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成了开国皇帝: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穿书后我成了开国皇帝》 50-60(第1/20页)

    第51章

    所谓官道,也称驿道,用于信息传递、物资运输、军队调动和官员出差、调任与巡视等。是陆地交通主通道,属于重要的军事设施之一。

    因为需要时刻保持畅通无阻,是以笔直顺畅,宽阔通衢。

    最开始,官道是为了迅速传递朝廷通讯、行兵时快速运输粮草;后来,官道也会对大型商贾开放,如著名的丝绸之路,便是官商共用。

    想上官道,必须有通行文书。不然可能会出现粮草货物被老乡成群的猪羊堵在路上的奇葩景象。

    简单来说,官道不是你想走就能走的,尤其普通百姓,但凡擅入官道误事者,一旦发现,严惩不贷。

    如今有资格踏足官道的除了官员及家眷,也只有一些大型商贾。

    而与官道相比,民路多崎岖,羊肠小径者众,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走。大概率到了城镇上,才能踏上厚实的青石板路。

    现在突然有消息说官道要改给民用了?

    各种消息不一而足,满天乱飞。

    京郊陈家庄村口,村长正站在石磨盘子上等待村民们集合。

    下面各种声音嗡嗡地响着,闹哄哄的。

    “哎你听说了吗,那旧官道真要给咱们用了?”

    “应该是真的吧?你说皇……咳咳,官老爷们咋想的?”

    “我哪知道,要不你去问问远道小子?”

    “呸呸,你个捉狭的。那是官老爷,瞎叫什么呢。”

    “算起来,他还要喊我一声四叔爷呢,我喊个名字怎么啦。”

    “呵,你那么有本事,你站金銮殿上喊他去呀。”

    “就是,谁知道你是不是想打着人远道的旗号去做坏事。”

    “哎你们,这不是咱们陈家的大好事么,怎么还说不得了……”

    他的声音在众人的围堵下越来越小,好在村长的声音正好响起,给他解围了。

    “咳,感谢大伙儿在这秋收之际还来听小老儿赘言。”

    陈家庄的村长是个快六十岁的高龄之人了,德高望重,眼光长远。

    他一开口,众人默契地停下了闲聊,整齐的看了过来。

    “最近的消息大家应该多少都有听说了,朝廷要铺一条新官道。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这条消息,是真的。”

    ‘轰’的一声,众人爆炸开来。

    “咳。”

    村长用力一咳,手中的拐杖敲在石磨边的木架子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大伙安静下来。

    见村民们的目光再次聚集过来,老村长这才微微颔首,继续发话。

    “朝廷发明了一种新材料,铺出来的路又快又好,一日就能变干变硬,七日能行人,一月能通重车马。听说非常平稳,比那青石板路都平稳哩!”

    “咱们京城和几个边城是首批开放试点,这些地方的路铺好了,才会向下一批开放。”

    “据说这种新材料正在快马加鞭的生产,若是试点处得到的效果不错,便会全境铺开。”

    不少人露出了与有荣焉的模样,虽然他们不太明白‘开放试点’是什么意思,但不妨碍他们为自己是个京城人感到骄傲。

    说道这里,村长露出了站在石磨上的第一个笑容。

    “别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招工给钱!此次修官道沿着原本官道边铺设边招工。干满一天15文钱,还包一顿饭。”

    现在一个强壮的力工,给人做搬运工一整天,大概也只有10文的工钱,甚至遇到些苛刻的,干满一个月也只有130文,一天只有几文钱还不包饭。

    对于普通农户,15文钱可能是他们攒了半个月的鸡蛋钱,或者卖上半亩地的青菜才能赚回来。

    “咱们陈家庄附近就有驿站,至少能蹭上二十里地的活,有那愿意走远的,还能挣得更多些。”

    “同样是卖力气,卖给谁不是卖。而且卖给朝廷,还更有保障哩!”

    “还有一点,这活儿学会了,那也是门手艺!那材料若是真像传说中的那么好,以后少不得有人用!有人买来用了,自然要找会用这材料的人哩!”

    就跟村里建房子一样,都是用上泥瓦,抹一抹砌一砌,怎么就有人能将房子盖得方方正正,好看又遮风挡雨,有人就连摔个泥砖都不成形呢。哪怕照葫芦画瓢,也不是人人都能画出来的。

    普通小民的关注点永远在切身利益上。

    朝廷若只说要重修官道,民众要么给个眼神,感慨一番朝廷真有钱后将事情抛开;要么求佛拜神希望不要征徭役。

    而现在说旧官道要开放民用,又说朝廷要为修路招工;这关乎自身好处的消息,一下子就点燃了民众的热情。

    民众的力量是强大的。

    这则消息官方各个渠道报了一遍,官吏、报纸、告示一样没拉下;但真正做到迅速辐射全境进入人心的,却还是老百姓的口口相传。

    由京城到别省,由府到州到县到镇村,一层一层通报了下去,一层一层的人心也激荡了起来。

    时值金秋,桂花盛开的时候,文人们挤在桂花榜前,百姓们则挤在了招工的告示板前。

    朝廷雷霆速度,官道新修的消息发出,招工信息自是一同发出。

    京城的修路计划在各路观望和议论声中开始了。

    前来上工求职之人络绎不绝,基本只要手脚麻利、不是大奸大恶之人,就能留下。

    招来的人大部分用于铺路开拓,余下的则用于盖水泥工坊。有人更乐意进入后者,因为近距离接触水泥粉末的人,朝廷会补贴一块厚厚的棉口罩。

    这可是不得多的的好东西!

    连番的大肆动作下,修路工程热火朝天。无数人参与进了这火热的工程:扳灰、浇水、铺路、找平、测量、做饭……工地每天来来往往无数人,甚至没应聘上的,抽空都会跑到附近瞅一眼。

    这可是关系到无数人通行的大事啊!

    光是看着,心里都高兴。

    短短一个月,京城与河北的官路已被联通,两地相隔足足三百里路,却硬是在三十天内打通了。

    现在新路的尽头处,正是矗立在河北边界旁的界碑,也是这段铺设路程中的的第十个驿站。

    这什么概念,官道三十里设一个驿站,平均下来,人们每天就能将新路向前推进十公里!

    恐怖如斯。

    随着工程的推进,关于新官道的风向一天一个样。

    人们亲眼看着这崭新的道路成型,那长长的、向远方无限延伸的灰白色水泥路,像天路,更像神迹,却是在他们眼皮子,靠着无数人的双手一点一点修建出来的。

    新官道以原本的官道为基础,但只用了原官道一半宽度,在此基础上往边上拓宽,切实留出了民用道路,与此同时,新官道足够四辆宽厢马车并排通过。

    仍谁看到了不说一句财大气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