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第一首相: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大汉第一首相》 90-100(第11/15页)

,双目圆睁,须发皆张,竟不顾君臣之礼,大步上前,厉声道,

    “陛、陛、陛下!臣期期以为不可!臣期期……期期……”

    他素来口吃,此刻情绪激荡,更是结结巴巴,话不成句。刘邦眉头一皱,冷冷道,

    “周昌,你有何话,慢慢说。”

    周昌深吸一口气,猛地一甩袖袍,咬牙道,

    “臣虽口不能言,然臣心知不可!陛下欲废嫡立庶,此乃取乱之道!太子仁厚,天下归心,岂可轻废?若陛下执意如此,臣……臣期期不敢奉诏!”

    刘邦眯起眼,手指微微收紧。

    “周昌,你这是在威胁朕?”

    周昌毫不退缩,昂首道,

    “臣不敢!臣只是……期期……期期以死谏之!”

    殿中群臣屏息,无人敢言。

    第98章 烽火戏诸侯(二)至亲至疏夫……

    儒生叔孙通见状,连忙出列,拱手道:

    “陛下,周大夫虽言辞激烈,然其心可鉴。《春秋》有云,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太子乃嫡长子,天下瞩目,若轻易废立,恐动摇国本!”

    刘邦冷笑一声:

    “《春秋》?他如此仁弱,嫡长就可以让当稳坐江山了?他守得住吗?”

    叔孙通一时语塞。

    此时,丞相萧何缓缓出列,神色自若,却只是拱手道。

    “陛下,此事重大,宜从长计议。”

    樊哙见状,忍不住大步跨出,他的声音粗嗓门大,

    “陛下!太子乃皇后所出,当年打天下之时,皇后抚治后方,照顾刘家,爱护我等亲友,共患难共富贵,若陛下执意废长立幼,臣等不服!”

    刘邦眼神一厉,

    “樊哙,你也要违逆朕?”

    樊哙梗着脖子,毫不退让,

    “臣不敢违逆陛下,但臣更不敢违逆天下人心!”

    殿中气氛凝滞,群臣噤若寒蝉。

    刘邦环视众人,气极冷笑一声,猛地一拍案几,

    “好!好得很!朕不过一提废立之事,尔等便如此激烈反对,莫非朕连立储之权都没有了?”

    说罢,他霍然起身,拂袖而去。

    “退朝!”

    魏倩一言不发的随着众臣退朝,她才长叹一口气,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刘邦这么闹腾,依她对老板的了解,他并不是想掀桌废后,大张旗鼓做某件事,必是心气不平,雷声大雨点小。

    越是放狠话越是咬牙切齿,都是在降低人的心理预期。

    这类似于鲁迅说的,直接打开窗,他们必是不同意,但如果要把门砸了,他们就同意开窗了。

    刘邦对韩信也是这样,先说你谋反,言语之间都是要你活不了了,最后只是变为淮阴侯。若换成的别人,也许就感恩戴德,觉得陛下厚待于他,但韩信的情商并不能领悟,所以造成媚眼抛给瞎子看。

    天然呆克腹黑。

    而事情没有表露出来,甚至对方过分,这边连骂都不骂,那个人就完了,比如彭越,比如英布。

    刘邦想要的不是废太子,而是白马之盟,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以此来遏制吕家,以后再怎么权大,也不能王。

    她知道刘邦的意图,是因为她知道后事,所以并不着急。但是皇后与功臣们不知道,因为一旦要扶持幼子,就要用上朱元璋的做法,为了不被人篡夺,很多人会死,大家都会怕,人心惶惶。

    直接提出来,朝臣肯定不满意,但他直接废太子,这种事情一出,其他的都是小事,只要不废太子,万事好商量。

    毕竟刘邦手上有大汉兵权,枪杆子里出政权,不是说群臣站队皇后,皇后权力就大于刘邦了,这只是给新主示好,毕竟皇帝老了。

    其实就是欺负刘邦新手当皇帝,业务不成熟,如果是其他皇帝晚年这情况,早就血流成河了。

    看汉武与唐皇就知道了。

    这是用功劳在挑衅皇权,分割权力,但废长立幼,秦二世的下场在那里,刘邦又不是没经历过。

    所以他气归气,还是没动杀念,历史上杀功臣,彭越与韩信,都是吕后动的手,刘邦把名头接过来了。

    比起刘邦,吕后更为杀伐决断,她其实更像是一个没有私人感情的统治者模样。

    只是人们因为她的性别,弱化了她恐怖的决断力,觉得杀戚夫人是争风吃醋,杀彭越是刘邦示意。

    其实并不是,史书明明白白写着彭越都被放了,跑吕后那求情,然后被剁成肉酱,诛三族。

    朝臣比起刘邦更害怕吕后,他们可太清楚,戚夫人根本就斗不过吕后,但凡那么容易还轮得到戚夫人出头?

    而戚夫人偏还要凑上去,可不就被人当磨刀石了,也许刘邦一开始,并没有打算,用她来打磨吕后,但是随着朝局

    的混乱,她又上窜下跳。

    加上吕家开始造次,于是她就与吕后对上,无知有无知的好处,这样她就不知道她对上的是什么样的人。

    无人敢出头的后宫,只有戚夫人敢上,有彭越下场在前,怎么不是勇士呢?

    另一边魏倩的故事今天发表在报纸上,在这个故事极具贫乏的地方,又写的是耳熟能详的名字,周幽王的故事,一下子就闹得沸沸扬扬。

    这个时候的小说家,脑洞没有那么大,他们对先王都有敬畏之心,不像后世的野史,造什么谣的都有。

    周幽王与褒姒,都是这个时代,耳熟能详的名字,但他们还没有听过这个版本,偏偏还写得这么,嗯,缠绵。

    好好的一段历史,写得这么绘声绘色,这不就是造谣吗?

    偏偏还说是话本,学子们议论纷纷,但他们没有像以前一样挑刺。

    现在的魏倩,在百家里,名声很好,所以都是夸赞之词,但凡这个是在打天下的时候发表的,她估计得被骂死。

    现在情况不是不一样了,她成了百家共同的代表人物,所以大家都在猜她的深意。

    魏相这么写,肯定不仅仅想这么写,其中定有深意。

    然后正逢刘邦想废太子,他们就把目光集中在最后一句。

    幽王为博褒姒一笑,裂帛千匹。又废申后,黜太子,最后竟在骊山点燃烽火——

    朝堂也看到了,但朝堂六天才上朝一次,魏相又闭门不见客,于是也纷纷猜测,魏相这是以古论今,不同意废嫡长而立幼。

    魏倩只是想写点野史故事,转移一下大伙的注意力,一直这么压抑着,人会抑郁的,此时摆脱了温饱,就需要娱乐。

    有一句话很有道理,人在挨饿受冻的时候,脑子里除了温饱没有其他东西。一旦吃饱了,那么烦恼也就来了。

    这些烦恼,绘成一个一个的娱乐,绘成三千世界,有需求就有供应,是恒古不变的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