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政变生存指南: 170-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大唐政变生存指南》 170-180(第4/14页)

沉的天气放晴了。湛蓝的天空上一点云朵也没有,温暖的阳光落在众人身上,晒得新收的帐篷布暖暖的。

    成群结队的骆驼、马队与牛羊再度在草原上起行。他们向西而行,眼前被日光染得如同光辉熠熠的金山。

    洛北照例策马在中后段随行,偶尔挥动马鞭,驱赶几匹离群太远的骏马。

    “我真不明白。”张孝嵩打马走到他旁边:“草原上牧民来来去去,游牧不停,你为什么还要在这里修城?难道真像阙特勤说的那样,你打算在此驻军?”

    “驻军的事情,我确有打算。”洛北坦然道:“孝嵩,你去了就知道,那里濒临布彦图河,水利丰富,牧草繁茂,是个理想的屯兵之所。不过……”

    “不过什么?”张孝嵩问。

    “不过,修筑定居点,也是有必要的。”洛北轻声道:“孝嵩,你可曾想过,自汉以来,北逃入虏庭的中原百姓、大臣不在少数,为什么草原之上还是奉行了那一套老制度。而孝文帝想要革除风俗,就必须把都城从平城迁往洛阳?”

    张孝嵩沉吟片刻:“你是说……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

    “这话王翰也说过,草原上游牧的生活,决定了牧民的思维方式和农民不同。说个最简单的例子吧,如若家家牧民每一日都在迁徙中寻找合适的牧场,你叫他们的孩子如何有时间读书识礼?更不要说像大唐那样聚集在县学之内发蒙了。”

    他见张孝嵩正在沉思,便继续说了下去:

    “所以,去年一年,我调动各部,在草原上修建了大大小小数十个定居点。平日里他们还是游牧,只是到了冬天这样牧场较为固定的时候,可以到定居点来休息。这些定居点也作为一些牧医的驻扎之所。将来,还会有商人、老师……”

    望着洛北的侃侃而谈,张孝嵩意识到,洛北的野心并不止于什么“大将军”的官衔或是“可汗”、“特勤”的封号,他不仅仅想要征服这片草原,更想要改变这里的生活方式,让这里的人民融入中原的文化之中。这样的举措,无疑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的不仅仅是武力,更多的是智慧和耐心。

    “洛将军,你的宏图大志,我张孝嵩今日算是真正见识了。”张孝嵩感慨道,“但是,这样的改变,恐怕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洛北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当然知道,这需要时间,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但是,只要我们播下了种子,总会有收获的一天。”

    张孝嵩忍不住笑了,他从长安来,如今那里风起云涌,多股势力上下争锋,多的是夸夸其谈的人,多的是自诩清贵,不肯俯身现实的人,多的是走歪门邪道,行贿受贿的人……傲然清正如张孝嵩,多少对大唐的现实有些失望。

    可等来到了草原上,再度见到洛北这样专心实事,筚路蓝缕的人,他忽而又觉得大唐的未来灿如朝阳。

    “这就是你为什么要费这么大的力气拉拢阙特勤的缘故?”张孝嵩问。

    “是。”洛北望着远处的天地相接之处,一座城池的轮廓出现在地平线上,“这些定居点如今只是初见雏形,还未来得及加固修筑,只要一场大战,就会把它们化为乌有。”

    张孝嵩颔首,颇为感怀地道:“而且还会带累大唐的信誉破产,大唐劝他们在夏季和秋季定居,却无法保证他们的安全……”

    “孝嵩如今极懂牧民了,我看解都护合该把你要去当副手,好过他和郭虔瓘相看两相厌。”洛北笑道,“至于阙特勤……我的担忧比你还多一层。”

    “哦?”张孝嵩好奇道:“你担心他会借机发兵吗?”

    洛北摇了摇头:“虽说战场上阴谋诡计、勾心斗角是常态,但战场之外,还是有基本的秩序和道德在。阙特勤是个坦荡光明的血性汉子,他已经向我承诺,就绝不会轻动刀兵。我的担忧是……我西征大食之后呢?”

    西征大食之后?张孝嵩反应过来了——西征昭武九姓路途并不算近,洛北又抱着一劳永逸的想法,要把大食人赶出昭武九姓,乃至逐出波斯故地。

    这就意味着除了手头亲军之外,他还会征调各部的军队随行,到了那个时候,空荡荡的草原上只会有阙特勤的军队存在!

    “可不要小看阙特勤。”洛北缓缓地道,“若我们真的露出破绽,他是一定会出手的。”

    “我明白你的想法了。”张孝嵩长长地叹了口气:“施以恩德,互为婚姻,确实是避免战争的好手段,可是……”

    “孝嵩。”洛北开口打断了他的犹豫,“我不是要避免和阙特勤的战争,我是要阙特勤跟我一起去打大食!”

    直到入了那名为“碧水城”的新城之中,这句话还在张孝嵩耳中回荡。他的第一反应是洛北疯了,阙特勤——堂堂默啜大汗的亲侄子,突厥复国之君阿史那骨笃禄的小儿子,他凭什么响应大唐将军的征召?

    但第二个想法却是“洛北说的不错,要避免阙特勤在主力西进时突然发难,这是最好的办法。”

    “我说孝嵩,你想什么呢,那么入神?”他太过沉浸在自己的思维之中,没注意到他同洛北已经停在了一处建筑之前,王翰立在下马石前,一手拿着个酒壶,一手拿着一卷文稿,正笑着望着他。

    “王翰?!”张孝嵩跳下马,不可置信地看着多日不见的好友,“你怎么在这里?你们的文会开完了?”

    “开完了,这次文会可是收获颇丰啊。”王翰一把搂过他的脖子,“可惜孝嵩你不在,若你在,一定也与我们一道针砭时弊,挥斥方遒了。”

    张孝嵩苦笑一声,回头望向洛北,无声地向他道了声“谢谢”:

    苏颋、王翰乃至褚沅等都在文坛有名,他们针砭时弊,还可以说是发议论。可同样的话要是从他张孝嵩或是洛北口中说出,就少不得被有心之人大做文章,说他俩“指斥乘舆”,狠狠参他们一本。

    洛北摆了摆手,示意他别放在心上:“哦?你们议出了什么主张?”

    王翰得意道:“这还是褚郡君的倡议,我们同苏舍人和安西的士人们几日讨论之后议出来的主张。我们主张:实习、实讲、实行、实用之学!”

    张孝嵩是高中榜眼的天子门生,听到这提法,也觉得蔚为有趣:“哦?王翰兄不要吝啬,快把你们的主张展开说说!”

    王翰笑道:“这是自然,只是天寒露重,我们就不要在门口谈话了。”

    他打了个手势,带着众人进入建筑之中——这里的建筑模样与碎叶文馆有些类似,只是没有它那样宏伟的藏经楼、蓝穹顶。

    几个孩子打闹着从他们身边经过,看到王翰,又低着头跑了过去。

    “天寿!你跑慢些,仔细滑着!”王翰忙高声叫他,但那孩子还是一溜烟地没影了:“这些调皮孩子,跟着我上了五天蒙学,总算学了些东西,懂得害怕老师了。”

    第174章  “知识和真理,难道也分汉人的和突厥人的吗?!”

    王翰说起这些事情来, 双目放光,他说到“文质并重”的理念,说到“文以载道”的理想, 说到“载诸空言, 不如见诸行事”的实用主义,还说到“生存一日,当为民办事一日”的坚决,慷慨激昂,滔滔不绝, 甚至没有注意到队末跟上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