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女配她刀长四十米[七零]》 90-100(第8/23页)
拥民家没有女主人,他不能只送个红包,觉得太单调了。好在女儿贴心,替自己父亲送了丁果一顶针织帽、一条针织围巾。她是特意问过吴芳阿姨,知道吴芳阿姨给丁果织了件毛衣,就配了套帽子围巾。
丁果看着塞到手里的红包和礼物,看向裴老爷子,裴老爷子点头笑道:“你宋叔、吴姨和黄叔的一份心意,拿着吧。”
丁果这才道了谢。
小何组织大家点了菜,等服务员离开后,大家开始聊天。
知道丁果下过乡,宋成立问起她下乡的情况。
几人如今得已平反,也不避讳自己下放的那段日子,聊起乡下的话题倒是很融洽。
等饭菜上桌,大家边吃边聊,几个年轻人加入聊天,包间里越发热闹。
知道黄拥民的儿子黄庆生回来后安排进了运输公司当学徒,丁果就多聊了两句,说了下丁大勇也在运输公司上班的情况。
黄庆生听说丁大勇已经开始跟着出车了,羡慕不已,不好意思地道:“我还没跟车出去过呢,等我哪天开始跟车了,碰上你弟,我一定请他吃饭。”
他刚进厂,还在给师傅端茶倒水阶段,都不知道多久才能摸上方向盘。
丁果笑道:“我弟是押车工,实习时间短……”
聊到工作这里,宋成立就顺势问起丁果想不想调到首都来。
丁果惊讶了下,很快回过神来。
这意思再明显不过,只要她点头,下一步就能调到首都来工作。
这自然是一份机遇,不过丁果更想考到首都来。
但这份心意她领,丁果笑着婉拒,一副摩拳擦掌的样子道:“宋叔,您等我几年哈。厂里那边刚破格把我提成一级工,今年中秋我还拿了个个人研发奖,准备努努力冲先进呢,您等我拿几个先进着。”
黄庆生和宋成立笑着对视了一眼,又微微点了下头。
虽然丁果有半开玩笑的成分,但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黄庆生笑道:“行,等你拿够了你们厂的先进,到时候换个单位再拿他几个先进。”
大家哄笑,一片笑闹声中,宋成立还是郑重地表明了他们的态度,只要丁果想来首都,他们会尽自己最大能力把丁果调过来。
随后又问起丁果的个人研发奖……
虽是头一次见面,但聊的十分投机,气氛热络。
裴老爷子又关心了几句宋、黄两家几个小辈的工作情况,温和地跟他们聊了几句。
黄拥民和宋成立因为是被冤枉的,恢复工作后组织上给了相应的补偿,下乡子女返城和工作名额。
工作名额的补偿没那么多,那会儿两家刚回来,之前的旧关系还没联系起来,裴家就帮着做了部分安排。
如今好多了,两家除了将之前的一些旧关系拾了起来,还结交了新的人脉关系,安排调动个工作,倒是不用再麻烦裴老爷子了。
饭吃到一半,丁果起身出去上洗手间,宋玉玲跟她一起。
“丁果姐,等你回了丰宁我能给你写信么?”宋玉玲挽着丁果的胳膊,“我寄信可方便了。”
她被安排进了邮电局工作,寄信可不是方便么。
“当然能啊,等我回去也给你写信。”丁果笑道。
“嗯,好!”宋玉玲高兴地点点头。
她离开首都时年龄还小,如今回来,住的也不是原来的房子,左邻右舍都是陌生的面孔,当年的同学下乡的下乡,嫁人的嫁人,她也没几个朋友。
而且,即使见到了以前的同学,也做不成朋友了。
两人从厕所出来,说说笑笑地往包间那边走。
潘顶峰陪着一中年男子从另一个包间出来,耳朵里听钱忠军说着:“一个萝卜一个坑,顶峰,不是钱叔不帮你,实在是工作太难办了,你要的还是正式工。要我说,你就听叔的,让你媳妇儿回丰宁,从那边帮她安排一份工作,然后找人对调。”
潘顶峰眉头打着死结,小声道:“叔,对调也不容易啊,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有那种巧合。”
对调就是在首都有正式工作、有户口的人想离开首都去丰宁或者丰宁周边城市,可以跟丰宁那边有正式工作、想来首都的人进行工作对调。
这样的机遇也不好求,有了机遇,不是人与人想对调就能对调,工作性质得差不多,最基本的就是工人与工人对调,干部与干部对调,除此,还有些别的规则。
钱忠军道:“多出去转转嘛,多看看电线杆上人家贴的对调启事,说不准就碰上了呢。”
潘顶峰心头黯然,知道钱叔这是拒绝了自己,并不想帮这个忙。
自家出事以前,钱叔可不是这个态度。
人走茶凉啊,人走茶凉!
心底七上八下地翻腾着,都还眼尖地看见了正跟宋玉玲说说笑笑的丁果。
潘顶峰觉得自己一定是眼花了,丁果怎么会来首都?
想再确认,人已经消失在了走廊尽头。
“应该是看错了!”
潘顶峰摇摇头,吐出一口酒气,赔着笑脸把钱
忠军送了出去。
第95章 95(修)三合一
第二天,交流会继续,丰宁食品厂这边并未展示他们今年的新品,制作的是厂里生产多年的老款面包和老款糕点,并就这几款甜点的历史由来和近几年做出的成绩进行了讲解。
郑桂红她们手上功夫了得,和面揉面的动作行云流水,固定重量的面剂子揪下来往秤上一扔,重量分毫不差,面包、糕点造型一遍成功,从烤箱里出来后不走形、不软塌,获得了一片掌声。
沪市食品厂的人在旁边用沪市话小声讨论,说丰宁食品厂的产品太大众化,展示的这几款产品其他厂也在生产,从口味到造型都没什么特色,不是很有代表性。
几人说话口音浓重,除了其他沪市来的人,周围的人都听的一脸懵。
丁果穿书前就是在沪市上的学,多少能听懂点当地口音,闻言笑了笑,朝着那几个人道:“谢谢你们的建议,这也正是我们此次来学习交流的目的,拓展思路,开发创新,多研究点新产品出来。”
那三个沪市姑娘不妨有人能听懂她们聊天,多少有些尴尬,笑了笑,没好意思再小声蛐蛐。
张翠芳小声问丁果:“怎么了?”
丁果轻声道:“她们在讨论,说咱做的这几款太大众化,不光丰宁,好几个地方的食品厂都能生产,没有特色。”
张翠芳点了点头,面上并无不悦,选品的时候就有厂里干部提过,老款产品稳妥,但没有特色。
就像桃酥,好多地方的食品厂都在生产,他们这次参与交流的面包、糕点就是从建厂就开始生产的产品,亦不是厂里自己的发明创造,可老百姓就认这些,市场留存最久,久经考验,但的确没什么特色,如今那些产品早就流传了出去,其他各地食品厂也在生产,不过口味上多少有些细微的差别。
厂里这些年也推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