邦吕雉一起看上的女婿,刘邦以后有八个儿子,但只有一个独女,看女婿刚开始能一眼相中,后面自然怎么看怎么不顺眼,而吕雉相反,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
而鲁元公主美丽富贵低调不搞事,史书曾评公主甚贤,其姿貌虽非绝丽,而举止大方,气象温雅,靓如秋云之吐华月,蔼如春风之拂名花,实世所罕觏也。
与张敖也算是门当户对,一对佳偶,由于汉初刘邦那段不知真假的推儿女下车,因为后有追兵,他多此一举三次踢儿女下车,又被滕公抱上来,实在太耽误时间。
而且古代马车也是车,多两个小孩的重量不耽误速度,速度逃亡时,小孩被踹下去也会死,会被卷进车底下,根本不可能回来抱上去,汉书里面没记载,司马公写的时候隔了百年,这细节明显不合常理,除非司马公当时在车底下看见记下来她才信。
由于这故事被很多人认为鲁元悲惨,但事实相反,吕雉宠她,鲁元一生富贵至极,她在赵地当王后,父亲常常怼丈夫,全靠她去调和,张敖更是对她敬重有加百依百顺,她善良美貌还是一对天下最有权势,性情最为强大的父母。
魏倩看了看张敖,点了点头,确实好看,不愧是能封王的驸马,但有魏倩在,他的王肯定是没了。历史上封是因为旧情与不大不小的功劳,这次他要是封张耳为王,又该封魏倩什么呢?这没法封。
张敖来见魏倩时,备上厚礼,他眉目俊朗,魏倩也愿意与他说上几句话,然后便互相告辞了。魏倩极少与人交际,与张耳能聚一聚是因为张耳年龄大,又曾是她家的门客,老大叔拽着她说着她曾爷爷的故事,叙述着旧事,她还能赶不成?
韩信不属于正常人,他情商黑洞,但能力实在牛逼,旁人若如此,她根本不会搭理,但她对韩信,还是有几分耐心在的。
他很奇怪,在战场上他甚至能看透对手在想什么,标准现实主义者。但下了战场,他就卡机了,变成理想主义,与很多恋爱脑的女孩一样,靠幻想的结果与人相处。
比如韩信又从他的中军大帐跑到魏倩这来,与魏倩说着话。
“魏相待在帐内不出去,岂不苦闷?”
魏倩抄写着咸阳宫内的古籍,写在纸上,抬头看着进来没话找话的韩信,经过一个月的相处,他们已经很相熟了。
“不苦也不闷,将军是闲着了,我这正准备在大梁建立沐浴用品工厂与纺织厂,张耳有意入股,将军要不要投点?”
“我岂会做商贱之事——”韩信看着魏倩的笑脸僵在脸上,他的情商终于动了动,“不过若是魏相产业,信愿投之,今后魏地之事,尽管来找我。”
魏倩的脸上总算好看点,私下bb也就算了,怎么能骂上明面上呢!不过让韩信掺和是,希望富贵把他的当王的理想放一放,咱们一直做一个大将军不好吗?
也许她有些理想化,但当军队有养老保障,百姓富足,军队不可能跟着一个人去造反,百姓思定,信息传播很快,刘邦对韩信的忌惮并不会像历史那般,天下也需要一个大将军,匃奴与平叛,何故内耗。
韩信与魏倩一道走在田埂上,身后传来一个中年人的声音,
“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贵乃不可言。”
韩信怔了怔,魏倩停住了脚步,拔出了韩信腰间的剑,在蒯通来不及反应的时候,猛的刺下去,在韩信震惊的目光里,蒯通瞪大了眼,这一剑刚好刺入他的心脏,魏倩拔出剑刃,血流如注,她握着满是血的剑刃,手微微发抖,与韩信惊怔的双眼对上。
第37章 相君之背(二)魏相何故杀他……
魏倩与韩信的眼睛对上,韩信明显不知道发生了何事,他还没回过事,宋庄也惊呆了,他第一次看女郎当手,他欲言又止,如果要杀,交与他便是,何故脏了手。
而魏倩第一次主动杀人,她的手在抖,但她并不后悔,她要在蒯通没反应过来杀了他,而不是听他用说道,又来恶心到自己。这样的说客,她甚至耻与为之辩。
蒯通害了韩信,这种害并不是只想害韩信一人,他是纵横家,又没有张仪那样的能力,却唯恐天下不乱,所以他说什么韩信面相封侯,又危不安,韩信之背,贵不可言。
韩信只有背叛了才贵不可言,可韩信拿什么背叛,手下将曹参周勃是刘邦的,后勤是萧何搞的,韩信只需要想着一往无前,里里外外不需要他操一点心。
这样一步登天的大将军,如果反,谁会理他,韩信不是不知道这样的道理,可他被蒯通说出了欲望,所以见死不救,他没有等到刘邦死亡的消息 ,他等到了刘邦对他的忌惮,与朝臣对他的憎恨。
史家也断定他是谋反,像彭越,太史公直说是冤杀,卢绾有不臣之举,但没有像韩信英布一般举兵。
蒯通与齐人安其生关系很好,安其生曾为项羽出谋划策,项羽不能采纳,但想给蒯通、安其生爵位和封邑,但两人不愿意接受。蒯通后来辗转到韩信手下,为韩信献的第一个计就害死了郦食其。
韩信明明知道郦食其已经说服齐国与刘邦联盟,已经用不着再用武力对付齐国了,蒯通却以韩信功臣不如一个说客为由挑拨韩信攻齐。
像蒯通的这样的纵横家,他们活跃在战国,大秦没有他们的用武之地,他们很清楚,所以不希望天下再次统一,所以他们唯恐天下不乱,他劝韩信自立,是用韩信的命为自己谋划,因为韩信一旦自立,不管成功与否,天下都会再次分裂,决不可能统一。
而失败了就如史书一般,死也是韩信死,关他啥事,他还能再刷一笔存在感。
刘邦老了,韩信自立成功,耗就能耗死他,那么秦末乱世,会像往后的乱世一样,不乱个几百年缓不过来。韩信反了,他这样的背叛天下人都接受不了,失了公理大义,他就成了小人,这样的人统一不了天下。
而这次外面还有匃奴,如果刘邦没有统一大汉,英雄打完了,匃奴进来,五胡乱华的事件提前,这次文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