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从盲盒旅行开始》 20-30(第3/16页)
,还有着一圈圈花纹。
【阴阳鱼?不对啊,这是个啥?】
【好神奇的装置艺术,放这个的人是什么脑回路。】
“这应该是个镜子吧?”卡卡看着外沿的花纹猜测。
“结合铜钵村的历史,这个东西的名字或许叫‘破镜重圆’?”
卡卡这话一出,弹幕上顿时闪过666,方菲也瞬间明白,对,可不就是破镜重圆嘛!
只不过这个“破镜”看上去挂在这里确实像个大铁饼。
进入展览馆后,卡卡顺着展厅,看到“寡妇村”相关介绍和历史沿革,的确如昨晚的店老板所言。
1950年5月10日,本该是普通的一天,普通的日子。
国民党洪伟达部强行抓走了铜钵村的147名壮丁,年纪最长的55岁,最小的只有17岁。
卡卡看着展板上的介绍,这些败军抓十几个人凑够一个班,自己就能从班长升排长,而抓几十个人凑够一个排,就能升连长,大肆抓人,东山岛七镇,被抓走了整整4792人,一个人背后便是一个家庭。
展厅的分区名为人间浩劫,旷世悲情,实在恰当。
展厅里,有坐在大树下垂垂老矣等到丈夫归来的老妪,有饭桌上顿顿都要摆出的空碗筷。
印着照片的展板上,卡卡看到了一只鞋,单只的鞋。
鞋子的主人是村民谢文,他只穿了一只鞋就被抓走,另一只鞋被妻子保存了几十年,只等到了谢文在台岛去世的消息,永不成双。
在台
湾思念妻子日夜以泪洗面的失明老兵林实座终于回到家乡,妻子早已不在,所见只有墓碑。
卡卡沉默地走过一个个展板,她看到在五十年代,尚且年轻的妇人照片,也看到她们垂垂老矣的面容,半生的风华消磨在无尽的等待与撑起家庭的重担间。
1970年,一封从台湾辗转到新加坡,又从新加坡发往大陆的家书给铜钵村的人们带来一丝希望。
1987年,台胞返乡,8位当年被抓走的壮丁回村,三十七年时光物是人非,寡妇从未改嫁,丈夫们有不少都已再立家庭,娶妻生子。
【我想起来了,我在纪录片《两岸家书》里看到过这个地方,就是寡妇村的,有一对夫妻,男人被抓走又娶妻了,女人一个人在岛上养大五个孩子和老人,后来男的回来每次新妻子也跟回来盯着,到去世原配夫妻好像也没有在一起待过了。】
屏幕上出现一条醒目的弹幕,让方菲也沉默了。
很难受,这份悲剧到底要怪谁呢?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卡卡轻声喃喃。
尽管时代不同,眼前的一处处情景,让卡卡对杜甫的这首《兵车行》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个东山岛就抓走了快五千人,寡妇村只是一个缩影。”
海峡相隔,两岸分离的台胞故事从前也看过,可或许是因为没有准备,或许是跟着卡卡如此细致的看过了每个展板,方菲的心情也沉重起来。
方菲原本点开卡卡的视频,只以为这次大抵也是轻松愉快的旅行,没有想到跟着卡卡一起走进了一段并不了解的村落故事。
从展览馆出来,卡卡碰到了守着大门的门卫大爷,她想到什么,停下脚步问了一句。
“大爷,寡妇村的寡妇现在还有人在吗?”
“没有了,最后一个今年也走了。”
卡卡心底叹息一声,从1950年到现在,已经是74年,她问出问题的时候,只是心中尚存一点希冀。
而如今,寡妇村已无寡妇。
中午,卡卡到了热门景点南门湾,似乎电影《左耳》就是在这边拍摄的。
方菲注意到,自从进了寡妇展览馆又出来,左下角卡卡的心情值有着明显的下滑,心情值呈现出一个勉强的微笑脸。
南门湾附近是典型的网红旅游地,拍摄过电影的天台挤着打卡的游客,周遭打造了特色街区,咖啡店,茶饮店,文创小店层出不穷。
天气很热,卡卡吃过饭就找了冷饮店喝冷饮打发时间,视频在此自动加速,而后,便是落日时分。
早上拍摄了金銮湾的日出,这会儿,卡卡在南门湾与其他游客一起看日落。
大浪翻涌,潮水声声,可见渔船在海面上被夕阳映照,卡卡想着日出,又想着日落。
景色很美,可她情不自禁想到了别的。
“海边的日子,潮起潮落就是一天。日复一日听着潮信,却没有回音的日子,可怎么熬?”
卡卡对着镜头问出了问题。
【难熬。】
有人如此回应。
谁也无法预料到,当年那一次普通的分别,对于这座小岛上的许多人来说,已经是此生的最后一面。
一离别,一辈子,破镜难重圆。
“希望世界和平,两岸统一,珍惜当下。”卡卡低声说了一句,大家听的清楚,弹幕此时变成卡卡的复读机,五颜六色重复着一句话。
【世界和平,两岸统一,珍惜当下。】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时光琥珀封存的图书馆
来东山岛的旅客,大多是来休闲看海的。
东山岛归属于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距离广东很近,是不少人的短途游选择,周末来玩个两天一夜。
卡卡对大海并不陌生,她出生于济南,从小到大暑假总是要跟随父母亲戚去海边玩耍的,青岛也好,威海荣成也好,亦或是坐轮船去大连,海边去的多了,对大海也没什么新鲜感。
抵达东山岛的第三天,卡卡看着在网络上搜索出的景区,默默按黑了屏幕。
到一个地方,也不必都去景区打卡,那就随便逛逛吧,她想了想,决定去铜陵镇晃晃。
人在海边的小岛上,就应该漫无目的的闲逛,不是吗?
铜陵镇就是南方小镇的感觉,这话听起来似乎有些奇怪。
但对于卡卡这个北方人来说,小镇的建筑与她习惯的北方民居,镇上村上的建筑有着明显的不同。
建筑旧旧的,理发厅的招牌仿佛还停留在上个世纪,显眼的“理发厅”美术字下,是红纸上手写的对联。
对联的红纸褪色成了淡红色,和深红斑驳的木门相得益彰。
二三楼的阳台位置总是镂空栏杆的造型,有的做了花砖的造型,凌乱的电线混杂地穿过界面,让卡卡忍不住一次次驻足。
不同地理位置,四季时节造就了一方水土一方人。
卡卡看着有的房子贴着花砖的外墙,她想起,这种清新的小花砖,如今小红书的装修也很流行,流行的风潮始终是个循环。
这些具有年代感的建筑,有的尚且如同留在过去,有的被粉刷了彩色的门头,成了视野中的一抹跳色。
路过卤味店,卡卡的脚步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