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乱世如何开辟大航海》 150-160(第14/15页)
整个草原风起云涌,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端的是好不热闹。
就在宋时好不容易在察哈尔的土默特部落和不少夜不收性命相托的帮忙下,顺利逃出了林丹汗以及李家军的追杀时,一转身,就落入了喀尔喀部落的手中。
作为远离大魏通商辐射区的喀尔喀,一直冷眼旁观着哈罕儿和察哈儿部落的斗争,却没想到会在这个关键的机会出手。
宋时只能先派了几个人去张家口传报消息,自己则继续留在蒙古和喀尔喀周旋。
毕竟她在蒙古已经耽误了很长时间了,消息断绝那么久,肯定有人要担心了。
其实说是不得已,其实也有一点顺势而为,只不过原本宋时的目标是土默特部落,在遇到了喀尔喀部落后,现在反而感觉其实喀尔喀部落更加合适。
因为绰罗斯的无能导致林丹汗居然没有死,同时虽然完成了削弱哈罕儿部落的计划,但是察哈儿就有点史诗级增强了,尤其是他作为蒙古黄金家族的唯一后裔,在草原上的号召力还是很强的,如果不削弱的话,等察哈儿再成长起来,大魏的边境又会陷入新一轮的纷乱之中。
原本宋时是打算引诱土默特部落抗衡察哈儿的,毕竟土默特部落靠近大同,本身也是宋时预备开启的互市口岸之一,也算顺势而为,直接用大同的互市口破除蒙古一家独占大魏互市红利的情况。
同时一面让张家口对察哈儿进行软性同化,一面在尝试着将已经通过大魏的主战场历练过的将士们投射到帝国的北疆继续开疆拓土。
不过,现在看,其实喀尔喀也算不错,因为喀尔喀算是半个漠西势力,离准噶尔更近,更容易对那边进行同化和挤压。
宋时要的不是学小四将准噶尔的蒙古人杀光。事实证明,杀人是最没有用的抵抗野蛮人入侵的方式,帝国越大,疆域越广,就需要更多的人来守卫,杀人不过是将土地空置了出来,然后等待新一批的野蛮人拎包入住。
生番不如熟番。
控制,同化,融入,以强硬的军事实力,辅助高级的文明同化能力,进行文化生活信仰各方面的全面入侵才是宋时为帝国选择的路。
届时,宋时将会逐步把大同、宁夏、凉州、兰州以及肃州统统开启互市,再辅佐以铁骑保证交易顺利进行,鞭子与蜜糖交织的未来就是宋时为西域诸国送上的剧本。
是的,宋时打算重启陆上丝绸之路!
自从八十年前,嘉峪关关闭,哈密卫失陷以后,西域与中原的官方联系就已经断绝了。
当时外因有中亚陷入乌兹别克汗国、萨法维波斯、哈萨克汗国混战,蒙古诸部同时在也在丝路北部混战,商队频繁遭劫。内因有九边糜烂,无力维持西域商路体系,同时也有经济重心南移,海运成为商贸主流的原因。
困难很多,但是不代表,路上的丝绸之路就不重要,现在急需的西域良马,中亚的抗旱作物以及宝石和和田玉,以未来的新疆的矿产与气油,下一代的工业革命的血液就在连绵不断的沙漠之中安静的埋葬。
海贸能将利益最大化,但是点对点的贸易辐射的只是有限的地区,而广阔的陆路才是华夏崛起的根本。
在欧巴罗借由海洋扩展势力,准备重塑世界的时候,东方却连传统的陆上商道都无法维持,这也是一种悲哀。
华夏的大地,原本就是海陆并行的双线地形特征。
大魏已经收缩的太久了,现在已经到了它试图扩张的时候,推广纸币,重开商路,重建九边重镇,就是宋时为它所做的第一步准备。
沙俄开始经略西伯利亚,建立托木斯克。
再晚上几十年,就将扩张到大魏的家门口。
哪怕带清有一百万个的错误,但是他作为一个异族统治的王朝,在对于地缘格局以及势力分布上面还是有着清晰的认知:
那就是相比于海上过来的那些小国船炮,对于华夏而言,更重要的威胁,是在帝国的北方不断扩张的沙俄帝国。
海权的扩张需要有先进的武器和高科技水平的设备,而陆地的扩张却只需要人。
上个时间线与沙俄签下的不平等条约直接将外东北大兴安岭以外的地方全部割让。
用的是割让而不是租借共管。
割让,是彻底的离开。
想要再回来,除非发动全面战争。
而租借共管,就意味着留下了转还的余地。
这也是上一个时间,琉球的大臣用性命在宫门外留下来的唯一法理余地。
外东北甚至没有获得一丝转圜的余地,永明城以及图们江那一大块的区域就这么从此永远失去了。
这也让华夏失去了制衡日本的最佳出海口。
国与国之间的相处,一旦触及核心利益,不会有温情脉脉,有的只是刀剑相向。
只有现在这个乾坤未定格局未稳的时候,宋时才必须提前将外东北地区的占领做好准备。
即使沙俄还未崛起,但是她也绝对不会让对方有机可乘。
这个时间线,她绝对不会允许再犯这种错误。
不会再有远东,不会再有西伯利亚,有的只是外东北,以及帝国新的边疆!
海权的扩张她要。
但是陆地上的地缘制霸她也要。
意识形态永远要让步于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之外。
第160章 条约喀尔喀的通商意愿很强烈……
喀尔喀的通商意愿很强烈,但是对于攻打或者说制衡察哈儿却表现的很暧昧,不说不行,也没说可以。
但是很明显,对方并不信任宋时。
全程目睹完宋时是如何游走在哈罕儿五大部落里面,如何挑起林丹汗以及绰罗斯和其他三部之间的矛盾,将哈罕儿搞的元气大伤还能全身而退的。
不管换谁来都不会轻易相信宋时的承诺,否则四分五裂的哈罕儿就是前车之鉴。
但是面对宋时这个摄政王的独子,大魏在草原的通商的唯一代言人,这么大的一口肥肉,就眼睁睁的看着她就这么走了,那可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尤其是这几年白灾(雪灾)频繁,牲畜死伤过半,草原的部落越来越依赖大魏的互市,就连一直在漠北深处草原的喀尔喀部落也开始尝试南迁,但是草原虽然广阔,但是草场划分却也是有主的,挡在喀尔喀部落前面的就是察哈儿部落……
即使知道宋时是个带毒的饵,但是喀尔喀也不得不咬。
不仅要咬,还要狠狠的咬上一口。
因此喀尔喀开出了五个条件:
一、与大魏建立兄弟关系,将喀尔喀的首领图不花册封为顺义王,并给到金印诰命。
二、不仅与喀尔喀建立互市,且朝贡、互市的规模不能小于任何一个蒙古势力,每年朝贡的使者不得低于30人。
三、知道大魏有公主不和亲的惯例,因此大魏天子需迎娶喀尔喀部落首领的妹妹为妃,三代联姻,双方在斡难河畔“白马青牛”盟誓。
四、不花册攻下察哈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