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奸臣他死不悔改》 30-40(第7/20页)
地摩挲着龙纹扶手。
到底哪个才是顾怀玉?
是此刻这个站在朝堂之上,为大宸据理力争、令人心悦臣服的国之栋梁?
还是不久前那个坐于紫檀高椅之上, 轻描淡写地让人碎尸玉阶的冷血权臣?
殿内静如死水。
清流党已经没有与顾怀玉辩驳的资格和资本。
董太师脸色铁青, 一句话也说不出,他不甘心地用余光扫向皇亲宗室的方向。
可那些平日里趾高气扬的王爷们, 此刻一个个低垂着眼,屁都不敢放一个。
谁敢接这个烫手山芋?
顾怀玉若要杀清流党, 还需忌惮天下士林之口,但若要杀皇亲……他们连像样的名声都没有, 更别提什么舆论压力。
这些年来被圈养在京城的天潢贵胄,早就成了空有尊号的傀儡。
那位坐在龙椅上的不会为了他们去得罪顾怀玉。
“陛下, 臣有本奏。”
一道温润的声音打破寂静。
贤王对上董太师的目光,站起身来, 朝元琢行了一礼。
这位年近四十的王爷鬓角已见霜色,但举手投足间仍带着天家气度。
贤王是睿帝的兄长,元琢的皇叔, 当年睿帝登基后,日日夜夜惶恐皇位被夺, 以陪“陈太后敬孝”为理由, 将一干兄弟留在京中软禁。
能熬到今日、还能保有王爵者,非庸碌即深藏。
而这位“贤王”,是最会藏锋的那一个。
早年自请守皇陵, 不问政务,不娶妻、不育子,独善其身十载,偏偏在宗室中名声极佳,德望素著,正如他那“贤”号所象。
元琢亦对其印象颇好,闻言点头示意,“皇叔但讲无妨。”
贤王转向顾怀玉的方向,目光透出不掩饰的欣赏,“臣以为顾相所言极是。”
“文官武将,俱是大宸臣子,若他日东辽铁骑南下,难道还要分什么文武之别?届时怕是连这身官袍都要换成左衽胡服了。”
顾怀玉端起茶盏轻抿一口,只轻笑不语。
这老狐狸既卖他情面,又不得罪清流党,圆滑至极,难怪睿帝想要他的命都找不到机会。
贤王见他不领情,也不恼,掷地有声道:“若是真到那一日,我们在坐之人,岂止是愧对太祖基业?”
“更是华夏千古罪人!汉家衣冠传承千年,岂能断送在我辈手中?当年五胡乱华之痛,史册犹在,诸位难道要让我大宸,再添一笔‘断送汉家正统’的污名?”
这番话如一把锋利的匕首,精准地刺入清流党人最脆弱的软肋。
千百年后,谁还记得今日朝堂上的唇枪舌战?
但史书上“断送汉家衣冠”的骂名,却是要跟着他们姓氏流传千古的。
董太师脸色铁青,他原以为贤王是来声援自己,却不想这位素来温和的王爷竟在关键时刻,为顾怀玉补上这致命一击。
眼见众人意志已散、局势倾斜,董太师却仍不死心。
他定定盯着顾怀玉,强自压抑着怒火:“老夫有一问,不为反驳,只为求真——”
“我大宸与东辽纳贡七十载,互通商贸、礼尚往来,陛下登基之初,更亲遣使团,修好边境。”
“如此情势之下,顾相如何断言东辽铁骑将至?莫非朝廷竟要违背契约,贸然挑起战端?”
话里话外暗指顾怀玉妄动兵戈,破坏和平。
清流党里却无人声援,经历方才那一番,大多已经毫无战意。
如此,秦子衿不得不站出来,他朝御座方向微微一揖,“臣以为,董太师所言甚是。”
“蛮夷所求,不过金银绢帛之利,我朝物华天宝,略施恩赏便可化干戈为玉帛,何必劳师动众?”
说道此处,他看向顾怀玉,颔首带着恰到好处的敬意,“顾相心系天下,下官敬佩不已,可战事一起,百姓流离,恐非顾相所愿啊!”
殿中剑拔弩张的气氛几乎凝成实质。
武将队列里,几个年轻将领双目赤红,拳头捏得咯咯作响。
一个参将猛地就要跨步出列,却被老严铁钳般的大手一把扣住腕子。
“憋回去!”老严从牙缝里挤出气音,“顾相还没发话,轮得到你逞能?”
那参将脖颈上青筋暴起,却终究重重哼了一声,将踏出的半步收了回来。
几个将领互相交换着眼色,都在彼此眸中看到了熊熊怒火。
“他娘的!这群酸儒自己骨头软,还要往顾相头上泼脏水!”
“可不是?同样是读书人,看看咱们顾相……”他说着偷眼望向那道清瘦挺拔的身影,眼中满是崇敬,“那才叫真爷们!”
老严狠狠瞪了他们一眼,众人这才噤声。
但武将队列中仍不时传出几声压抑的“软骨头”“没卵蛋”的唾骂,在寂静的大殿里显得格外刺耳。
秦子衿恍若未闻,几位清流老臣便迫不及待地出列声援:
“蛮夷之地,不过为财而来,给些银绢,送些岁妆,不就罢了吗?”
“我泱泱大国,何至于和这些胡人一般见识?”
“若因边事兴兵,轻启战端,岂非陷百姓于水火?”
顾怀玉忽然笑了。
那笑声很轻,却让满朝文武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
他坐起身来,饶有兴趣地问方才发言的那干老臣,“诸位觉得东辽是蛮夷?”
不必等他们的回答。
“那诸位可知道……”他声音忽然放轻,像在说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在东辽人眼里,我们是什么?”
这个问题像一记闷雷,炸得几个清流老臣面色骤变。
一个个张口结舌,竟无人敢答,不是不知道答案,而是不敢说出口。
顾怀玉替他们回答了,“是跪着送钱的肥羊,是打了败仗就献上女人的懦夫,是……”
“是连刀都不敢拔就跪下的孬种!”
“你们以为送钱送女人能换太平?”
顾怀玉嗤笑一声,笑他们揣着明白装糊涂,“东辽人只会觉得我们好欺负,明年要得更多!”
“今年能拿一万匹绢,明年就敢要十万,今年他们要十万钱,明年就敢要一百万。”
“诸位口口声声说他们是蛮夷,是下贱的胡人,无知愚昧。”
“但跪着的时候,配说这话吗?”
朝堂一阵死寂。
几个清流老臣面色涨红,像是被人当众剥光了衣服,又羞又怒,却一个字也说不出。
更年轻的那批士子垂着头,神情复杂至极。
到底是读书人,信奉的是“士不可以不弘毅”,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此刻却不得不承认——
朝堂之上,最符合这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