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如何开辟大航海(基建):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乱世如何开辟大航海(基建)》 130-140(第7/14页)

重点在于,询问这些人:如果开通了市舶司,那么每年的海关税收应该有多少?

    宋时的态度已经很清楚了:要钱!

    一封信激起千层浪,很快,众人纷纷开始串联报信。

    因为市舶司关税这个定位比较微妙。

    如果是宋时私人名义要钱的话,图着打点上下,只要能攀上关系,这钱多少也就给了。

    说到底这个钱是给到朝廷的,而不是给个人,是无法拿去做人情的。

    给多了自己吃亏,给少了,朝廷一看这么少,还不如让宋时自己继续走私,把他们给卷死。

    石香海则直接报了一个60万两!但是希望宋时这边能加大火器购买的额度,自从用上了宋时那边匀过来的大炮之后,石香海就感觉那些西洋货多少有点不得劲了。

    如果开通市舶司,考虑到疾风和航线问题,泉州将重新成为大魏航海贸易的中心纽带,不管怎么看,对于郑氏来说都是大大的利好。

    郑一官和手下商量了很久,最后报了个50万两,同时也提出了采购意向。

    其他海商或多或少,但是报价也没有低于20万的。

    毕竟现在的月港,一年的关税也就8万两左右。

    大家各自商量了以后,自信满满的给宋时回了信,自我感觉已经算是大出血了。

    宋时收到了以后,都没看,直接让程嘉柔找人帮忙回了。

    回信在他们所说的款项上,通通翻了五倍,然后以大魏朝廷的名义借款,抵押物则为:宁波、泉州、大琉球、广州以及琼州五地的市舶司两年的关税。

    以泉州和广州为首先开放,在一年后再逐步开放其他三个口岸。

    并且在回信上印上了宋时的官印,以示不接受讨价还价。

    既然不想让她借着大魏朝廷官方出面进行贸易,想断了她的对外贸易的半边财路,那就给你们开个痛快。

    开之前,先把钱给我准备好了!

    没有一千万两银子就别想开什么市舶司了!-

    收到信后,整个沿海地区的海商全部都傻了眼。

    见过狮子大开口的,也没有见过这么狮子大开口的,他们原本还盘算着

    一旦市舶司开了,那些朝廷的流官哪里拼的过他们这些在当地深耕数百年的海商,还不是安排点人手,市舶司就能成为他们自己家的产业了。

    只是宋时的这封信直接给人整不会了!

    这一招空手套白狼,直接让这下市舶司还真成他们的了,两年的关税够他们捞的回来损失吗?

    而且摆明了这一大笔钱是没有利息的,这让那些兼顾放贷的海商简直能难受死。

    即使如此,对方还不得不说一句大手笔,五个通商口岸,直接相当于将整个大魏的沿海地区能用的港口全部开了。

    整个大魏对于航海贸易的热情都会被瞬间点燃,到时候整个市场会催生的多么庞大,简直让人想都不敢想。

    不过除了管对方要钱,宋时还是给了点别的东西。

    胡泉和红旗帮需要加大打击海盗以及多建立运转仓库,保证海商利益。

    宋时之前在京师举办的各个学校,已经开始在这次的大战之中初显端倪,除了军事学校以外,还有自永明城转过来的海军学校,以及其他研究类的学院也在京畿附近如火如荼的办了起来。

    之前的时候还没多少人入学,大部分还是在宋时的强制要求下,军中获得了战功想要升迁的战士通通要被打包送去学堂学习一番,才慢慢进入大家的视线了。

    再一看里面教学的全部是大魏仅剩的战将,因为年事已高实在不适合上战场,所以才屈尊在学堂讲学。

    而校长正是龚敬本人。

    其他不用说,因为考核要求很高,这些学校出来的人一旦进入仕途升级起来绝对比普通的吏员更快。

    宋时给了郑一官和石香海每人五个名额,可以去京师入学,其他的海商也各有一个名额。

    也不算白要钱,打开人脉的路子也给了,能不能争气就看你们自己的人了。

    不过就在宋时在鼓捣市舶司的时候,嘉娜和石香海同时传过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今夏,安南拒绝向大魏贩卖粮食!

    第136章 安南宋时看到消息的时候都没……

    宋时看到消息的时候都没忍住气笑了,从古至今,安南都不是个省油的灯,不过它的运气和对时机的把握也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如果说,朝鲜是大魏最忠实的狗,那么安南就是大魏最叛逆的反骨,随时随地都等待着反咬一口。

    安南自秦起并入华夏,就被设为象郡,汉改为交趾,汉时伏波将军马援南征,立铜柱铭文“铜柱折,交趾灭”,摄于汉将之威,直到汉朝覆灭百年,铜柱无人敢动。

    唐时设安南都护府,五代渐离心,直到代宋在自身根基不稳的时候被安南抓住了机会,从法理上彻底独立出来。

    代元三次东征未果,养肥了安南的野心,后被大魏先祖收复,却在大魏朝代更迭无暇旁顾的时候,找准机会发动了蓝山起义,再次脱离。

    自此安南旁落,成为朝贡国,两广失去广南。

    而现在,安南显然是又找准了大魏最脆弱的时机,准备故技重施。

    这倒也不算突如其来,早在开春之际,宋时在大规模的往南洋购买粮食的时候,嘉娜就已经提醒过:安南后黎朝的朝局不稳,北河郑氏架空了黎朝,与南河阮氏相争,以灵河为界,打的不可开交。

    而被大魏册封过的安南都统使高平莫氏,却是在这两虎相争之时只能蜗居一旁,谁来都能打他一下。

    当时宋时忙着处理京师的事,只能让嘉娜那边多寻找别的米粮货源,比如暹罗稻以代替安南的占城稻,并且密切关注安南情况,必要时可以伸手插入时局,以维护海上的粮食贸易补给线。

    原本宋时就在南洋一带收购粮食和棉花,导致南洋整体的物价上涨了三成,而随着日本战乱对粮食的需求增大,被赶出大琉球的荷兰人和西班牙人,为了稳住日本这一交易渠道,不知道什么时候也介入了安南内乱。

    宋时原本没打算理会安南,比起安南,宋时目前更多的重心还是放在了中原上面,只要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她也并不吝啬于钱财,她对于安南的定义到之前,也不过是一个粮食收集点。

    只是有些猴子在森林里待久了就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总要跳出来给你找点不痛快。

    宋时盘算了一下安南目前的局势,以及她记忆中那些犄角旮旯里面剩下的关于安南的记忆。

    要怪就怪太祖太强,而后人又太弱。

    安南收回后,留守的官员自以为被放逐就开始肆无忌惮的压迫当地百姓,粗暴的把大魏的政策全面照搬而不考虑当地民情。

    原本南洋那一片的国家,由于天气炎热,水源充足,没有四季轮换,果树终年结果,所以没有任何的储蓄意识,国民性就与大魏人不同,性好懒散,不喜勤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