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如何开辟大航海(基建):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乱世如何开辟大航海(基建)》 80-90(第7/14页)

的价格,不然根本不愿意给帮忙运输物资,天津出去后就是渤海,再往外就是朝鲜的对马岛,而海上的通道是被永明城和红旗帮掌控的,运输物资风险太大。

    往西是被他赶出京师的闯王和镇守陕西的秦军,闯王原本就对京师被夺愤愤不平,而他的后面还有秦军坐镇,陕西因为靠近蒙古本来就民风彪悍,一直是抵抗蒙古入侵的前线,大魏初年就因为前朝的蒙古之乱,心生顾忌,在陕西布下了无数的堡垒关卡,将大同一线打造的如同铁桶一般,也是大魏除了李家军外最强的一支军了,当初京师失陷的时候,太子南逃都还写信让秦军,誓死守住陕西,不许出兵。

    不过后来没想到,这反而让东边的女真人崛起了,女真人和蒙古人联合,此退彼进,疲于奔命的大魏在这两面的奔波作战中兵力越发的显得捉襟见肘,也导致了后来的黄台吉入主京师。

    思来想去,他只能忍痛让渡部分的利益和蒙古各部达成合作,虽然之前的时候就有大量利益分布不均导致的矛盾,但是现在没有办法,女真人数量毕竟还是太少了,大魏被按在南边已经两年,早已经缓过气来,依托着江南富庶之地的支撑,如果再不能杀出一条生路,这京师这口肥肉最后只会变成女真人的葬身之地。

    大魏已经被打烂,只要能拖住他们一段时间,现在内乱四起,加上大魏那党争不休不断扯后腿的样子,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如果有天命,那么大魏的天命也到头了!

    蒙古人一向高傲,之前本来就对女真人不满,这次又是黄台吉求到了门上,态度不由的就越发的嚣张了起来。这种女真人生死存亡之际,即使是一向和他对着来的豪格最近也不得不暂缓声息,闭门不出,没有持续给黄台吉找麻烦。

    黄台吉被烦的没办法,只好找出和自己关系最好的哈达部新王台哈塔尔帮忙,让对方去应付一下那些蒙古人。

    接到命令的哈塔尔当着传令人还喜笑颜开的样子,对方一走,他就苦着一张脸,问身旁的雀奴:“王上怎么老是给我这种苦差事啊!”

    雀奴微微一笑:“这是王上信任王台!才会把这么重要的任务安排给王台,不用担心,这些蒙古人只是因为之前圈地的事有所宣泄,我们让他们泄了这口气就好了!”

    他缓缓道出在京师收集到的那些可以玩乐的方式,不乏一些看着血腥味十足的活动。

    哈塔尔看着语速不疾不徐的雀奴,长长的舒出一口气:“雀奴,有你在身边真的是我的幸运。”

    自从父亲被刺杀他去追击凶手差点死在凶手手下,但是被雀奴救了之后,他感觉自己原本倒霉的运势却一步步变好了。不仅坐稳了王台的位置,也避开了永明城在莫温河卫对女真人的驱赶和追杀,顺利到了京师,还成的和登上王位的黄台吉修复好了之前的关系,其中不少还要多亏雀奴出的主意。

    雀奴垂下眼睛,谦卑的回道:“能陪着王台,见识到京师的繁华,才是雀奴的幸运!”

    哈塔尔满意的大笑起来:“很好,雀奴你去安排吧,准备好以后回禀我!”

    雀奴低头行了个礼,转身出了门,去办王台交代的事情。

    他似乎没有注意到,一道身影从他离开了哈塔尔的宅子后就不远不近的吊在他的身后,仔细的看着他的一举一动。

    等雀奴办完事回到府里,一直跟着他的人影先一步进了哈塔尔的房间。

    他对着哈塔尔摇了摇头。

    哈塔尔无声的吐出一口气,自嘲的笑了笑,还是自己太多疑了。

    不过,毕竟雀奴是个汉奴,容不得他不小心,现在排除了雀奴的嫌疑,他倒是放心了不少,他挥手让对方下去。

    看着进来回禀的雀奴,他露出满意的笑容:“今晚,你就跟着我一起去招待蒙古人吧!”

    出于对通过测试的奖励,哈塔尔不介意再继续提拔提拔雀奴,给予他一些荣耀。

    雀奴露出受宠若惊的眼神,连连行礼,退出的时候还不小心绊了一脚。

    哈塔尔笑了笑没有在意,回了房间的雀奴眼神陡然冷厉了下来。

    仔细思考了一下蒙古诸部的来人和他的安排,心中陡然升起了一个计划,不过他没有轻举妄动,毕竟该传递出去的消息他早就传出去了。

    他无声的扯了下嘴角:遇到王台,确实是他的幸运!-

    自从陈渔走后,宋时明显的感觉时间的紧迫性,龚敬在永明城坐镇后方主持大局,贺章在辽东战场上厮杀,陈渔已经赶赴对马岛并且要攻打金州卫,胡泉也在岭南周旋。奶娘和原生的亲人在永明城有龚敬在,倒是安全的,不用她太过担心。

    鸡笼港和淡水港分别都进入了暗暗的戒严状态,郑氏商行的人还在不断的进行流**输,无数的人与事都需要她处理,鸡笼港和离岛那边倒是越发的热闹了起来,不时有人闹事然后被抓去挖矿。

    因为安插在离岛的那些管理员,抓出了不少身份可疑的间谍,有郑氏商行派来的,也有其他商行过来打探情况的,甚至有些还是日本人,以及南洋那边派来的人,虽然大魏对于海外的飞地近乎不闻不问,但是大魏周围的边缘势力对于淡水港换人的事情还是非常的关注的。

    放以前,宋时还会担心抓错,现在宋时直接把这些可疑的人安排去挖矿,先去矿区挖上两年改造改造,等宋时彻底掌控好了大琉球再观后效,毕竟现在的淡水港已经成了南洋和岭南地区,运送商品与物资到日本和永明城的中转站。

    汪一嫂的商船拿着宋时给予的令牌,就能畅通的行驶在原本被郑氏封锁的泉州至日本一带的海上路线。虽然遇到海盗的几率倒是比汪一还活着的时候增加了数倍,不过没关系,汪一嫂也是海盗出身,她手下的船队在黑吃黑这一块的运用上算的上炉火纯青。

    不过起码大面上还是在福建左布政使熊廷州以及永明城龚敬的写信调和下,保持着克制。

    水泥虽然能加快房屋和工厂的建设但是设备机器以及合适的工人却不可能凭空长出来,当务之急还是加快开荒和耕种,江南地区购买的耕牛陆陆续续的抵达,耕牛十两一头,顶的上三个人了,毕竟宋时急着用。

    趁着天时还没过去,优先用耕牛开垦最费人力又对土地要求高的水田,种上从交趾引过来的占城稻,只有这一批水稻种下去后,宋时才能放心下来去鼓捣别的粮食。

    南洋的粮食即使是在她提高了一倍有余的价格下,运送过来的量也没有继续增加了,毕竟粮食都是有数的,只有播种后才会有收获,而大量的粮食出口,必然会导致南洋众岛的粮食供应不足,虽然那些地方并不发愁食物,但是让他们如同汉人一样勤勤恳恳的种植上两到三季水稻,那就是想也别想。

    所以才让胡泉去执行备选计划,借红旗帮的势力下南洋去买地,顺便招募愿意去南洋种地的汉人,再调动南洋人的种植积极性,胡泉这次的商船上还带了大量风格与大魏不同色彩绚丽的玻璃制品,以及定制的南洋风格的丝绸和瓷器,都是送给汪一嫂的礼物。

    除了粮食之外,南洋更重要的其实是木材资源,毕竟想要建造更多更大更坚固的船就需要更大的木头做龙骨,而越是巨大的木料就越难运输,在中原持续千年的不断建造需求下,所有靠近水源的木材都被霍霍了,剩下的不是在深山老林,就是运输难度逆天。即使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