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如何开辟大航海(基建): 190-20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乱世如何开辟大航海(基建)》 190-200(第4/14页)



    除了粮食和香料这类常规物品之外,宋时购买的最多的反而是,最不起眼的身毒棉花和孟加拉的棉布。

    小冰河时期起码还要再持续数年,御寒之物和粮食永远是多多益善的。

    宋时路过英格兰的展馆时还买入了不少的英格兰诺福克呢绒、苏格兰粗花呢。虽然宋时已经早先时偷渡了不少的绵羊去边疆养殖,但是整个毛呢的产业链全面铺开还需要一段时间,宋时自然不介意提前买一点备上。

    大魏的北方天气越发的寒冷,棉衣的御寒能力稍显薄弱,毛呢和皮草才能有效的提高边疆地区人的生存能力。

    除了河套地区有黄河的水源灌溉,很多地方已经无法种植小麦了,虽然有红薯和土豆的补充,但是那只是极限情况,大部分情况下,大魏人还是更爱吃稻米和小麦。

    因此,东北方的粮食运输,大部分时候是趁夏季黑龙江和松花江还未冰冻时运输上去,东北方向还有河流,但是西北甚至是西域部分就要全靠人力了。

    为了攻下天山南北,镇远军所消耗的粮食以及物资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那边的高原地区修路困难,大部分还是依靠人力和牛马。

    每运输上去一石粮食,在路上就要消耗三石以上。

    大魏对于粮食的胃口只会一天比一天大。

    有了开头的那几炮,和宋时的强势对峙,国外的那些使臣纵使心里各种意见,到底都没敢当面表现出来,看着也都安分了许多。

    有了大魏坐镇,不少的异域的商人也开始浏览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摊位,寻找新的财源。

    而各国的主要使臣则和宋时一起,踏入了刚刚开门的大魏主展馆,之前装修的那段时间,主展馆一直保持着神秘,没有给众人窥视过。

    如今终于开门,大家纷纷都忍不住一窥真容,毕竟华商在南洋经营百年,所有人都知道,大魏从来都是好东西最多的地方。

    除了丝绸、瓷器等顶梁柱一般的实用的生活用品和奢侈器物以外,还有数不胜数的无实用价值但是又精致无比的小玩意,甚至还有笼养的会唱歌和说话的小鸟……

    不仅包罗万象,无所不有,且物美价廉,老少咸宜。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最热门的交易对象。

    步入大魏主展馆的刹那,便是一座一丈高的琉璃牌楼,大魏风格的亭台楼阁院,上面以以极其通透的各色玻璃作为主要材料,泉州白瓷做瓦,檐角悬着米粒大小的珍珠。

    里面是大大小小的房间,透过窗户隐隐能看到里面都坐着微缩的小人。

    有人给进来的人发了一个放大镜。

    透过放大镜,能清晰的看到每个微缩房间之中都有匠人在表演绝技:指甲盖大小的瓷瓶内画、发丝粗细的金丝掐花、米粒大的活字印刷……

    只看一眼,就仿佛进入了大魏闲适而精致的生活之中,庭院中各色宝石与琉璃做成的花草栩栩如生,在日光下即便是波斯的宝石也会黯然失色。

    而周围更是放置了不少装置精美,通体珐琅彩绘,风格各异的座钟和怀表,以及实用或者是精美的玻璃制品,看的一众西班牙和荷兰人面色难看。

    明明玻璃和时钟是欧巴罗的拳头产品,但是如今被大魏破解了以后,不仅做的比他们的更加精致,即使加上运费,价格也都更加低廉。

    尤其是那个怀表,大小即使是现在的欧巴罗人也无法做到,要知道现在的座钟最大的问题就是太大了,无法随身携带,稍微有移动就导致时间出现错误,但是如果那个座钟变成了只有不到掌心大小的程度,无疑可以作用到更多的场景。

    尤其大魏的第一个展厅就放这些原本是属于欧巴罗人的东西,和当面打脸有什么区别。

    南洋和奥斯曼的商人还有不少询问价格的,反而是欧巴罗人全部默不作声的路过了这个展厅,眼神最多不动声色的在那个怀表上看了一眼,然后进入了后面的展厅。

    三十六个檀木转轮上悬垂着不同颜色、质地和花纹的布料。

    经过训练的通译人员,用各种语言对着来人细细介绍。

    比如江宁织造局独有天霞染,加入了螺钿粉,成色如同破晓时分霞光,在阳光下犹如幻彩一般随光线变幻,被翻译成为:晨曦中的第一缕光。

    而另一抹微妙的介于蓝与灰之间的雾青色,如同湖面的轻纱,有一种不可言喻的宁静之美,被翻译成为:东方天空的颜色。

    除了各种独家的颜色之外,不少的绸缎的纹样也在大魏传统的纹样上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将欧洲卷草纹与中国如意纹融合,部分还使用了西域风格的腰果纹和南洋的热带植物纹。

    在布料上也将丝绸与各种材料混纺,在保持丝绸丝滑精致的特性时,同时融入其他的材料的特性,比如混纺安南和吕宋的蕉麻,使其三伏天着身,依旧如沐山风……

    缂丝技法的四经绞罗,其经纬交错的密度是现在的欧巴罗丝织机远远无法模仿。

    主打一个独一无二的染料和纺织技术提高门槛,在融入西方元素的同时保持着大魏高水准的审美风格。

    毕竟在大魏的生丝比欧巴罗生丝便宜了三分之二的情况下,大魏的绸缎的价格比起生丝起码溢价了五到十倍,技术就是这么的值钱。

    而更让人震惊的是那些男女通译身上穿着的服饰,从欧巴罗的洛可可风格到南洋各国的服饰,在这个的基础上又融合了大魏的一些精巧细节,有些布料光是看着就已经美不胜收了,然而剪裁成为服饰,上身搭配后更是步步流光,看的人目不转睛。

    不少人在这个展厅流连忘返,不用通译过多的介绍这些布料的颜色是多么的独一无二  。只是一眼,那些欧巴罗商人就知道,整个欧巴罗的贵族都会为了这些来自大魏的布料和服饰而疯狂!

    不少人甚至想要当场买下其中几名通译身上的衣服,被笑着拒绝后邀请到后厅商量大量采购的细节。

    整个浏览的人群在这个场馆就减少了一半的人,不过还是有少量的商人则按耐住了性子,跟着人群走到了后一个展厅。

    九十九只薄胎瓷杯盛满不同水色摆放在桌案前,每一只瓷杯都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颜色和质地。

    不仅仅是欧巴罗人看的目不转睛,就连和欧巴罗人有仇的奥斯曼商人也忍不住心动了。

    瓷器能在全世界流行起来不是没有理由的,那种不可思议的轻巧、光洁、明亮和温润,在欧巴罗普通还只能用木制、铁制、陶制的餐具的时候,瓷器的美简直就是降维打击,在威尼斯甚至有个病叫“瓷器病”,以形容那些对瓷器痴迷的人。

    波兰国王甚至疯狂到用自己的六百名龙骑士,去换取100多件的大魏瓷器……

    而奥斯曼商人,大多都是msl教,教义让他们不能使用金银等贵重金属作为餐具,因此,瓷器就是他们显示财富缺一不可的器具,越是精致高档的瓷器,越是被广为追捧……

    旁边烧水煮茶的少女嫣然一笑,拿出一叠雨后天青色的瓷杯,将刚煮好的茶汤注入其中分给众人。

    暹罗使臣第一个接过,还来不及喝,就看到原本淡青色的瓷杯中,受热后渐渐浮现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