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如何开辟大航海(基建):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乱世如何开辟大航海(基建)》 120-130(第3/16页)

 工业的进步必然伴随着一批人的淘汰,这些人的生计也是宋时要考虑的问题。

    当年英国带着一大批的工业科技成品访清,却被代清当成垃圾置之不理,难道真的是代清不识货吗?

    当然不是,作为需要学习各国语言精通几何物理,并且与西欧各国做笔友的代清皇族,对于万里之外的国际形势不仅清楚,还非常明白那些工业品所带来的改革和变化。

    法国大革命后,代清直接断绝了海外的消息,只是为了避免自己的统治被动摇,而那些工业品一旦通行国内,无数以纺织为生的人就会失业,破坏掉代清好不容易维持住异族统治的表面和平。

    他们不是不能,而是不愿-

    程嘉柔拿着一叠文书从正门口走了进来,她是上个月刚刚从户部被调到山西辅助宋时的。

    当时竞争激烈,她好不容易才把这个职位从周云手中抢回来的。

    结果到了山西才发现,宋时的身边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多了个将门虎女卢雁回。

    对方带着一批红衫军,不仅将山西的女子都鼓动了起来,还在频频参与山西的剿匪和打击黑矿场的行动。

    经常就各种问题和宋时一聊就是半天。

    今天终于抽空看到宋时一个人了,程嘉柔也忍不住过来刷个脸。

    “宋大人,好消息,在山西和山东以及部分贫瘠土地上种植的苜蓿长势良好,加上已经播种的玉米土豆和红薯,今年只要调配得到,应该不会再出现饿死人的情况了!”程嘉柔拿着文书,轻轻递给宋时。

    宋时抿了抿唇,心中有一股气,但是看着程嘉柔脸上真情实感的笑容,还是缓缓的吐出来了,没有发作。

    苜蓿,原本是牲畜的食物,因为连年战乱,很多的田地都已经抛荒,如果一上来就种植粮食的话,收成只会惨不忍睹。

    即使是玉米土豆和红薯这种不挑地的粮食作物,也需要少量的肥力才能提高产出,因此需要种植苜蓿肥地。

    二来,在目前粮食极端短缺的情况下,也能作为粮食补充。

    但是‘不会饿死人’这样的目标,落在宋时的耳朵里,实在是有些扎心了。

    “还有什么好消息?”她轻声询问。

    察觉到宋时兴致不高,程嘉柔有些不解,但是还是把手头文件上的好消息都说了出来:“之前在京师实行的养兔子已经能稳定供给军中肉食了。山东地区的海边,有人在滩涂开塘养鸭,不仅省了粮食,还提高了鸭蛋的产量。至于前段时间大人说的用蚯蚓换鸡苗的事情,推行的还不错,这大量的蚯蚓养殖起来,不仅肥地,还能做成给鸡鸭的饲料……”

    宋时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些笑意:“做的不错,饭要一口口的吃,关于循环养殖这一块,你多上点心,目前军营之中的荤食还是太少了。”

    程嘉柔有些咂舌,在她看来,军营之中的伙食已经是很好的了,但是宋时还一直觉得不够。

    “除此之外,朝鲜那边有大量的朝鲜人要求从军,很多人是之前抗倭援朝后受伤定居在朝鲜的后人,朝鲜王室对此不仅不阻止,反而还请求辽东派兵入驻。至于朝贡,据说朝鲜国内因为连年战乱和天灾也没有多少粮食了,为此愿意献上人参千斤,兽皮万余张,以及其他的山珍海货……”

    “朝鲜……”宋时咂摸着两个字,心中已经出现了地图。

    朝鲜半岛临近日本,紧挨着渤海黄海以及东海,在对马岛被永明城锁死的情况下,早已经被死死圈住。

    但是朝鲜突如其来的服软,还是让宋时有些疑惑,毕竟之前贺章攻打辽东的时候,朝鲜只是表面上顺从,实际上还以帮忙运转物资,薅了永明城不少的粮食。

    宋时随手从旁边的文件堆里抽出了一张来自对马岛的文书。

    上面豁然记录着日本内乱的情况,天草六郎在永明城的火器资助和荷兰的粮食供给下,打的是如火如荼,不少的日本武士为了躲避战乱渡海去了朝鲜的信息。

    随便看了几眼,宋时才放松下来:“原来是日本的战乱已经波及到朝鲜了,难怪,朝鲜突然服软想要我们驻军。”

    朝鲜在宋时计划的地图里,自然很重要,先不说朝鲜北边现在还用不上的铀矿,就是铁矿也很丰富,虽然地贫瘠了一点,但是做为港口还是挺不错的。

    她也不想以后还和朝鲜那边有什么领海和渔业之类的纷争,本来现在还不到时候,不过既然朝鲜王愿意低头,她倒不介意提前一点。

    因为大魏太祖定下的不征之国,宋时没有细说,只是略过这个话题,继续问程嘉柔:“关于粮食这一块,你们这边的粮票制度完善的怎么样了?”

    随着地盘越来越大,粮食不可避免出现了挤兑,闯王让出了地盘可不会还给他们留着粮食,宋时只能一边努力推行海外异种一边厉行战时分配制度。

    这种情况下,粮票制度不可避免的进入了宋时的选项。

    虽然还没法推行货币制度,但是粮票却可以先试试水,同为纸质票据,粮票虽然不能作为货币使用,但是却可以直接换取等量的粮食,对于控制粮食数量,抑制粮价还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的。

    第123章 粮票宋时小时候翻家里旧物的时候曾经……

    宋时小时候翻家里旧物的时候曾经翻出过一些家里没用的粮票,对于粮票的大概样子还是有印象的,这个东西在目前的生

    产的技术水平上来说难度并不大。

    粮票作为类似货币的等价物,第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防伪。

    好在宋时之前为了推广基础教育,和报纸文化,早早的就找人开始改良印刷机。

    活字印刷机在大魏没有被大面积的运用,而是还在使用木板雕刻,并不是因为百姓不识货,只是由于汉字的字数过多,写法过于繁复导致印刷精度要求很高,传播受限。

    结果印刷机在流落西洋后,由于拉丁字母的稀少数量而成为开启西方民智的产品。

    但是并不代表印刷机对于中原的文化促进就没有帮助,大魏的10%以上的识字率就是证明,至于代清1%的识字率,只能说是出于某种异族统治者来自灵魂深处的恐惧。

    印刷机本身其实没有太大问题,只需要改良一些小细节就能使用,只是关键在于油墨。

    大魏惯常使用的很多都是水性印墨,其实金属活字更适用由烟灰松油以及其他的植物油脂调配而成的油性印墨。而且上墨的时候更不能直接将字模直接浸泡在油墨之中,会因为上墨过多导致文字印花了。

    只能用一个特制的大滚筒蘸取油墨,轻轻的在排好的字模上滚过去,手法角度轻重也是万物工坊的人实验了好久才确定下来的。

    比起报纸和启蒙读物,粮票的印刷要求更为细致,油墨的调配尤其要在防伪上做出大量的尝试,好在永明城蜗居的时候宋时就已经着手准备,到现在,终于派上了用场。

    程嘉柔从怀里掏出了几张印刷精美的小纸片递给宋时:“有之前做宝钞的老师傅在,油墨的调配很顺利。”

    宋时接过那几张小小的纸片,上面标注着不等的数额,在烛光下,纸片上印刷的油墨跟随着光线的变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