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100-110(第13/38页)

姓、士兵们说说话,其实都能起到定军心、鼓舞士气的大作用。

    所以今日,确定五千百姓顺利接收完毕,工作告一段落以后。

    陈庚年特地空出一天时间,在富老爷子的陪同下, 准备去各地视察一番。

    临出衙门之前, 他想了想,把赵强也带上了。

    礼房最近主要的工作, 不再仅限于‘讲故事’, 他们后面还得跟学堂的孩子们合作,一起负责在县区里扫盲,和战时应对科普。

    “县太爷,富先生, 我们先去哪里?”

    县衙外, 赵强牵来了马车,询问道。

    如今县区里的水泥路基本都已经修缮完毕, 走马车相当方便。

    富春前几天又给江县带回来二百二十匹草原马, 县衙原本就有两匹马, 又从这批马里挑选了五匹, 目前马棚里一共是七匹马,全都配了板车。

    以后县衙的人办公务,就不用再辛苦走了,而是可以骑马、或者坐马车。

    “去居民区吧,先去医馆一趟。林大夫医术高超,不管各种疾病都能诊治。但医馆的作用,可不仅仅是治疗百姓,将来,还得上战场治疗伤兵。”

    陈庚年搀扶着富春坐上马车,说道:“战地救护工作,绝对不容忽视。医馆开业突然,我还没来得及把这事儿安排下去。等从医馆出来,去学堂,刚好这俩挨得近。”

    富春闻言笑呵呵说道:“我听说,学堂里的小学子们,最近天天眼巴巴盼着县太爷您过去呢。”

    提起这事儿,赵强也笑:“王夫子被闹得遭不住,来县衙跑了好几趟。县太爷,富先生,你们坐稳了,驾!”

    赵强赶着马车,一路平稳的在水泥路上奔驰。

    最近城建工作临近收尾期,整个县城焕然一新,水泥路、新砖瓦房,再加上热闹熙攘的人群,瞧着就让人心里舒坦。

    商贸街周围,是繁华,是忙碌。

    那么等马车到了居民区,感受到的则是悠闲、安逸。

    早上,男人们出发去军营,女人们则是忙着去上工。

    老人吃过早饭后,带着家里的小孩在街道上悠闲散步,道路两旁的树木随风摆动,花坛里传来花草的清香,要是走累了,路边还有长椅可以歇息。

    哎呦,这种舒服的天气,什么都不干,坐在这儿发一天的呆,心情都是好的。

    听说等这阵忙完以后,居民区规划好的小公园也要开始动工修建了,到那个时候,茶余饭后去公园里遛遛弯,更舒坦呐!

    而在居民区中心位置,‘江县第一百姓医馆’修缮完毕,最近已经开业。

    再往东边稍微走点,则是‘江县第一百姓学堂’。

    提起这事儿,江县人心里就觉得熨帖。

    因为学堂和医馆,都是以‘江县百姓’的名字命名的,以后大家看病啊、家里的孩子读书啊,县衙都会给相应的报销,说是医疗、教育保障。

    不愁吃饭,不愁住房,不愁看病,不愁孩子上学。

    那这日子还有什么可愁的呢?

    全都是满满的幸福感呐。

    单从这些百姓悠闲的姿态里,就能瞧的出,大家对现在的日子有多满意。

    陈庚年和富春一路坐着马车,来到了医馆。

    “我听见马蹄的声音了,应该是又有病人来了,我出去看看——”

    马车刚到医馆,里面就有人应声跑了出来,瞧见车上的人,声音顿时变成了惊喜:“呀,是县太爷!”

    跑出来的是个江县妇人,她叫做吴秀,是顾家村的。

    前几天,就是她负责接待的周禾老娘和媳妇儿。

    时间线再往前推,回到当时那场恐怖的沙暴,吴秀家的房子因为窗户被吹开,差点垮掉,后来还是邻居嫂子翻窗户进来,帮她关上了窗户。

    再后来,县衙带着火炕技术,展开了灾后安抚工作。

    县太爷还亲自来了顾家村,吴秀家里是全县第一个盘火炕的人家呢!

    “是你啊。”

    瞧见吴秀,陈庚年隐约还有些印象,他笑道:“来医馆工作还习惯吗,对了,你家的房子后来怎么样了?”

    没想到县太爷还记得自己,吴秀更加激动了。

    她振奋道:“多谢县太爷惦记,我们顾家村现在日子好起来了,主要是菜园子多,种的菜也算鲜灵,现在隔三差五就能往凉州那边送新鲜蔬菜。我家也赚了钱,今年一开春,大家一张罗合计,全村都把砖瓦房给翻盖起来了!您是没过去瞧,我们村啊,现在漂亮着呐。”

    真好啊。

    虽然陈庚年知道,现在县区里几乎村村户户的砖瓦房都陆续盖起来了,可回想当时沙暴时候顾家村凄惨的状况,再瞧瞧如今,当真让人唏嘘。

    吴秀估计也想到了以前,表情也有几分感慨。

    可很快她反应过来:“县太爷,您是来找我们馆长的是吧,我这就带您进去。林大夫本事厉害的很,什么病都能治,大家都喊他林神医呢。”

    林杏山以前在京城太医署当值,医术自然高超。

    县衙决定建医馆以后,把原本县区里的四五个郎中,都编配在了医馆这里,交由林杏山负责传授技术。

    至于像是吴秀这样的女工,起到的其实是‘护士’的作用,目前医馆一共招收了十人。

    护士和郎中不一样,只要懂一点点药材,就能进来,后面再慢慢学习医理知识。

    听说县太爷来了,医馆的工作暂停,林杏山带着五个大夫,以及十个护士,来跟县太爷见面。

    “不用紧张,我就来交代一点事情,尽力快一些讲完,不耽误你们治病救人。”

    陈庚年把带来的一沓总结好的资料递给林杏山,说道:“林大夫看一看,这是我写的一份关于战地救护工作的资料。这个工作,你们医馆的每个人都要学习,以后江县的伤兵们,都需要在场各位的救助。”

    林杏山接过那一沓资料,匆匆看过以后,惊艳抬起头:“县太爷,这,这是专门用来治疗伤兵的救护技术?”

    他行医这么多年,自然也上过战场救治伤病,但从未见过如此全面、细致的救护资料技术总结!

    这摆在他面前的岂止是文字资料。

    更是代表着一条条鲜活的人命啊!因为这个年代的战场,很多士兵受伤以后都来不及救治,他们不是死于战争,而是死于伤病。

    先前那个紧急预警的支线任务,系统一次性解锁了相当多的资料。

    战后救援,就包含在内。

    比如,如何在战场炮火中寻找己方伤员,如何隐藏伤员,如何第一时间确定伤员的伤口位置,如何给伤员止血、如何给伤员包扎,若是发现伤员骨折,那么就要用到夹板固定。

    除此之外,甚至连如何搬运伤员,什么情况的伤口,用什么办法搬运,或扶、或背、或抱、或用担架来抬,都罗列的非常清晰。

    “对,专门针对救护伤兵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