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王已死: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本王已死》 30-40(第6/15页)

以淮河为界,跟南方隔着一片山脉,南面湿润的风吹不过去,却正迎着漠北的风沙,两岸旱涝都只能托赖淮河的涨落。

    大盛总共三条大河,黄河、淮河、青切江,都是宁殊落重点关注的对象。黄河水量大,流经之地降水多,经常决堤;淮河与青切江则与之相反,水位连年下降,偶尔还会断流。

    这三条河流几乎覆盖大盛全境,起伏涨落皆牵动无数人命脉。而据他所知,青切江今年没有涨潮,入秋之后水位不增反降,跟降雨情况全然搭不上边。

    想到这里,宁殊落脸色微变,沈青池心头那点不安顺着言语攀爬过来,在他心底生根发芽,长成了擎天之木。

    ……

    连雨年睡到中午才醒,一醒就有人服侍着洗漱穿衣,端茶递水,询问午膳想吃什么、在哪儿吃,那叫一个周到贴心。

    封建社会的腐朽生活就是这样惬意,让人无法拒绝。

    连雨年坐在新挖的水潭旁啃桃子,边等午饭边想道。

    片刻后,择青带人摆好桌椅,连雨年在一旁懒洋洋地掰桃子喂鱼,盈白指尖轻轻戳过浮出水面的鱼头,眉眼温柔地舒展开来,慵懒绮丽。

    “先生点的几道菜就快做好了,陛下让您先行用饭,他还有事要与张相和宁监主商量,晚点再回来。”

    连雨年懒懒抬眼:“他不吃饭,两位大人也不能吃对吧?”

    “这个么……”

    “给他们送一份过去吧。”连雨年伸手朝桌子划拉一个半圈,“边吃饭边说事对胃不好,但不吃更不好。”

    择青面露迟疑。

    连雨年笑了笑:“拿去吧,若他问起,就说是我让送的饭,不爱吃便泼潭里。”

    择青虚虚抹了把汗,应声后退下。

    傍晚,择青又来了一趟,请示连雨年是否还要给沈青池送饭。

    彼时,连雨年难得偷闲,在潭边钓了半天的鱼,听到这话疑惑地挑眉,反问:“他们的事还没谈完?”

    “说是……还要一两个时辰。”涉及重要朝政,择青为难地预估了个时间,“先生命我送去的午膳,陛下都吃了,要不晚膳您也……送一送?”

    连雨年好笑,几秒后,眼底笑意渐渐平息:“他平常吃饭,都没个定数的吗?”

    何止是没定数,那简直是……

    告状的话都涌到嘴边了,还是被择青硬生生咽了回去:“陛下有自己的计划,在……在任何事情上。”

    连雨年一扯嘴角:“行。那你再给陛下和各位大人送一桌晚膳去吧。”

    “说是您送的?”

    “……说是我送的。”

    择青欢天喜地地退下,看表情比中了五百万还高兴,甚至带着一点家长把熊孩子送去住宿后的狂喜,可见沈青池平时有多难搞。

    连雨年支着鱼竿,另一边手肘撑在小桌上,掌心托住下巴,盯着水面的眼睛泛着琉璃色的冷光,古井无波。

    半晌,他拾起一块石头扔进水里,波纹圈圈漾开,吓跑了正要吃饵的青鱼。

    “混账东西。”连雨年轻声骂道,“图我的人,谋我的心,借我的力,还要我给你当爹当妈。”

    “你在无能狂怒什么?”

    “谁无能狂怒……嗯?”

    突兀掠过耳畔的嗓音让连雨年直起身,眼神左右扫动,最后落在一片青翠浮萍后的水波里。

    那里映出了巫罗绮的脸,在一个绝无可能站人的角度。

    连雨年条件反射就捏起了驱邪术式。

    “诶,别急着驱我。”巫罗绮笑眯眯地摆手,“来跟你说件事儿。”

    连雨年散去巫力:“什么事?”

    “荧星入命,于东北,有大灾。”巫罗绮指了指天空,“让人皇早做准备。”

    连雨年忽然想到沈青池今天召了丞相和司天监监主,眉头慢慢皱起:“东北啊……他应该在准备了。”

    “那就好。”巫罗绮问:“你呢?”

    连雨年扫他一眼:“我从没松懈过。”

    第35章

    十月十七, 淮南又在下雨。

    潮湿的风吹乱岸上苇草,雨声淅沥,在天与地间打出一片朦胧的雾气。

    一河之隔的淮北虽无雨水, 天色却也阴着, 云雾拢着远山轮廓, 那浓郁的翠色染绿半壁天空, 几乎要滴到人间。

    今年入秋后, 淮南淮北多雨,作物莫名比往年早熟了一个多月,各县各镇的农事官最近正紧锣密鼓地安排收割事宜。

    零散分布的农田大多已成金黄之色,田间人头攒动,都是戴笠帽、披蓑衣的百姓在忙着收稻谷。

    淮河流域气候殊异,农作物也比别处不同, 名字虽是稻谷, 却是一种耐寒耐热、种植时间长的粮食, 多用来制作军粮, 便于运输和存放, 并且抗饿。

    这种稻谷在别地不好成活, 它们好似天生就为淮南淮北而生,撑起了两地经济, 养活了几十万人,重要至极。

    正因如此,这两处绝大多数土地都用来耕种稻谷, 不做他用, 两城数十万民官全凭这单一作物含辛茹苦地喂养。

    凭栏县,三天睡了两觉,加起来不足五个时辰的农事官冲出家门, 手里抓着斗笠却忘了戴,淋着雨跑出几百米,才在看见迎面而来的同僚后反应过来,将笠帽重重扣在头上。

    一县三名农事官是标准配置,但凭栏县地小田也少,所以只配了两名,多招属于浪费人力,知县不肯。

    两人碰头,略略交谈两句,便又快步朝田里走去。及至四通八达的田埂,他们错身踏上不同道路,嘴里却同时吆喝起来。

    “割谷前先看谷根——”

    “先看谷根——”

    “看谷根——”

    清亮的嗓音远远扩开,中气十足,让弯腰劳作的农民齐齐停下动作。

    农事官虽是九品下官,却是满朝文武里少有的能直达天听的官职,何况他们平日兢兢业业,全无私心地帮着百姓耕种,一应农具、种子、肥料等东西也都是由他们统一低价收购、低价出售或租赁,可以说每个农户都受过他们的恩典。因此听到他们的“大喇叭”后,几乎所有人都暂停忙碌,就近拔出一把谷杆,查看底下的根系。

    往南跑的农事官擦擦脸上的雨水,在南田边际停下,不顾田间湿泥,抬脚就跳了进去,双手各抓一支谷杆用力拔起,连泥带水地掀出两片网状根系。

    淮河稻谷的根是细长的絮状,连片而长,虽然不过巴掌大,却长得密密麻麻,风都透不过,正常情况下为深黑色,黑得越干净,稻谷品质越佳。

    下等稻谷黑如夜,中等稻谷黑如墨,上等稻谷黑如玉。

    夜幕虽暗,却有杂质。墨水虽黑,却太冷沉。唯有墨玉色剔透纯净,可当上品。

    下等稻谷是百姓口粮,数量最多,中上等稻谷能做军粮,数量较少,但每亩田都能稳定长出十到三十斤。

    然而此刻呈现在农事官面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