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我的王妃生活[红楼+聊斋]》 110-120(第10/14页)
角度、风向等需要注意的地方。
把自己知道的技巧讲完了之后,她捏着黛玉的手轻轻一掷,羽箭“当啷”一声就飞进了细颈壶口里。
众人喝彩道:“好一个贯耳!”
郭彩凤道:“其实投壶和射箭一样,都是手熟者为佳。妹妹以后多练练,很快就能成高手了。”
林黛玉点了点头,奶声奶气道:“多谢郭姐姐。”
众人正自玩耍,忽然有小丫头来报:“燕大姑娘来了。燕姑姑叫她来给王妃送点心,王妃留她在这里玩。”
佩瑜忙问:“人在哪里?”
小丫头道:“正在前头洗手呢,马上就来了。”
佩瑜吩咐:“那你快去迎迎。等燕姐姐到了,不必再行通报,直接请她进来。”
小丫头应了一声去了,林黛玉好奇地问这位燕大姑娘是谁。
佩瑶告诉她道:“她是府上女官燕姑姑的女儿,和王姐姐、郭姐姐他们一般大小。你要是见了她,就知道什么叫绝色美人了。”
一席话说得黛玉更加好奇,等燕荣跟着小丫头进来,就发觉有个眼生的小姑娘一直盯着自己看。
众人相互见过了礼,燕荣便满含善意地看向黛玉,问道:“想来这位就是林姑娘了吧?”
林黛玉就知道,自己盯着人家被人家发现了,顿时小脸羞红,呐呐地喊了一声:“燕姐姐。”
大家都被她可爱的模样给逗乐了,燕荣更是上前抱住好一阵揉搓,喜滋滋道:“既然妹妹喊了姐姐,那我就托大应了这一声姐姐了。”
从前在扬州时,林黛玉虽然随着母亲认识过一些小姑娘。但在那个圈子里,她的身份是最高的,哪怕年纪不大,旁人在她面前也难免拘谨,哪里经历过这种热情?
原本脸上就红,这会儿更是红到了脖颈处,还有蔓延到趋势。
最后,还是佩瑶上前把人解救了出来,拉着她跑回自己的院子去了。
进了佩瑶的卧室,两个小姑娘齐心协力把门关上,靠着门大口喘息,纷纷表示大姐姐们太可怕了!
得知佩瑶不止一次被人捏过脸,不止一次经历过她今日的遭遇,林黛玉顿时就觉得她比自己更惨,从心理上更亲近了几分。
等缓过劲来之后,佩瑶隔着门问自己的丫鬟:“他们没追过来吧?”
丫鬟忍笑道:“郡主放心,奴婢派人在院门口守着呢,保证没人进得来。”
说是丫鬟,但因佩瑶年纪小,这些伺候的人最小的也比她大了七八岁,算是保姆一类的,哄孩子都很有一套。
两个小姑娘很轻易就信了,佩瑶吩咐丫鬟们把她的玩具都搬出来,两人坐在波斯进贡的毯子上玩耍。
“你会解九连环吗?”
佩瑶觉得黛玉和自己一样聪明,那些哄小孩儿的玲珑球、布老虎、泥叫叫,根本就不是他们这种天才儿童喜欢的东西。
于是,她直接就拿出了九连环、孔明锁,还有瑶光专门让人给她做的十幅拼图里的第三幅。
至于前两幅,没有任何难度,就别在林妹妹面前献丑了。
林黛玉不语,只是接过孔明锁,一口气展示了九种解法。佩瑶的眼睛直接爆出光来,小手一推,
立刻把一堆孔明锁推远了。
“来,咱们玩拼图吧。这一副是江南园林,一共有三百九十八块组成。你从小在江南长大,对那边的园林构造比较熟悉,肯定比我拼得更快。”
她的话语里用了点小小的心机,但林黛玉却没有上当,并不为了和她争胜就急着拼,而是先抓着拼图碎片仔细看了看。
大约过了一刻钟,她肯定地说:“这是明代建造的康山草堂,爹娘带着我去那里玩过。”
她还特意把翻看时挑出来的一堆拿给佩瑶看:“你看这些碎片,拼出来正好是草堂内的三十间套房。”
说完又退出另外一小堆:“这是主楼,高三层。站在这楼上,可以俯瞰长江,赏梅、赏荷、赏桂、赏菊,四季皆有景色可赏。”
说得佩瑶都神往了起来:“等我长大了,一定要找机会去扬州,看看这个康山草堂的实物。”
林黛玉笑道:“扬州不止有康山草堂,还有影园、休园,这两个和康山草堂一样,都是前代留下的。
本朝立国之后,扬州的官员、富商又先后修建了个园、何园、徐园和逸圃。每一个都很漂亮,漂亮得都不一样。”
佩瑶羡慕道:“你去过的地方好多呀,不像我,只去过皇宫和几处行宫。”
林黛玉也羡慕地说:“我只去过皇宫,娘还不让我乱看,行宫更是没去过。”
她说的是刚入京时,贾敏作为外命妇入宫拜见,应皇后身边女官的暗示,把林黛玉也一起带上了。
后来的事情就人尽皆知了:林黛玉这个小神童被皇后看上,大肆夸赞之后,指给了晋王次女怀嘉郡主做伴读。
第118章 贾敏的病情晋王府宴请林……
晋王府宴请林家诰命和林大姑娘,仿佛是一个信号,打开了贾敏母女入京之后的社交圈子。
原本这些该是贾敏的娘家荣国府来做的,但自从贾代善去世之后,贾家该轮到贾赦夫妻当家做主,老封君史氏却偏心小儿子,非要让次子媳妇王氏来料理家务。
长媳张氏自然不乐意,但她当初生贾琏的时候伤了身子,这些年身体一直不大安稳。史太君打着为她好的名号,又占着长辈的身份,一定要让王氏管家,张氏也不能强行和婆婆对着干。
回娘家和母亲商议过后,张氏干脆就放手让王氏去做。
反正家里的爵位已经由贾赦继承了,王氏若是做得好,那就是在替她管家,她也正好省了心修养身体;若是王氏捅出了娄子,那她正好名正言顺地把管家权给收回来。
到时候她占据了舆论的高点,便是史太君这个婆婆也无可奈何。
打定主意之后,张氏就对外宣城自己旧疾复发,大夫说需要修养,把管家权交给了婆母史太君。
——管家权可以从史太君手里交给王氏,却不能由张氏直接转交。
张夫人留下对牌离去后,史太君脸色有些不好,对心腹赖嬷嬷说:“我这个大儿媳呀,不愧是大家出身的,真是一点亏都不肯吃。”
——她这分明是看不上王氏,连“识人不明”的名头都不想担。
事实证明,张氏的未雨绸缪并非杞人忧天。
张氏出身清流世家,父兄都是文官中的魁首。王氏却只是工部六品主事的太太,身上连个敕命都没有。
妯娌两个的社交圈子不说天差地别,也是毫不相干。
王夫人一开始手忙脚乱,后面也没长进多少。
主要是王家的女儿不读书,张夫人嫁过来之后带进来的那些人脉,都是颇通诗书礼仪的。
说句不好听的,人家当面骂她,她都听不懂,更别说和人正常交往了。
一来二去的,王夫人也烦了,干脆就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多方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