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如何开辟大航海: 180-19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乱世如何开辟大航海》 180-190(第3/15页)

西洋时那种大魏的威势全面铺开的迹象。

    尤其是一向最为嚣张的西班牙人也被天兵拿下……

    这些商人是受益者,那关税也自然交的心甘情愿。

    “我记得,在大琉球的市舶司,贵号报备到马尼拉的货物,似乎没有那么多?”宋时看着他们的清单,斯条慢理的道。

    对方哭天喊地的声音顿时一噎,无奸不商,夹带虚报都是商人传统,他们听得宋时的耳风,自觉乖巧的送上了丰厚的礼金。

    但是毕竟他们久在南洋,并不清楚如今朝廷的风气。

    宋时冷冷的看了这些人一眼:“贿赂上官,可判流放五千里。”

    那些人瞬间就跪了下去:“小人该死,小人该死…”

    宋时将手上的礼金清单丢回他们身上:“偷税漏税,日落之前三倍补缴到市舶司!再有下次,你们就去北境种土豆吧!”

    至于马尼拉市舶司的税金,其中的百分之五会计入了舰队的营收之中,月底会按照船上人员的职务等级分配,直到舰队归航。

    这也是远航的福利之一。

    敲打了那群商人,宋时又抓了陈渔过来,商量如何限制货物的数量,以免因为大量的货物堆积在马尼拉,导致大魏的商品贬值。

    虽然宋时想要那群墨西哥过来的大帆船上的白银,但是她并不想被压价,甚至很多东西她还要留到后面去和其他人做交易。

    西班牙失去了亚洲唯一的支点,必然要发疯,算算时间欧巴罗的三十年战争也快接近尾声,她也需要联合一下其他的势力,给西班牙上点压力……

    甚至于,如果西班牙人能心平气和的坐下来谈谈,然后把之前屠华的赔款交了,马尼拉也不是不能有西班牙人的容身之地。

    只不过,对于文明边缘的野蛮人……

    套用上个时间线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代英首相巴麦尊的话来说。

    西班牙、葡萄牙这类美洲半野蛮的政府,警告是没有用了,十年八年,就要整治一次,他们浅薄的头脑只能记住鞭子……-

    安南与吕宋,隔海相对,如果从地图上看,两地如同手指捏合,将南海大半圈于掌中。

    仅一个琉球就能缓解闽地一半的土地紧张问题,而吕宋本岛面积就相当于两个大琉球,其中部地区尤其适合种植水稻。

    更不用说其后面的那一连串下沿的群岛,尤其是最后的棉兰老岛其面积也要比大琉球大上许多,虽然上面的阿波火山还是个时不时会喷发的活火山,但是正因如此,岛上的金矿和铜矿资源也很丰富。

    但是宋时并不打算现在就去收复棉兰老岛,据玄光子的报告,五十年前,西班牙人就一再派兵入侵棉兰老岛和苏禄群岛。五十年过去了,他们依旧只占有了棉兰老岛的若干沿海地区和三宝颜。

    南部的土著不仅奋力反

    抗西班牙人,组织海盗船不时北上偷袭西班牙人所布置的据点,还在西班牙人屠华之时,收留了不少被迫逃走的华人。

    而不少的华人也混入其中,不时支援物资,保持土著即使在与西班牙人对抗的时候,也能维持与其他地区的贸易往来。

    甚至,在苏禄和棉兰老岛,当地的土著都用产自大魏的南京布和亚麻布作货币,大魏的铜钱更是高档的通用货币。

    既然已经有了软性同化的基础,那么就没必要用雷霆手段,在南洋,土地实在太多了,没有必要每一个都掌控在手里。

    对待殖民者自然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无情,但是对待当地的土著,自然又是另一种方式,示之于威,诱之以利。

    就和北边的游牧民族一样,鞭子加蜜糖才是正确的解法。

    吕宋的势力纷乱繁多,各自为政,宗教信仰复杂,根本没有形成独立国家的意识,又被西班牙人用强力的手段,竭泽而渔,形成了强烈的反抗精神。

    宋时一旦用强,只会陷入与各群岛与各个散乱势力的游击战之中。

    对于宋时而言,整个吕宋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掌控住马尼拉这个港口。

    它是亚墨利加白银-大魏丝绸的太平洋航线的贸易中心。

    这条曾经被西班牙人垄断的商路,如今落入了宋时的手里,西班牙在亚细亚的殖民体系只会开始崩溃。

    去掉了西班牙这个中间商,宋时就能直接赚差价了。

    以大琉球为中转站,安南提供粮食,吕宋提供香料、白银,几乎能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的贸易圈。

    甚至能越过万里长沙,直接对巴达维亚的荷兰人形成挤压,打破荷兰人的香料垄断的势力范围。

    其次,就是吕宋下沿的一连串岛屿链,从棉兰老岛往下,沿着马路古海上的群岛,穿过帝汶海……

    这正是宋时想要经略澳洲所无法越过的一环。

    而这条路线,不仅安全,一路上都有岛屿可以补充物资水源,还不会惊动在南洋经略的荷兰人。

    澳洲虽然普遍被认为是十八世纪的英国人发现的,但是实际上。

    不说常年往来太平洋的西班牙人,就是能从地中海远航到帝汶海的葡萄牙人就不可能不知道澳洲的存在。

    毕竟从帝汶海往南,不过几天的航程就能达到澳洲,而澳洲上面的新几内亚岛更是在十六世纪的早期就被发现了。

    要知道,新几内亚岛的南端,沿着大陆架,哪怕是独木舟也能抵达澳洲。

    太平洋的赤道无风带虽然危险,但是这并不是阻止西洋人开发澳洲的原因。

    更深的原因是,一个美洲已经让西班牙和葡萄牙这种人口并不算多的国家费尽心思,再来一个面积也不算小的澳洲,根本凑不够人。

    况且美洲有黄金白银,有木料,有资源……

    去南洋有大魏商品,有象牙,有香料……

    澳洲有什么?

    就连与澳洲相连的新几内亚岛上,生活的都还是茹毛饮血的土著,因为没有外来的主食作物,没有大型动物,只凭木薯与鸟类,鱼为食物。

    岛上的土著只能维持着一个低蛋白的饮食的状态,只能发展出了极端环境下的食人族……

    旁边的澳洲,对于现在的的世界来说,实在太荒芜了,与帝汶海相连的北端,更是大片的沙漠和戈壁。

    当然,西方人,并不算第一个发现澳洲的人,甚至就连他们所谓的“发现”都带着一股浓浓的居高临下的地位。

    早在《坤舆万国图》的南端,其实已经隐隐有澳洲的踪迹了,上面清楚的标明了:瓦腊泥……判断其或为一片相连地,或为一岛。

    澳洲太大了,大到让郑和他们误以为其与南极相连,无际无边。

    以澳洲的大小,也确实与大魏国土的面积类似,它孤悬海外,自成一体不是没有原因的。

    最重要的不仅仅是澳洲的土地,澳洲虽然辽阔,但是在没有现代工业化种植技术的时候,适合耕种的土地面积相对来说并不多,对于大魏现在的财政而言又是一个新的负担,即使是代英,也是流放人员近一百年才慢慢让澳大利亚变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