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穿着龙袍穿越了!: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三国]穿着龙袍穿越了!》 60-70(第6/24页)


    徐晃停下了动作,抬眼望向了张燕,并未有隐瞒的意思:“陛下不是向洛阳颁布了劝学的诏令吗?既诏令在前,我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吧。”

    白波贼本是贼子,是因被陛下俘虏,且军中人手匮乏,才侥幸能为陛下效力。于夫罗能自称刘乌,和陛下攀亲戚,白波贼中的绝大部分人却不能。

    这劝学之言,在张燕这里是个突如其来的奇怪诏令,在刘备这里是顺理成章,在徐晃这里,就成了一个天赐良机。

    张燕疑惑:“我怎么听不明白你的话呢?你要响应陛下号召,和你做木工有什么关系?”

    徐晃把那木架翻了过来。这木架的底面还未固定上,却已经能看出,这其实是一尊大托盘。“我往里面填上沙土,不就是能以木枝代笔,用沙为纸,教授部从习字了吗?”

    “你——你认字?”张燕惊道。

    徐晃面容沉稳地点了点头:“认得一些,我落草为寇前,还曾是河东郡的郡吏,不过认得的字不多,好在,只需识字读本,教人开蒙的话,也是足够了。怎么,张将军觉得此举不妥吗?”

    张燕:“……”

    眼前这人,到底是如何用这么平静的声音,说出这么打击他的话的?

    一想到这封劝学书明明是陛下对他的厚爱,却很有可能会变成白波贼出身的那一众士卒表现的机会,张燕就觉得,他之前什么“可能坚持不下来”的想法,全都是不存在的。

    就连他的眼中,也忽然点起了两缕明光。

    徐晃叹气道:“陛下也实在是难办,就像那份招贤书中所说,自先帝在位时,天下便贼寇四起,道路音书断绝,那招贤令还不知道能传至多远,又真能带回多少贤才,凡事也就只能靠自己了。我们不在此刻有所行动,又还有谁人能帮助陛下?还得怪那董卓,明明已然兵败,却还将百官裹挟而走,误了陛下的大事!”

    今日这无人可用,就连求贤也不知能求得多少的局面,都因董卓而起。陛下已经做得够好了,还能上下兼顾,又让他看到了前路昭昭。

    却不知道在他的对面,张燕盯着那木盘,心中更是五味杂陈,还觉得有一把无形的火,已经烧在了他的屁股后面。

    但,要让他承认白波贼的觉悟比他高,要让他承认什么识字艰难,那是绝无可能。

    他振振有词地应和着徐晃的话,“不错,都是董卓的错!”

    他决定了,从今日开始,他学一个字,就骂一声董卓!

    【作者有话说】

    光招贤怎么够,饼饼的黑山白波全卷起来好好学习,这才是元从啊(敲敲敲)

    本来想试试多写点的,但是这章太费脑了,哽咽。

    第63章 第六十三章

    ◎什么叫慧眼识君◎

    张燕说干就干。

    白日里,他们要负责洛阳的火场清扫、屋舍修建,还要赶在春日到来前,在洛阳远郊建立军屯,做些垦地开荒的事情,到了傍晚,陆续回到南郭的军营中时,张燕便领着几个军中头目聚在了一处,开始了识字的大任务。

    他还模仿着徐晃的样子,打了个用于识字的沙盘,用腰间别着的短刀削出了几支“笔”,用来在当中写写画画。

    ……

    “这不对吧?”刘秉抬头望向了一脸赧然的张燕。

    虽说,他少有见到张燕是这等表现,但该问的问题还是要问的。

    他前几日和荀攸一起,往谷城走了一趟,向前线驻扎的士卒犒军鼓劲,顺便提醒留守洛阳西面的士卒,一定要谨防董卓兵马自函谷关越界向东,来找洛阳的麻烦。

    回来便听闻,因他那份劝学书,近来军中风气大有改变,就连此前谈起识字就色变的张燕也不例外。

    刘秉来了兴趣,就让人给张燕等人分发了竹片和笔墨,让他们将近来学会的字全写在上面。

    然后,他就发现问题了。

    字的美丑还在其次,反正刘秉自己的毛笔字也算不上好看,更不能要求这些识字不久的人就能用握刀的熟练度来握笔。

    但是,但是……

    刘秉无奈地把手中的几枚竹片全举到了张燕的面前:“其他的字不见得会几个,还有把汉都写错的,怎么一个个都会写董卓两个字!是要董卓见了,都惊叹你们习字很快吗?”

    这是什么恨比爱长久啊!!

    这“董”字的笔画,对于刚识字的人来说又不少,怎么就一跃居上,成了首选了。

    张燕忙道:“陛下,这个……我可以解释。”

    “解释什么?”刘秉把竹片搁在了一边,“为了每日在军中宣扬必胜董卓之心,你们在识字的沙盘上各写一次董卓,然后往上面踩几脚是吗?幸好你们不用对此恶贼用敬称,不然我都怕你们还学会了仲颖两个字!”

    张燕咳嗽了一声:“那不止……我们还拿刀砍了。”

    刘秉简直想要叹气。“我劝你们习字,只是为了这样振奋军心吗?”

    说实话,在让荀攸帮他颁布这道劝学的诏令时,他有一部分的想法是,借着张燕孙轻等人识字的机会,他也能名正言顺地多学点东西。

    毕竟,不能光靠着中国人骨子里的本事,去辨认那些繁体字。

    但在诏令正式下达的时候,他又忽然觉得,这可能是他的“灵机一动”里最有价值的想法之一。它太重要了。

    比起看到天下贤才尽数因为一份帝王的求贤令,来到他的面前,如洛阳百姓一般的“黔首”,仍旧只能因帝王将相的交手而接受命运,他更希望看到,随着招贤令向寒门发出“唯才是举”信号的同时,连带着那些连“寒门”都算不上的人,也能走出启蒙的第一步。

    虽然他现在是“皇帝”,是天下第一人,但他还是常常觉得这里没什么归宿感,只是被迫在向前走。

    因为他已经习惯了的九年义务教育,可这样的概念,在这个时代,简直像是天方夜谭。

    就像此刻,张燕一边被人说动要习字,却还完全不明白,识字对他来说到底代表着什么。

    他只是没来由的,因为陛下眼中表露出的失望一愣。

    “陛下,我……”

    “你跟我来。”刘秉起身,示意张燕跟上来。

    此刻正值日暮,军中士卒都已陆续归营,也就有不少人都瞧见了,张将军低垂着脑袋,像只鹌鹑一般跟在陛下的后面,仿佛是遭到了什么训斥。

    众士卒纷纷露出了诧异的表情。

    “……这是怎么了?”

    “张将军最近应该没犯什么错吧。”

    “他又去抢富户了?这洛阳也没剩……”

    说话的人立刻挨了一下瞪眼。“瞎说什么呢!少在这里胡言乱语。”

    孙轻把人往边一推,快步向着陛下和张燕的方向追去,就见二人停在了那块沙盘面前。

    刘秉将手一伸:“笔呢?”

    “去取陛下——”

    “取你的笔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